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娜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昆山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护理
  • 2篇病人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紊乱
  • 1篇电解质代谢紊...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系统
  • 1篇心血管系统症...
  • 1篇胸痛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系
  • 1篇血管系统
  • 1篇压力性
  • 1篇医院感染
  • 1篇医院感染发生...
  • 1篇营养
  • 1篇营养状况
  • 1篇营养状况评估
  • 1篇预检分诊
  • 1篇症状

机构

  • 6篇昆山市第四人...

作者

  • 6篇郑娜
  • 4篇程婧
  • 2篇黄文洁
  • 1篇王丽娟
  • 1篇陈祥杰
  • 1篇周红燕
  • 1篇李敬
  • 1篇顾菲菲
  • 1篇毛琴

传媒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全科护理
  • 1篇当代护士(下...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循证护理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绿色通道融入智能化信息平台构建体系对急性脑出血病人临床救护效果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绿色通道融入智能化信息平台构建体系对急性脑出血病人临床救护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11月收治的急性脑出血病人11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急救流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融入智能化信息平台,比较两组急救各阶段时间、神经功能与昏迷程度、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躯体功能。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急救各阶段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神经功能与昏迷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躯体功能强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智能化信息平台与绿色通道相结合,能够缩短急性脑出血病人急诊各阶段所耗时间,改善其神经功能,减轻其昏迷程度,并显著减少治疗过程中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躯体功能的改善。
郑娜魏利娟王丽娟
关键词:急性脑出血神经功能护理
“1120”综合健康模式对提高居民胸痛急救相关认知技能的影响
2021年
目的探讨“1120”综合健康模式对提高居民胸痛急救相关认知技能的影响。方法对区域内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再整理调查结果,对150例社区居民(观察组)采用“1120”综合健康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并与接受传统健康教育方式的150例社区居民(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对高危胸痛正确识别率、急性心肌梗死黄金救治时间知晓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叫急救系统120、如何摆放正确体位(原地休息不挪动)、大声呼叫患者、保持空气流通、电话咨询急救专业人士、服用急救药6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对健康教育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对授课方式、授课内容、授课时间及整体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对健康教育授课老师的满意度、宣传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120”综合健康模式提高了社区居民对胸痛症状的正确识别能力,培养了居民对出现胸痛时呼叫急救系统的就医方式、自救能力,增加了居民的急救常识,提高了居民满意度。
程婧黄文洁周红燕顾菲菲郑娜魏利娟宗世强张林方
关键词:自救能力胸痛
氯化钾溶液经微量泵自外周静脉持续泵入的安全性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低钾血症是急诊常见的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主要是由于人体内钾离子丢失过多、钾离子摄入不足或者分布异常所致。人体内钾离子相对或绝对不足后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症状,严重者表现为运动肌肌力瘫痪、呼吸泵衰竭、恶性心律失常。临床补钾方式主要以口服和(或)静脉补充钾盐为主。常规的静脉补钾方法因其对补钾液体浓度、速度的限制。
陈祥杰龚建锐程婧郑娜魏利娟
关键词:外周静脉氯化钾溶液持续泵微量泵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心血管系统症状
微型营养评估简表对老年压力性损伤高危病人营养状况评估效能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微型营养评定简表(MNA-SF)对老年压力性损伤高危病人营养状况评估效能。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月—1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87例老年压力性损伤高危病人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人Braden量表评分≤16分,且在入院后48 h内均完成Braden量表、MNA-SF和营养风险筛查2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NRS 2002)调查以及临床相关检查。统计病人营养不良及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分析MNA-SF评分与生化指标检测及体质指数等的相关性,并通过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MNA-SF与压力性损伤的关系。结果:87例病人中,经实验室指标检出营养不良63例,NRS 2002、MNA-SF分别检出存在营养风险46例和58例。MNA-SF评分与实验室检查营养不良具有较好一致性(Kappa值=0.623),而NRS 2002与实验室检查的一致性一般(Kappa值=0.322)。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MNA-SF与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小腿围、上臂围及体质指数呈显著负相关性(P<0.05),MNA-SF与NRS 2002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NRS 2002、MNA-SF检出营养风险病人中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MNA-SF评分、NRS 2002评分是老年压力性损伤高危病人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MNA-SF在老年压力性损伤高危病人营养状况评估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可用于老年压力性损伤高危病人营养状况评估以及压力性损伤发生预测。
魏利娟郑娜毛琴程婧黄文洁毛婷婷吴晴晴
关键词:老年高危病人营养状况
基于持续质量改进的流程化护理在急诊预检分诊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4年
探讨在急诊预检分诊过程中,采用基于持续质量改进的流程化护理的作用。方法 选择2023年1月到2024年1月在本院住院的急诊患者60例作为对象,随机选取30例病人作为对照组,并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另外30名病人作为观察组,对其进行基于持续质量改进的流程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病人分诊相关指标、护理质量、不良事件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所有参数都好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 在急诊预检分诊中实施基于持续质量改进的流程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分诊效率、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郑娜
关键词:急诊预检分诊
FMEA模式降低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效果观察被引量:6
2023年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模式(FMEA)降低ICU患者医院感染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1日~2021年10月31日86例ICU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43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实施基于FMEA模式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病原菌检出率13.95%低于参照组41.86%(P<0.05);实验组医院感染发生率2.33%低于参照组16.28%(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7.67%高于参照组86.05%(P<0.05)。结论:FMEA模式可改善ICU患者的病原菌检出情况,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李敬郑娜程婧
关键词:ICU医院感染病原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