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玲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骨折
  • 2篇入路
  • 2篇胫骨
  • 2篇胫骨平台
  • 2篇侧入路
  • 1篇严重软组织损...
  • 1篇引流
  • 1篇引流术
  • 1篇软组织
  • 1篇软组织损伤
  • 1篇前外
  • 1篇前外侧入路
  • 1篇胫骨平台后外...
  • 1篇外侧入路
  • 1篇外固定
  • 1篇外固定架
  • 1篇膝关节
  • 1篇膝关节活动
  • 1篇膝关节活动度
  • 1篇小腿

机构

  • 3篇大连市第三人...

作者

  • 3篇张玲
  • 2篇高辉
  • 2篇李晓天
  • 1篇周义波
  • 1篇岑波
  • 1篇魏辉

传媒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国药物经济...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急诊外固定架结合负压引流术在小腿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研究急诊外固定架结合负压引流术在治疗小腿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腿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所有患者均拆除外固定支架,且经X线复查骨折完全愈合,在治疗的过程中没有发生骨髓炎等严重的并发症,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25.16±3.28天。结论:应用急诊外固定架结合负压引流术对小腿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的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李晓天高辉岑波张玲
关键词:外固定架小腿骨折严重软组织损伤
改良的前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观察分析改良的前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11例单纯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改良的前外侧入路治疗。结果对所有患者随访12~18个月,平均为(14.5±2.5)个月;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11~19周,平均为(13.9±1.9)周;随访期间,未发现患者复位丢失,出现切口红肿1例,足背麻木、伸趾力减弱及足背伸力1例,经对症治疗后均痊愈。Rasmussen功能评分为14~29分,平均为(26.17±2.19)分;Rasmussen放射性评分为15~19分,平均为(16.27±0.72)分;膝关节活动度为101°~135°,平均运动范围为(124.6±8.9)°。结论对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行改良的前外侧入路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预后良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李晓天高辉张玲
关键词:前外侧入路复位膝关节活动度
后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后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11月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51例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5例)与观察组(2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前侧入路手术,观察组患者实施后侧入路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改善膝关节功能,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魏辉张玲周义波
关键词:后侧入路临床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