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媛

作品数:3 被引量:27H指数:2
供职机构:唐山市眼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小儿
  • 2篇麻醉
  • 1篇躁动
  • 1篇手术
  • 1篇苏醒
  • 1篇苏醒期躁动
  • 1篇七氟醚
  • 1篇七氟烷
  • 1篇全身
  • 1篇全身麻醉
  • 1篇小儿全身麻醉
  • 1篇小儿手术
  • 1篇小儿斜视
  • 1篇小儿斜视矫正...
  • 1篇斜视
  • 1篇斜视矫正
  • 1篇斜视矫正术
  • 1篇疗效
  • 1篇疗效观察
  • 1篇氯胺酮

机构

  • 2篇唐山市眼科医...
  • 1篇唐山市妇幼保...

作者

  • 2篇吴永刚
  • 2篇张媛
  • 1篇白耀武

传媒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复合麻醉用于小儿斜视矫正术的麻醉效果观察
2020年
评价在小儿斜视矫正术中应用复合麻醉的效果。方法:对84例斜视矫正术患儿予以选取,均于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根据不同麻醉方案进行分组,就研究组与对照组(氯胺酮麻醉,n=42)的麻醉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T5时MAP、HR水平均明显高于T1(P<0.05);对照组各时点MAP、HR水平均明显高于T1及研究组(P<0.05)。研究组术毕拔管后Ramsay镇静评分相比对照组明显较高,而RS评分相比对照组明显较低(P<0.05)。研究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对照组明显较低(P<0.05)。结论:在小儿斜视矫正术中应用七氟醚复合氯胺酮麻醉的效果确切。
吴永刚张媛安洋孟凡蕊
关键词:氯胺酮七氟醚小儿斜视矫正术疗效观察
不同呼气末七氟烷浓度下拔除喉罩对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被引量:25
2020年
目的探讨不同呼气末七氟烷浓度下拔除喉罩对全身麻醉下行斜视矫正手术患儿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在唐山市眼科医院择期行斜视矫正手术治疗的129例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A、B、C组,每组43例。A组在呼气末七氟烷浓度为1.0%~1.2%时行患儿喉罩拔除,B组在呼气末七氟烷浓度为1.3%~1.5%时行患儿喉罩拔除,C组在呼气末七氟烷浓度为1.6%~1.8%时行患儿喉罩拔除,其中C组有2例患儿由于插入喉罩次数≥3次退出研究。分别观察3组患儿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儿童麻醉苏醒期躁动评分量表(PAED)]、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喉罩拔除前、拔除后15 min、拔除后30 min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变化,苏醒时、苏醒后15 min、苏醒后30 min的疼痛[儿童疼痛行为量表(FLACC)]、镇静情况。结果 B、C组患儿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34.88%(15/43)、34.15%(14/41)比58.14%(25/43)](P <0.05);B、C组拔除喉罩时咬通气道的发生率及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A组[2.33%(1/43)、0比44.19%(19/43),2.33%(1/43)、24.39%(10/41)比51.16%(22/43)],且C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高于B组[24.39%(10/41)比2.33%(1/43)](P <0.01);C组舌后坠的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24.39%(10/41)比0](P <0.01)。喉罩拔除前后患儿心率、MAP的主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组间心率、MAP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苏醒前后FLACC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的主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组间FLACC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的主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呼气末七氟烷浓度为1.3%~1.5%、1.6%~1.8%时行喉罩拔除均安全、可靠,且浓度为1.3%~1.5%时拔除效果最理想,可明显降低患儿麻醉苏醒期躁动、不良事件发生率。
吴永刚孟凡蕊张媛安洋白耀武
关键词:小儿手术全身麻醉七氟烷喉罩苏醒期躁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