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燕

作品数:5 被引量:41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低分
  • 2篇低分子
  • 2篇低分子肝素
  • 2篇胎儿
  • 2篇胎儿宫内生长
  • 2篇胎儿宫内生长...
  • 2篇宫内
  • 2篇宫内生长
  • 2篇宫内生长受限
  • 2篇分子
  • 2篇肝素
  • 2篇产妇
  • 1篇血功能
  • 1篇孕妇
  • 1篇早发型
  • 1篇早发型重度子...
  • 1篇早发型重度子...
  • 1篇植入
  • 1篇止血
  • 1篇止血技术

机构

  • 5篇江西省妇幼保...

作者

  • 5篇袁燕
  • 2篇刘凌芝
  • 2篇曾晓明
  • 2篇辛思明
  • 2篇郑九生
  • 1篇廖宗高
  • 1篇梁正仪
  • 1篇沈婷
  • 1篇周小飞
  • 1篇万虹
  • 1篇张赟

传媒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天津药学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华产科急救...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17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对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孕妇凝血功能及胎儿发育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究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对胎儿宫内生长受限(FGR)孕妇凝血功能及胎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4年4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6例FGR孕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低分子肝素,观察组采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胎儿发育情况〔孕妇宫高、胎儿腹围、头围、双顶径〕、胎儿血流参数〔脐动脉动力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期与舒张末期血流速比(S/D)〕及不良母婴结局。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70%,高于对照组的72.09%。观察组FIB为(2.82±1.07)g/L,低于对照组的(3.73±1.31)g/L;观察组PT(9.58±1.86)s、TT(11.89±2.56)s均短于对照组的(10.75±1.47)s、(13.89±2.85)s;观察组孕妇宫高(31.52±0.49)cm、胎儿腹围(26.94±0.57)cm、头围(29.14±0.95)cm、双顶径(8.18±0.23)cm,分别大于对照组的(30.41±0.54)cm、(25.73±0.72)cm、(27.58±0.72)cm、(7.69±0.36)cm;观察组胎儿PI(1.15±0.07)、RI(0.71±0.03)、S/D(2.20±0.44)分别低于对照组的(1.19±0.09)、(0.74±0.03)、(2.73±0.59)。观察组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为11.63%,低于对照组的32.56%,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肝素对FGR疗效显著,能改善孕妇凝血功能,优化胎盘血流参数,加速胎儿生长发育,且可减少母婴不良结局的发生。
袁燕周小飞蔡波陈德文
关键词: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小剂量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凝血功能胎儿发育
“五步快速止血法”治疗剖宫产术中顽固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五步快速止血法"治疗剖宫产术中顽固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015年7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在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就诊的280例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患者,按照"五步快速止血法"流程实施止血处理,观察止血效果及其安全性。对需要实施"五步快速止血法"全部步骤的12例患者随访至术后42 d。结果 280例剖宫产术中发生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止血成功率为98.6%(276/280)。12例实施"五步快速止血法"全部步骤的患者,均止血成功,其中1例术后发生腹腔内出血,经保守治疗术后24 h停止出血,1例术后7 d超声检查提示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术后42 d复查痊愈,其余患者术后7 d和术后42 d复查均痊愈。结论 "五步快速止血法"是一种简单、快速、有效治疗剖宫产术中顽固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方法。
郑九生刘凌芝沈婷廖宗高辛思明张赟梁正仪袁燕
关键词:产后出血宫缩乏力剖宫产术止血技术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对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MDT)诊疗模式在改善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母儿结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分娩的281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剖宫产术前是否进行MDT诊疗进行分组,其中MDT组152例,非MDT组129例。比较两组的剖宫产术前胎盘植入部位诊断准确性、术前预处理情况及母儿妊娠结局。结果MDT组术前胎盘植入部位的诊断符合率高于非MDT组,MDT组的腹主动脉球囊阻断率及输尿管置管率均高于非MDT组,且MDT组的术中出血量、出血>2000 ml率、输红细胞量及子宫切除率均低于非MD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DT诊疗模式可以提高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部位的术前诊断准确性,利于术者制定个体化的精准治疗方案,能有效减少胎盘植入患者术中出血量、输血量,降低子宫切除率,在改善母儿妊娠结局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万虹辛思明袁燕曾晓明刘凌芝
低分子肝素在产科应用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7
2016年
低分子肝素(LMWH)是由标准肝素经裂解产生的分子量较小的肝素片段产物。LMWH与肝素相比,具有皮下注射吸收率高、半衰期长、生物利用度高、出血少及副作用小等优势,近年已逐渐取代肝素,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血栓前状态是指多种因素引起的凝血、抗凝和纤溶系统功能失调或障碍的一种病理状态,可导致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及复发性流产等并发症。LMWH能有效改善机体血栓前状态,从而改善不良妊娠结局。
袁燕郑九生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复发性流产
揿针对自然分娩产妇产程及产程中恶心呕吐、疼痛程度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揿针对自然分娩产妇产程及产程中恶心呕吐、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5月—2024年10月于江西省妇幼保健院产房待产的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产妇在进入产房待产后,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揿针治疗。比较两组产程时间,治疗前(T_(0))、治疗1 h后(T_(1))、进入第二产程20 min后(T_(2))的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恶心呕吐程度[恶心呕吐干呕指数(INVR)],以及新生儿血气分析[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及产后24 h出血量。结果:试验组第一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T_(1)、T_(2)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T_(1)、T_(2)时INVR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pH值、PaO_(2)、PaCO_(2)及产后24 h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揿针治疗产程中恶心呕吐的自然分娩产妇,可缩短第一产程时间,降低疼痛感,缓解恶心呕吐症状,且不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万俊曾晓明袁燕
关键词:产妇揿针产程疼痛程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