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志旭

作品数:26 被引量:69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长沙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化学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2篇理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篇辣椒
  • 3篇发酵
  • 3篇感官
  • 2篇学科
  • 2篇学科建设
  • 2篇羊骨
  • 2篇乙醇
  • 2篇蔗渣
  • 2篇色谱
  • 2篇实验室
  • 2篇糖化发酵
  • 2篇同步糖化
  • 2篇同步糖化发酵
  • 2篇主成分
  • 2篇主成分分析
  • 2篇滋味
  • 2篇镰刀
  • 2篇镰刀菌
  • 2篇菌群
  • 2篇黄酮

机构

  • 26篇湖南农业大学
  • 3篇湖南省作物种...
  • 2篇湖南省蔬菜研...
  • 2篇长沙商贸旅游...
  • 2篇遵义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红河宏斌食品...
  • 1篇湖南军杰食品...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辽宁晟启昊天...

作者

  • 26篇张志旭
  • 13篇秦丹
  • 9篇刘东波
  • 8篇曾璐
  • 7篇胡亚平
  • 6篇张志旭
  • 5篇康信聪
  • 3篇谢红旗
  • 2篇张竹青
  • 2篇刘雪辉
  • 2篇林海燕
  • 2篇张家银
  • 2篇张思
  • 1篇李坚
  • 1篇谢丙炎
  • 1篇陆英
  • 1篇陈海霞
  • 1篇王燕
  • 1篇李杰
  • 1篇林海燕

传媒

  • 4篇食品研究与开...
  • 3篇中国调味品
  • 3篇食品工业科技
  • 2篇食品科技
  • 2篇高教学刊
  • 1篇湖南农业科学
  • 1篇食品与机械
  • 1篇实验教学与仪...
  • 1篇食品工业
  • 1篇中国蔬菜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实验室研究与...
  • 1篇农产品加工
  • 1篇现代食品科技
  • 1篇食品安全导刊
  • 1篇文化产业
  • 1篇大学教育

