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宏观经济和债市展望被引量:1
- 2023年
- 2023年是疫情影响淡化后的经济修复之年,经济内生动能在持续的财政加力和货币宽松推动下将逐步企稳回暖,消费、基建将为经济复苏提供较强支撑,但外需走弱的风险亦逐渐加大。预计2023年宏观经济将经历波折修复过程,在低基数效应下,2023年我国经济实现5%以上增长率的概率较大,2023年宏观政策组合将是取向更为积极、支出节奏前置的财政政策,以及回旋空间更大的货币政策。在经济波折修复的环境下,利率仍然难以摆脱震荡格局,但预计振幅将有所放大。
- 明明周成华
- 关键词:货币宽松
-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健全服务实体经济的激励约束机制
- 2024年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作出重大部署,必将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注入强大动力,不断开辟金融工作新局面。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发展加快,金融领域持续创新,金融体系复杂度、开放度不断提高,迫切需要加快金融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服务实体经济的激励约束机制,是当前我国金融领域改革的重要内容。这一任务不仅关系到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发展,更直接影响到实体经济的繁荣与复苏。
- 明明
- 关键词:金融体制改革金融领域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激励约束机制金融强国
- 从汇率视角看资金面与货币政策空间
- 2025年
- 通过分析汇率与利率联动的理论基础以及对汇率和资金变化的历史复盘,本文发现我国货币政策始终坚持“以我为主”并允许人民币在合理范围内“有序贬值”。2025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变化反映了市场主线的复杂切换,下半年人民币汇率变化主要取决于基本面、关税博弈、美元体系稳定性、资本流动以及货币政策调控情况,预计我国稳汇率政策或更多侧重于纠偏单边预期,货币政策整体保持宽松态势,资金面有望继续保持平稳。
- 明明章立聪史雨洁
- 关键词:汇率改革利率市场化债券市场
- 央行降成本目标仍在
- 2020年
- 人民银行2月19日发布了《2019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整体表态较2019年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偏松,继续提出降成本的目标并探讨了在降成本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报告特别强调要增强调控的前瞻性、精准性、主动性和有效性,其中增强货币政策调控的“主动性”的提法是首次出现,暗含了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的意味,例如年后首个工作日超预期下调逆回购操作利率10BP。
- 明明
- 关键词:人民银行货币政策调控降成本逆回购逆周期调节央行
- 财政政策前置加码助力经济实现"开门红"
- 2025年
- 2025年的财政呈现出逆周期调节作用加码、财政支出力度和强度显著提升及政策前置发力的特点.财政加码并前置发力助力我国一季度经济实现"开门红",展望后续,财政政策依然留有后手和充足空间,可以有效提振内需、助力科技创新,推动我国经济实现5%左右的增速目标.2025年我国财政政策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扩张力度.财政赤字率按4%左右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规模增至1.3万亿元,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提升至4.4万亿元,全年合计新增债务规模达11.86万亿元,比2024年增加2.9万亿元.
- 明明
- 关键词:财政政策财政支出开门红
- 超级债务周期与经济增长
- 2016年
- 超级债务周期除受到人口、技术影响外,还更直接受到金融创新导致的信用体系发展这一制度因素的影响。世界信用体系,大致经历如下转变:从商业信用发展出银行信用与政府信用;从金属货币到法定货币;从银行体系发展到影子银行体系。这导致了信用与债务的扩张。根据债务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大致可以将超级债务周期划分为:高增长期、缓和期、泡沫期与衰退期。本文还对美国与日本战后的超级债务周期进行了分析。
- 明明张运才
- 关键词:经济增长
- 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工具三问
- 2024年
- 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工具是央行在不投放狭义货币情况下,提升股市流动性的托底性货币政策工具。这一举动也展现央行对资本市场的重视程度提升。
- 明明
- 关键词:狭义货币货币政策工具股市流动性证券央行基金
- 美联储如约降息,中美货政仍挂钩
- 2019年
- 北京时间2019年10月31日凌晨2点,美联储召开议息会议,宣布降息25个基点,下调联邦基金利率区间至1.5%-1.75%,符合市场预期.对比上次会议内容,投票结果方面,上次会议美联储的投票结果为7∶3,本次美联储以8比2的投票结果下调联邦基金利率区间25个基点至1.5%-1.75%.具体表述上美联储在政策声明中删除了“采取适当行动”的承诺,鲍威尔则表示相信货币政策处于良好位置.美联储重申通胀率低于2%,经济活动以温和速率上升,重申劳动力市场依然强劲,经济活动一直在以温和的速度增长,企业固定投资和出口有所减弱,家庭支出增长强劲,重申近几个月就业增长稳健,失业率保持在低位.
- 明明
- 关键词:降息家庭支出失业率通胀率货币政策
- 5%,兼顾需要与可能
- 2025年
- 3月5日,李强总理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提出,2025年经济增长目标定在5%左右。这既是稳就业、防风险、惠民生的需要,也体现出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完备产业体系、丰富人力人才资源等诸多有利条件支撑下的经济增长潜力。同时,报告将2025年的CPI目标定位在2%左右。这是2004年以来首次低于3%,将更为准确地反映我国当下的通胀环境。
- 明明
- 关键词:经济增长目标
- 运用资产证券化支持棚户区改造被引量:1
- 2015年
- 棚户区改造是本届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棚户区改造面临较大的资金缺口。本文认为资产证券化在棚户区改造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并就运用资产证券化支持棚户区改造提出了政策建议。按照国务院定义,棚户区是指建筑密度大、结构简陋、安全隐患多、使用功能不完善、基础设施不配套的住房较为集中的区域。近两年来,城中村、城市危房改造也被纳入了棚改政策范围。
- 金鹏辉明明
- 关键词:棚户区改造城中村商业银行贷款市场化定价金融贷款项目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