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小红

作品数:40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戏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艺术
  • 9篇文学
  • 8篇历史地理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评书
  • 5篇京剧
  • 4篇演义
  • 4篇日记
  • 4篇三国演义
  • 4篇《三国演义》
  • 3篇演出
  • 3篇义演
  • 3篇三国志
  • 3篇曲艺
  • 3篇考论
  • 3篇考述
  • 3篇《三国志》
  • 3篇表演
  • 2篇演艺
  • 2篇艺术特征
  • 2篇日报
  • 2篇生平
  • 2篇荀慧生
  • 2篇文学

机构

  • 32篇中国戏曲学院
  • 5篇上海大学
  • 2篇辽宁大学
  • 1篇辽宁省委
  • 1篇中共辽宁省委...

作者

  • 37篇李小红
  • 2篇刘铁

传媒

  • 9篇戏曲艺术
  • 5篇文史知识
  • 4篇云南艺术学院...
  • 3篇中华戏曲
  • 1篇中国典籍与文...
  • 1篇文艺研究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侨园
  • 1篇阴山学刊
  • 1篇扬州大学学报...
  • 1篇艺术探索
  • 1篇艺术百家
  • 1篇贵州大学学报...
  • 1篇戏曲研究
  • 1篇江苏海洋大学...
  • 1篇中国古代小说...
  • 1篇厦大中文学报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5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梅兰芳1957年西安演出考述
2019年
1957年9月15日至10月15日梅兰芳率领梅剧团在西安巡演一个月,受到热烈欢迎。然而梅兰芳在西安的行程一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现有的《梅兰芳年谱》《梅兰芳艺术年谱》对梅兰芳西安之行记述都很简略,甚至有错误。《梅兰芳演出戏单集》有关梅剧团西安演出只收有六个戏单,而且没有标明具体演出时间。梅兰芳西安之行,对于陕西省的戏曲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详细弄清梅兰芳的具体行程对丰富“梅兰芳年谱”内容,充分了解梅兰芳生平事迹、梅兰芳的思想品质和艺术成就、梅兰芳对当地戏曲的影响、建国前后梅兰芳的角色转变以及他全国巡演对于当地戏曲事业发展的贡献,都有重要意义。
李小红
关键词:《贵妃醉酒》《太真外传》
《鼎峙春秋》与《古城记》
2013年
《鼎峙春秋》中关羽挂印封金、千里独行的一节曲文,学者一直认为来自明代朱有燉的杂剧《关云长义勇辞金》,其实两者并无关系。而明传奇《古城记》全文29出,其中25出被《鼎峙春秋》承袭,这个问题,前代学者不曾提及。
李小红
关键词:关羽
《鼎峙春秋》中的诸葛亮被引量:1
2016年
《鼎峙春秋》的内容大体依据的是前代史书、小说和戏曲,因而诸葛亮的智慧和忠贞等品格特征和前代戏曲、小说基本保持了一致,但《鼎峙春秋》表达的是清朝统治阶级的意愿,因而特意忽略将相失和,不写北伐之战,对诸葛亮极力神化和美化。
李小红
关键词:《三国志》《三国演义》
梅兰芳1934年开封义演收支情况考辨
2022年
河南自古灾害频发,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连续多年发生雨灾,《申报》《大公报》《河南民报》等民国旧报纸对河南灾情多有报道,其中《河南民报》有这样的描述:河南僻居腹地,俗啬民贫,牛蹄之涔地也……岁在辛未,天降洪水。全省七十馀道河流,同时并决,八十馀城邑,俱付波臣。壬申水灾,虽无辛未之甚,而灾眚之馀,不堪陷溺。除两年死亡离散外,当时由惊涛骇浪中救出之垂毙妇孺,至今收容,犹有千馀名口。留之,则无粟与食;遣之,则无家可归。
