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继平

作品数:3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骨关节
  • 2篇骨关节炎
  • 2篇关节
  • 2篇关节炎
  • 1篇炎症
  • 1篇治疗股骨转子...
  • 1篇软骨
  • 1篇软骨组织
  • 1篇盘龙七片
  • 1篇全膝关节
  • 1篇全膝关节置换
  • 1篇转子间
  • 1篇转子间骨折
  • 1篇膝骨
  • 1篇膝骨关节
  • 1篇膝骨关节炎
  • 1篇膝关节
  • 1篇膝关节置换
  • 1篇疗效
  • 1篇疗效分析

机构

  • 3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陕西盘龙药业...

作者

  • 3篇时超
  • 3篇陈继平
  • 2篇罗仲伟
  • 2篇谭亮
  • 1篇李朝顶
  • 1篇仲飙

传媒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中医药信息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不同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104例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指股骨近端矩形区域内的骨折,多发生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1]。髋关节周围骨折疼痛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生活[2]。本文比较DHS、LPFP、PFNA三种内固定装置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5年5月—2014年5月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04例。35例稳定性骨折采取DHS治疗,其中男17例,女18例;年龄66-86岁。
时超罗仲伟陈继平仲飙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疗效分析
基于p38 MAPK通路探讨盘龙七片对膝骨关节炎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与可能机制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讨盘龙七片通过调控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通路对膝骨关节炎(KOA)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盘龙七片组、p38 MAPK抑制剂组(SB203580组)、p38 MAPK激动剂组(茴香霉素组)和盘龙七片+茴香霉素组,每组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膝关节穿刺注射胶原酶法制备KOA模型。造模成功后各治疗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连续给药14 d。给药结束后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并评分;检测膝关节肿胀程度;采用HE染色法观察软骨组织病理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软骨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磷酸化p38 MAPK(p-p38 MAPK)、磷酸化核转录因子κB(p-NF-κB)在软骨组织中的表达;采用WesternBlot法测Ⅱ型胶原(COL2)、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4(ADAMTS-4)、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水通道蛋白3(AQP3)和凋亡蛋白(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造模后,模型组大鼠右后肢痉挛收缩、行走困难等KOA行为学评分增加,软骨组织坏死、纤维组织增生、炎性浸润等病理损伤严重,软骨组织IL-1β及TNF-α水平升高,p38 MAPK/NF-κB/AQP3途径活化(P<0.05);盘龙七片组及SB203580组大鼠的软骨组织炎性病变及右后肢痉挛收缩、行走困难症状均明显缓解,p38 MAPK/NF-κB/AQP3通路及相关蛋白表达均受抑制(P<0.05);茴香霉素组大鼠KOA的相关症状加重(P<0.05);盘龙七片+茴香霉素组中茴香霉素则会逆转盘龙七片的上述作用(P<0.05)。结论:盘龙七片可通过抑制p38 MAPK/NF-κB/AQP3通路活化,缓解KOA大鼠软骨组织炎性损伤症状,可为盘龙七片治疗KOA提供理论依据。
时超谭亮孙春生陈继平孟建国
关键词:盘龙七片膝骨关节炎软骨组织炎症
分期和同期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 探讨同期和分期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双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我科行双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66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46例,年龄61~78岁,平均(67.3±5.1)岁。同期置换治疗患者36例,分期置换治疗患者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的临床效果。结果 同期置换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上存在着优势,而分期置换组则在术后引流量、术后血红蛋白和术后输血量存在着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期置换组在术后白细胞、C反应蛋白和血沉方面要高于分期置换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在膝关节功能上(膝关节HSS评分),两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方面,同期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热和并发症总数方面明显偏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血红蛋白和术后输血量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在膝关节功能上(膝关节HSS评分)两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期和同期全膝关节置换在手术治疗效果上各有优势,但远期随访在膝关节功能方面差异不明显。由此可见双侧膝骨关节炎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同期和分期置换术手术。同期和分期全膝关节置换在术后近期治疗效果上各有优势,但研究发现膝关节功能远期随访未见明显差异。对于双膝关节置换的患者,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适合的手术方式,远期均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时超李朝顶罗仲伟陈继平谭亮
关键词:骨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膝关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