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胜
- 作品数:4 被引量:23H指数:2
-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兴海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渤海湾天津近岸典型海域PBDEs污染状况及分布规律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本文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开展了天津近岸典型海域水体、沉积物和生物体等不同介质中PBDEs含量分析,给出了天津近岸典型海域不同介质中PBDEs的污染状况以及各种同系物的分布情况,初步探讨了天津近岸海域新兴持久污染物PBDEs污染状况及污染风险。结果显示,(1)水体中PBDEs的含量相对较高,为(43.8~93.3) ng/L,平均含量为59.4 ng/L,沉积物中PBDEs的含量为(15.9~37.9)×10^-9(干重),平均含量为22.8×10^-9(干重),而生物体内的PBDEs含量为(6.19~34.8)×10^-9(干重),平均含量为19.4×10^-9(干重)。(2)三种海洋生物中海洋贝类对PBDEs具有最强的富集能力而海洋鱼类最弱。生物样品中监测到低溴代同系物为主要组分,而环境介质中以高溴代(主要为BDE-209)为主。(3)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海水中PBDE的浓度较珠江入海口稍高,沉积物和生物体中浓度处于同一水平。海水样品中BDE-209占主要成分,而沉积物和生物体内低溴代联苯醚占主要成分。天津离岸海域PBDEs污染状况究竟如何以及类似持久性污染物的污染状况以及可能对人类造成的危害程度等研究都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 陈晓冉陈燕珍屠建波张春鹏张春鹏巩瑶
- 关键词:PBDES同系物天津近岸海域污染状况
- 渤海湾近岸海域浮游动物多样性被引量:21
- 2014年
- 2004-2009年每年1-2次对渤海湾近岸海域选定站位进行采样,分析了其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及种类多样性。结果表明,渤海湾近岸海域共鉴定出浮游动物9大类48种,主要种类为近岸低盐种,优势种主要为强壮箭虫(Sagitta crassa)、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大同拟长腹剑水蚤(Oithona similes)、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vus)和双刺纺锤水蚤(Acartia bifilosa)。通过不同年份渤海湾近岸海域浮游动物物种丰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优势度的对比,发现渤海湾海域生物环境质量在2007年前呈下降趋势,2007年后呈回升趋势。渤海湾近岸海域南部断面的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呈减小趋势,北部断面的浮游动物多样性呈增大趋势。
- 高文胜刘宪斌张秋丰徐玉山马玉艳何荣刘洋
- 关键词:近岸海域浮游动物物种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