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娜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1
供职机构:邯郸市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邯郸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射频
  • 1篇射频治疗
  • 1篇氩氦刀
  • 1篇氩氦刀冷冻
  • 1篇磨玻璃
  • 1篇结节
  • 1篇冷冻
  • 1篇灌注
  • 1篇灌注成像
  • 1篇肺内
  • 1篇肝癌
  • 1篇CT分析
  • 1篇成像
  • 1篇成像参数

机构

  • 2篇邯郸市第三医...
  • 2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邯郸市第一医...
  • 1篇邯郸市第六医...

作者

  • 2篇刘娜
  • 1篇张辉
  • 1篇常谨
  • 1篇闫巧焕
  • 1篇暴军辉
  • 1篇吕英刚
  • 1篇刘贵廷
  • 1篇田长清
  • 1篇王延岭
  • 1篇张建锋

传媒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肝癌氩氦刀冷冻和射频治疗的CT分析
2017年
分析氩氦刀冷冻和射频用于治疗肝癌的CT表现,研究治疗方法和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8月~2017年5月诊治的肝癌患者33例进行治疗分析,其中21例采用氩氦刀冷冻治疗,12例患者选择射频治疗,患者在治疗后即可进行CT扫描,并在治疗后2周进行CT复查,分析CT结果表现。结果:氩氦刀冷冻治疗对于“冰球”症状的患者表现为持续低密度,无强化;射频治疗后用可见圆形和周围环状低密度区域,无强化。结论:氩氦刀冷冻和射频治疗在肝癌治疗中均发挥了较好的效果,氩氦刀冷冻适用于大病灶区“冰球”症状,原发性肝癌的AFP下降明显;射频治疗适用于圆形或低密度病灶区域,对于小于3cm的小肝癌治疗效果更好。
刘娜王宝刚常谨张辉刘江东刘照晴刘贵廷王晓敏李海波
关键词:氩氦刀冷冻射频治疗肝癌CT分析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参数在肺内磨玻璃样结节中的诊断价值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参数在肺内磨玻璃样结节(GG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经过手术或者穿刺活检证实的GGN患者128例,采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参数对GGN良、恶性病变进行诊断,比较CT灌注参数血容量(BV)、渗透性表面积容积(PS)对于鉴别肺内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通过绘制ROC曲线比较BV、PS对GNN的诊断效能。结果:恶性病变BV、PS均高于良性病变(t值分别为9.63,26.27,P值分别为0.022,0000);绘制ROC曲线分析发现,BV的诊断临界值在7.65 m L/100g,以此为阈值时发现,其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2.41%、76.37%、85.25%、72.36%及86.91%;PS的诊断临界值在17.90 m L·min^(-1)·100g^(-1),以此为阈值时发现,其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3.15%、82.56%、89.81%、82.55%及91.19%;BV与PS两者联合时,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5.34%、86.74%、93.22%、86.76%及93.82%。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在GGN良、恶性病变中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暴军辉闫巧焕王延岭刘娜齐敬丽张建锋田长清王俊英吕英刚
关键词: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