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俊
-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0%脂肪乳静脉滴注联合血液净化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效果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探究20%脂肪乳静脉滴注联合血液净化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救治的疗效。方法2020年1月—2023年6月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及观察组51例。对照组接受血液净化救治,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20%脂肪乳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102例患者中,治疗总有效共92例,总有效率为90.2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96.08%vs.84.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更短,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胆碱酯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 h至治疗36 h,观察组胆碱酯酶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BIL、AST、ALT、TNF-α、CRP、IL-6均出现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20%脂肪乳静脉滴注联合血液净化可提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救治疗效,能改善肝肾功能,降低炎性反应。
- 蒋雄彭俊黄益
- 关键词:脂肪乳血液净化有机磷农药中毒肝肾功能炎性反应
- 严重多发伤患者50例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
- 2016年
- 分析和总结运用急诊急救护理措施护理50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经验,并进一步探索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对策。方法:对我院2015年收治的50例具有严重多发伤的患者,通过优化的护理流程和高效的护理人员的配合以及急救程序的准确性落实,从而做好手术前的相关准备工作等。结果:50例患者中有47例患者成功救治(成功救治率94%),由于呼吸衰竭导致死亡的1例,院前抢救无效死亡的2例。结论:在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诊急救过程中,医护人员的急救意识和伤情判断的准确性以及合理的急救护理程序的有效应用都是患者能否及时抢救成功的关键点所在。
- 彭俊
- 关键词:多发伤急诊急救护理急救意识
- 卡格列净联合阿法骨化醇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效果
- 2025年
- 目的探讨卡格列净联合阿法骨化醇在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骨质疏松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选择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四川省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T2DM合并骨质疏松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卡格列净)和研究组(卡格列净+阿法骨化醇),各63例,治疗周期为30 d。主要观察指标包括血糖水平[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骨代谢标志物[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骨钙素(OC)、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骨密度(Ward's三角、大转子、L_(1~4))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血糖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β-CTX水平低于对照组,OC、B-AL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Ward's三角、大转子及L_(1~4)的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6.83%vs 80.95%,χ^(2)=8.036,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格列净联合阿法骨化醇在治疗老年T2DM合并骨质疏松中展现出了积极的疗效,其不仅在控制血糖方面保持稳定,更在显著改善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维护患者整体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 黄益蒋雄彭俊桂潇刘霜李鹏李滟聆蒋美玲
- 关键词:阿法骨化醇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骨密度
- 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康复的作用初探
- 2018年
- 探讨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中实施急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纳入2017年4月-2018年3月,于我院行心肺复苏的58例患者,作为主要观察主体。抓阄法分为对照组(29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29例,急诊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1)对照组71.79%的有效率较比观察组的92.31%,略低一些,有效率指标组间比较统计学有差异(P<0.05);(2)对照组30.72%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比观察组的10.24%,略高一些,不良反应发生率指标组间比较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的康复护理中,实施急诊护理干预,疗效好,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在临床应用予以推荐。
- 彭俊赵春
- 关键词:心肺复苏心脏骤停
- 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对急诊护理质量的影响探究
- 2020年
- 研究分析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对急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所收治的132例急诊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为6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管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常规管理基础上增加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管理后,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评分。结果:管理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质量评分。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管理工作满意度95.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对管理工作满意度83.3%,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在急诊科护理中的正确应用,对提高护理质量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普及应用。
- 彭俊
- 关键词:急诊科安全管理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