年份

  • 2篇2025
  • 5篇2024
  • 4篇2023
  • 6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3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汾酒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菌群变化被引量:4
2021年
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对发酵过程中的大茬、二茬发酵0、7、15、28 d酒醅样品进行总细菌、总真菌、耐酸乳杆菌、芽孢杆菌和酵母菌的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汾酒发酵过程中耐酸乳杆菌和酵母为酒醅中的主体微生物,占总细菌和总真菌总和的80%以上。大茬、二茬发酵中,功能微生物在发酵前期(0~7 d)演替规律相似,二茬发酵中后期菌群呈现显著衰亡趋势,且大茬发酵期间各菌群生物量均高于二茬发酵。大茬发酵期间总细菌、耐酸乳杆菌和芽孢杆菌的生物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分别于28、15、7 d达到最大值(5.53×10^(16)、1.40×10^(13)、1.21×10^(6) copies/g酒醅DNA)。在大茬和二茬发酵中总真菌和酵母的生物量在发酵0~7 d差异不大,呈快速增长趋势,大茬发酵在15 d后至发酵结束逐渐上升至最高值(1.07×10^(15)、1.56×10^(14) copies/g酒醅DNA)。二茬发酵中总真菌和酵母生物量在第7天达到最大值(3.03×10^(14)、1.43×10^(14) copies/g酒醅DNA)。
蔚慧欣秦丹秦丹王燕
关键词:汾酒酒醅微生物菌群特异性引物
预制老鸭汤风味轮的构建与应用被引量:1
2024年
目前预制老鸭汤产品风味主要依靠有经验的品评员根据地方特色进行设计,基本没有统一的感官评价标准。通过建立感官评价小组,对预制老鸭汤进行感官描述词的收集和验证,通过M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验证,确定了36个具体描述词;通过0∶4评分法,确定相关指标的权重,建立预制老鸭汤风味轮;基于风味轮构建一套适用于普通消费者的定量描述分析(QDA)法,为预制老鸭汤感官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工具。
奉宁昕赵绚花秦丹张志旭张志旭吴思榆曾璐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
同步糖化发酵甘蔗渣产乙醇的尖孢镰刀菌筛选及其产醇性能
2023年
为获得同步糖化发酵(Simultaneous saccharification and fermentation,SSF)产乙醇的优良尖孢镰刀菌菌株,对14株尖孢镰刀菌依次进行纤维素酶活力测定、刚果红平板染色、滤纸片崩解试验筛选,获得纤维素降解能力较强的菌株,进而以甘蔗渣为底物,进行SSF产乙醇试验,探究其纤维素降解及糖转化性能。结果表明:菌株mh2的纤维素降解能力较强,其纤维素酶活力达到14.28 U/mL,透明圈直径为4.5 cm,能使滤纸片完全降解成糊状;并且对含残糖及去糖的甘蔗渣均具有良好的同步糖化发酵产醇效果,乙醇得率分别可达98、41.7 g/kg,其乙醇转化率最高可达33.36%;此外mh2纤维素酶系统中的滤纸酶、内切葡聚糖酶、β-葡聚糖苷酶、外切葡聚糖酶活力分别达到25.63、15.69、19.61、22.44 U/mL,对甘蔗渣纤维素降解率达到25.6%,对葡萄糖和木糖的乙醇转化率分别可达0.443、0.213 g/g,分别是对照菌株Cs20降解率和葡萄糖、木糖乙醇转化率的1.58、1.17、3.8倍,表明mh2在SSF过程中具有良好的降解及糖转化性能。本研究可为丰富SSF菌株资源及单菌株利用木质纤维素生产乙醇的SSF研究提供数据参考。
湛佳佳周泉熊兴耀张志旭张志旭胡亚平陈宗瑞龚奕杭贺如男秦丹秦丹
关键词:甘蔗渣尖孢镰刀菌同步糖化发酵纤维素乙醇木糖
基于气相色谱检测法研究椪柑酒中甲醇、杂醇油的生成规律被引量:4
2022年
为探究椪柑酒酿造过程中甲醇及主要杂醇油的生成规律,通过气相色谱法对椪柑酒主发酵期间甲醇和主要杂醇油的含量进行跟踪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在13 min内可将甲醇和杂醇油完全分离,在20 mg/L~1000 mg/L质量浓度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0,加标回收率在96.29%~103.36%之间,精确度、稳定性及回收率均满足试验要求。经测定,主发酵期间椪柑酒中甲醇、正丙醇、异戊醇、异丁醇的含量分别在第8、9、11、8天达到峰值,分别为(261.14±5.58)、(171.40±3.69)、(390.29±11.80)、(44.07±0.97)mg/L,且均呈现先增加后趋于稳定的规律。
湛佳佳张香胡亚平张志旭张志旭张志旭秦丹曾璐
关键词:主发酵甲醇杂醇油气相色谱
辣椒生物碱与辣椒色素分离工艺及辣椒生物碱应用
2025年
为建立辣椒生物碱与辣椒色素分离纯化工艺,并探讨辣椒生物碱的杀虫及保鲜作用,该文通过考察大孔吸附树脂的吸附与解吸作用,辣椒生物碱和辣椒色素分别使用不同的树脂进行纯化,并优化其工艺参数;以杀虫和水果保鲜试验,开展辣椒生物碱的杀虫和水果保鲜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先用ME-1树脂分离纯化辣椒生物碱后再用聚酰胺树脂纯化辣椒红色素可以同时获得辣椒中2种主要活性成分;纯化后的辣椒生物碱含量为82.796 mg/g,辣椒色素色价为603,分别是辣椒粗提取物的61倍和7倍;杀虫试验表明,辣椒碱、二氢辣椒碱杀虫作用与阳性药物相当,当二者浓度为1.0 mg/mL时杀虫率可达100%;辣椒生物碱纯化产物为2.0 mg/mL时,杀虫率可达80%以上;水果保鲜试验表明,辣椒碱、二氢辣椒碱为2.0 mg/mL、辣椒生物碱纯化产物为6.0 mg/mL时,水果出现腐烂的时间延长了3~7 d,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及维生素C含量变化小于空白组,且与4℃储藏水果的变化幅度相近。综上,通过2种树脂能同时分离纯化辣椒中辣椒生物碱和辣椒色素,辣椒生物碱具有良好的杀虫和水果保鲜作用。