李小红
关键词:《申报》《大公报》旧报纸无家可归
被忽略的友谊——梅兰芳与徐志摩
梅兰芳,京剧"四大名旦"之首,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中国戏曲的代表。徐志摩,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新月社"创办人,《晨报·副刊》主编。作为各自领域的巨擘,两人是否有过交集?答案是肯定的,不但如此,两人关系还很亲密。但是奇怪的...
李小红
关键词:泰戈尔陆小曼
文献传递
灾民受福 德音孔昭——梅兰芳1934年开封义演事迹钩沉被引量:2
2021年
20世纪30年代初河南灾害频发,中原大地满目疮痍。1933年秋河南滑县水灾尤其惨重,1934年"河南振灾游艺会"~((1))致信杜月笙、黄金荣,商请梅兰芳到开封义演,郑剑西等人亲自赴沪迎接,梅兰芳欣然来汴。在其到达开封的第二天,游艺会制赠梅兰芳缎匾一方,上书八个大字"灾民受福德音孔昭"。梅兰芳"以非常人,奏非常技,募非常振,救非常灾",令豫省灾民,蒙泽不浅。然此段历史后世学人少有关注,且多有错讹。《河南民报》《申报》《大公报》等民国旧报纸和郑剑西《万万庵日记》均记载了梅兰芳开封义演细节,钩沉80余年前的往事,不仅可以彰显梅兰芳扶危济困的仁义之举,更期待"梅香永续"。
李小红
中国评书研究的现状与思考被引量:2
2010年
评书是中国民间优秀的口头文学形式之一,深受老百姓的喜爱,但对评书的研究却非常寥落,除了谭达先、汪景寿、张啸涛等人的三部著作之外,几乎无人涉及。这种现状虽令人痛心,但也为后学者提供了广阔的研究空间。评书研究是一个可持续开发的研究项目,通过对评书的研究,可以增进对社会史、文化史、曲艺史的认识和了解,有助于推动评书艺术理论的建设,有助于评书艺术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有助于树立并坚定评书艺术在未来社会继续存在和发展的信心。
李小红
关键词:中国艺术曲艺评书艺术创作连阔如
《鼎峙春秋》与京剧《投刘表》关系考论
2022年
京剧《三国志》与清宫大戏《鼎峙春秋》的关系,历来说法不同:一说由《鼎峙春秋》改编而来;一说据《三国演义》改编并参照了《鼎峙春秋》;一说改编自《三国演义》,与《鼎峙春秋》无关。详细对比卢胜奎所编诸剧与《鼎峙春秋》的文本,可以发现京剧《三国志》除了体制与《鼎峙春秋》基本相同均为连台本外,其内容基本依据《三国演义》改编,其唱词与楚曲《祭风台》多处相同,实与《鼎峙春秋》不存在承袭关系。以《投刘表》为例,其角色设置、故事演进、针线疏密、场面冷热、语言风格等诸多方面均与《鼎峙春秋》不同,体现了民间与宫廷、小传统与大传统的迥然不同。
李小红
卢胜奎《襄阳宴》的前世今生及其与《鼎峙春秋》的优劣异同
2023年
刘备依附刘表期间,襄阳宴遇险一事史书并无记载,但后代文学作品精彩的演绎让此故事深入人心。弄清此事在各种文学作品中的不同表达,期待可以对当下中国戏曲历史题材创作有所启示。卢胜奎编剧的京剧《襄阳宴》故事内容、节奏快慢、场面冷热、详略安排、细节处理等诸多方面均与《鼎峙春秋》不同,体现了民间与宫廷、小传统与大传统的迥然不同。
李小红
梅兰芳1934年开封义演及影响
2020年
20世纪30年代初,河南连年暴雨,水灾肆虐,当时的国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救灾措施,诸如修筑工事、积极募捐,成立黄河水灾救济委员会、黄河水利委员会、“振灾①游艺会”等,而邀请梅兰芳来汴演出,便是“河南振灾游艺会”的重要举措。
李小红
关键词:黄河水灾救灾措施国民政府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