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杰
- 作品数:26 被引量:280H指数:10
- 供职机构: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1+X证书”制度在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试点实践应用
- 2024年
- 探索护理专业建设中1+X证书制度的实施路径。方法 校院企多主体参与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将课程 标准与X证书标准对接,课程内容与X证书内容对接,课程评价与X证书考核对接,深化三教改革等措施,推动护理专业 “1+X证书”制度的实施。结果 护理专业1+X证书制度实施成果显著,构建“书证融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证融合”的 课程体系、建设“云地贯通”的教学资源,打造“新双师”型师资队伍,实现学生多元能力培养。结论 护理专业建设中实 施1+X证书制度,实现1和X有效融合,学生学历教育与X证书培训同步同行,有利于提高护理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护理专 业高质量发展。
- 南桂英牛杰朱倩孟召霞刘霞
- 关键词:护理专业
- 岗课赛证育人模式下基础护理技术"四位一体、五模块一递进"课程构建与实践
- 2025年
- 目的:基于岗课赛证育人模式进行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改革,构建"四位一体、五模块一递进"课程,分析课程改革实践效果,为培养符合岗位要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护理岗位能力要求、护理技能大赛标准、老年照护证书考核标准,将"岗""赛""证"职业元素与课程内容一体化融合,搭建5个学习模块、能力递进课程构架,构建"四位一体、五模块一递进"课程。于2021年9月至2023年12月,采用整群抽样法,选择2022级785名护理专业学生为试验组,实施课程改革,选择2021级760名护理专业学生为对照组,实施传统课程教学。通过课程成绩、护生护理岗位胜任力评价问卷、护生职业综合素养评价问卷分析并比较2组学生得分情况。结果:对照组760人中,男128名,女632名,年龄(19.23±3.04)岁,试验组785人中,男130名,女655名,年龄(19.35±2.88)岁。试验组课程过程性考核成绩80分以上占91.97%(722/785),对照组为78.95%(600/7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5,P<0.05)。试验组课程终结性考核成绩为(88.16±2.32)分,高于对照组的(81.58±1.9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7,P<0.05)。试验组学生在岗位胜任力得分为(24.04±0.40)分,高于对照组的(18.58±0.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90,P<0.01)。试验组学生在职业综合素养得分为(93.52±1.73)分,高于对照组的(83.33±1.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4,P<0.05)。结论:基础护理技术"四位一体、五模块一递进"课程改革有利于提升学生岗位胜任力和职业综合素养,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 牛杰南桂英牛凤
- 关键词:课程基础护理胜任力
- 专科护生评判性思维倾向性与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评判性思维指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选择、识别假设,存反思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推理,作出合理判断和正确取舍的高级思维方法及形式。有学者定义护理领域评判性思维是关于护理问题的解决方法的反思和推理思考的过程,着蘑于决定相信什么和做什么。倾向性是指自觉运用评判性思维的态度、性格特征、思维习惯等。自我效能感(perceived self—efficacy)是认知心理学家班杜拉于1977年提出的概念,它影响着人们做卅的选择,对活动付出的努力,
- 牛杰周卫田芬霞曹迎凤
- 关键词:评判性思维自我效能感学习自我效能感
- 护理职业风险研究进展被引量:29
- 2010年
- 对护理职业风险的概念、危害因素、评价、与健康的关系、防护、管理策略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以了解护理职业风险的研究进展,加强护理人员对护理职业风险的认识,从而引起相关部门领导及临床医护人员的重视。
- 周卫牛杰
- 关键词:护理
- 山西省六所综合性医院护理职业风险调查研究
- 研究目的:
调查分析综合性医院护理人员的职业性危害因素现状以及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的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分析不同属性护理人员职业性危害因素、职业防护的“知、信、行”差异,并分析它们各自的影响因素。以加强护理人员对职业...
- 牛杰
- 关键词:护理人员安全防护
- 文献传递
- 1+X证书制度下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1
- 2021年
- 目的:探索适合1+X证书制度的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实现"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技能技术护理人才培养目标。方法:将"1+X"证书标准作为护理专业建设的依据,重构"书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方案;将"1+X"证书内容作为专业课程建设的依据,构建"课证融合"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打造"新双师型"师资队伍及加快优质资源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结果:构建形成1+X证书制度下"书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了课程结构,实现"课证融合"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师"教、培、考"能力。结论:1+X证书制度下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满足护理专业学生"1"学历教育与"X"职业培训同步同行,实现了"1"和"X"的无缝衔接,为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在全国护理教育领域的推广实施提供创新思路。
- 牛杰南桂英才晓茹孟召霞刘霞曹迎凤王秀清林秀芝马文华白俊香朱倩
- 关键词:护理
- 开设“基础护理技术”先导课程 提高学习自我效能感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通过重新调整"基础护理技术"课程计划和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对护生进行实践研究,以提高护生基础护理学习自我效能感。方法:改变以往在二年级开设"基础护理技术"课程的模式,为全日制大专一年级护生开设"基础护理技术"先导课程,在学期末分别对一、二年级护生进行学习自我效能感问卷调查,分析两年级护生的得分差异。结果:提前开设"基础护理技术"课程的一年级护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得分明显高于在二年级开设"基础护理技术"护生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一年级第一学期提前开设"基础护理技术"课程,可以提高护生基础护理学习自我效能感。
- 牛杰周卫田芬霞谢秀茹
- 关键词:护生自我效能感
- 复方三七散防治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实验研究
- 张喜平张清涛牛占忠张玉华李志红田芬霞于红霞徐志钦陈巧力曹迎凤于永军谢秀茹金玉忠王慧玲南桂英王杏敏牛杰刘霞
- 该项目针对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进行研究。选用新西兰大耳兔为研究对象,穿刺耳缘静脉并留置穿刺针,建立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模型。然后分别以“复方三七散”药糊外敷和硫酸镁湿敷,观察各组防治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效果。结果显示:...
- 关键词:
- 关键词:静脉炎防治静脉炎静脉留置针
- 125例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案例分析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分析山东省某县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案件的特点。[方法]将125例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的案例资料,按性别、年龄、救治情况、损伤部位、直接死因、事故发生时间及地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性死者多于女性死者;死者的年龄多见于21~60岁;死者的损伤部位以头面部和胸部最常见,且致死率也最高,直接死因主要为重度颅脑损伤(99例,79.20%)。案发以秋冬季较多,时间以0时、6时、15~17时、19~21时最多;案发地点以主干公路为主。[结论]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完善交通安全设施,加快城乡道路建设步伐,让行人、自行车、机动车分道而行,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降低交通事故的死亡率。
- 任广睦牛杰高彩荣孙江红
- 关键词:道路交通事故机动车
- 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对减轻新护士转型冲击效果的研究被引量:43
- 2019年
- 目的 :分析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对新护士转型冲击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市某三甲医院2018年6-7月份入职的新护士,用投币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最终实验组纳入34名护士,对照组纳入31名护士。实验组新护士在接受常规业务培训外,还进行为期5周的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对照组仅参与医院组织的常规业务培训,干预前后采用新护士转型冲击量表进行评定。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新护士转型冲击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验组新护士干预后转型冲击总分低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对于缓解新护士的转型冲击体验具有明显效果。
- 孟召霞牛杰才晓茹刘桂芹
- 关键词:新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