任奥谌文婧汤新华张志旭陆英
关键词:辣椒色素纯化杀虫水果保鲜
亚临界丁烷萃取丁香挥发油的工艺优化被引量:2
2017年
以丁香为材料,对亚临界丁烷萃取丁香挥发油成分的工艺进行了优化,并采用GC-MS法对比分析了超临界CO_2萃取法与亚临界丁烷萃取法获得的丁香挥发油成分。结果表明:亚临界丁烷萃取丁香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时间60 min,萃取温度40℃,萃取次数3次,在此条件下丁香挥发油的得率为18.65%,与超临界CO_2萃取(SCF)得到的丁香挥发油相比得率相当,主要成分及含量差异小。这表明亚临界丁烷适用于丁香挥发油的高效萃取。
王靖张志旭
关键词:丁香超临界CO2萃取
陈香型铁观音陈化过程中特征有机酸变化分析被引量:8
2021年
为探究铁观音陈化过程中有机酸组分变化规律,建立陈香型铁观音陈化品质监控体系,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测定铁观音当年新茶、存放6、9、13、18、25、30年的陈茶中10种有机酸的含量。计算各年份茶有机酸组分的滋味活力值(taste activity value,TAV),考察各有机酸的酸味贡献。结果表明:铁观音陈化过程中的有机酸总量高于新茶,呈现“先升后降,再逐渐平稳”的趋势,第6年总酸含量最高,是新茶的1.77倍。乳酸(44.6%~54.5%)和琥珀酸(24.8%~37.1%)是陈化过程中的主要有机酸,除乙酸和DL-酒石酸,其余检出酸均呈现陈化前期波动明显,陈化后期变化温和的特点,与铁观音陈化前期酸味刺激强烈而后期滋味醇和的审评特征一致。计算有机酸TAV发现只有琥珀酸TAV在陈化中始终高于1,是陈化过程主要呈酸物质。
莫润明林海燕陈金发秦丹秦丹张志旭
关键词:有机酸
南岳寿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评述
2024年
南岳衡山是中国五岳之一,起源于衡山的南岳寿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吸收了儒、释、道三教文化的精髓,寄托着人们对健康、幸福、长寿的美好追求,对我国“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价值。现阐述南岳寿文化的起源、地位及多元化发展,为南岳寿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守正创新提供历史和现实依据,并提出传承与发展南岳寿文化的具体策略,以期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贡献。
唐露婷张志旭刘东波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寿文化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的改善作用被引量:4
2023年
本研究旨在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和肠道菌群的影响。将C57BL/6雄性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肠炎模型组和EGCG处理组(50 mg/kg),每组10只,连续灌胃给药9 d。通过称取小鼠体质量,观察并记录小鼠大便黏稠度、大便出血情况,测量小鼠结肠长度和检测血清中炎症因子来评估EGCG对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症的改善作用;通过分析结肠病理形态、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量、肠道菌群多样性和肠道菌群结构来评估EGCG对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EGCG能够有效改善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体质量的下降、腹泻、便血、结肠缩短等不良反应;缓解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导致的全身性慢性炎症和肠道屏障损伤;改善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肠道菌群紊乱,恢复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提高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促进有益菌Akkermansia、Alistipes和Bacteroides的增殖并抑制有害菌Desulfovibrio、Escherichia-Shigella和Helicobacter的生长。因此,EGCG通过保护肠道屏障和调节肠道菌群紊乱,从而有效改善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症。
李杰张志旭
关键词: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葡聚糖硫酸钠结肠炎肠道菌群
以项目驱动为主的课程过程性考核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
2025年
课程考核是衡量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为了全方位、规范、科学地实施课程考核,文章以设施作物遗传育种学课程为例,探讨了以项目驱动为主实施课程全过程考核的路径:理论课以线上自主学习和课堂表现为主要考核指标;实验课则以实验项目设计、实施和结题答辩为关键环节,并分别制定了课程过程性考核指标和权重,以评促学和以评促教,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项目驱动的过程性考核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协作能力,增强了教学团队的教学和科研能力。
欧立军陈海霞刘周斌张志旭索欢杨莎
关键词:过程性考核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