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连英

作品数:15 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阜宁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7篇静脉
  • 6篇护理
  • 4篇PICC
  • 3篇导管
  • 3篇输液
  • 3篇中心静脉
  • 3篇静脉输液
  • 2篇心理
  • 2篇延续护理
  • 2篇输液治疗
  • 2篇中心静脉导管
  • 2篇自我管理
  • 2篇外周
  • 2篇外周静脉
  • 2篇经外周静脉
  • 2篇静脉导管
  • 2篇静脉输液治疗
  • 2篇护理方案
  • 2篇穿刺
  • 1篇导管堵塞

机构

  • 14篇阜宁县人民医...

作者

  • 14篇赵连英
  • 8篇周娟
  • 6篇沈叶红
  • 3篇毛艳芳
  • 2篇熊淑珍
  • 1篇朱正娟
  • 1篇陈萍
  • 1篇李龙玉
  • 1篇李玉珍
  • 1篇曹学华

传媒

  • 2篇护理实践与研...
  • 2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现代医学
  • 1篇护理管理杂志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全科护理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医学食疗与健...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3篇2022
  • 2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静脉输液治疗团队在规范静脉输液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9
2020年
目的探讨建立静脉输液治疗团队对于提高输液护理质量和医生、患者满意度的效果。方法成立由多学科组成的医院静脉输液治疗团队、确定静脉治疗质量重点监控指标、制订多学科合作制度、实施多学科合作管理。结果团队成立后静脉输液通路选择正确率提高、输液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下降、医生对输液护理中医护配合、专业知识、应急能力满意度,患者对护理人员穿刺技术、专业知识、沟通交流、舒适体验等满意度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建立静脉输液治疗团队提高了静脉通路选择正确率、静脉输液护理质量、医生和患者对输液护理的满意度。
周娟赵连英薛文强
关键词:静脉输液护理质量
护理专案行动提高基层医院静脉输液通路合理选择正确率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开展护理专案行动提高基层医院静脉输液通路合理选择正确率。方法:成立护理专案小组,实施"提高静脉输液通路合理选择正确率"行动,将2017年1月23日我院住院患者(儿科除外)静脉输液通路选择横断面调查结果作为对照组,实施专案行动后9月25日住院患者(儿科除外)静脉输液通路选择横断面调查结果作为干预组,通过现况分析、目标设定、原因分析、对策拟定与实施、效果评价等环节行动。结果:静脉输液通路合理选择正确率由行动前的56.86%上升至行动后的90.07%(P<0.01)。结论:护理专案行动提高静脉输液通路合理选择正确率,提高了患者用药安全。
周娟赵连英沈叶红
关键词:静脉输液通路
一种臭氧消毒机附加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臭氧消毒机附加装置,包括臭氧接口若干;若干所述臭氧接口连接有臭氧出口管;一侧所述臭氧出口管上设有主三通阀若干,若干所述主三通阀下方设有分支管;所述分支管上设有次三通阀若干,若干所述次三通阀一侧设有臭氧消...
熊淑珍李玉珍曹学华陈萍毛艳芳赵连英 何秀邦李龙玉 陈如娟 陈吉 董盼盼 季玲玲 张盼 掌娟 王盼盼
文献传递
基于QOF模式构建的护理方案在乳腺癌静脉治疗中的应用
2025年
目的:评价基于质量与结果框架(QOF)模式构建的护理方案对乳腺癌静脉治疗患者心理弹性、负担感、自我管理能力和留置静脉导管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4年3月阜宁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乳腺癌患者。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分为试验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QOF模式的护理方案。对比两组心理弹性[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负担感[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评分]、自我管理能力、留置静脉导管后的并发症(静脉炎、穿刺点疼痛肿胀或感染、导管堵管或脱落、导管破损、皮肤损伤、疑似导管相关性血液感染)、护理质量。结果:干预后,试验组CD-RISC评分、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SPBS评分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QOF模式的护理方案有效提高了乳腺癌静脉治疗患者的心理弹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减少了负担感,同时显著降低了留置静脉导管后的并发症,提升了护理质量。
王齐芳滕红赵连英
关键词:乳腺癌静脉治疗心理弹性自我管理
不同浓度尿激酶不同间歇溶栓方法应用于PICC导管堵塞再通中的效果比较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尿激酶不同间歇溶栓方法在PICC导管堵塞再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PICC导管堵塞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历单双号随机等分为A组和B组。A组使用5000 U/ml尿激酶配置液+"三通-负压吸引法"间歇溶栓治疗,B组使用10 000 U/ml尿激酶配置液+"注射器-负压吸引法"间歇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溶栓治疗效果、凝血功能、护士操作难度与手疲劳程度。结果 B组导管再通率明显高于A组(P <0. 05);导管再通时间、耗材费用均明显低于A组(P <0. 05);两组患者血清PT、APTT、FIB含量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 0. 05); B组操作难度、手疲劳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A组(P <0. 05)。结论对于PICC导管堵塞患者,选择10 000 U/ml尿激酶与"注射器-负压吸引法"间歇溶栓方案,有助于提高导管再通率,缩短导管再通时间,降低耗材费用,增强护士操作舒适感。
赵连英周娟
关键词:PICC导管堵塞尿激酶
一种中心静脉置管长度测量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中心静脉置管长度测量尺,包括测量装置本体,所述测量装置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存放槽,所述存放槽的内部设置有测量机构,所述测量装置本体的内部且在存放槽的左侧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测量装置本...
赵连英周娟沈叶红
静脉输液治疗中运用循证护理以预防静脉炎发生的效果评价
2020年
分析静脉输液治疗中运用循证护理以预防静脉炎发生的效果。方法:本文对我院的80例静脉输液治疗患者进行了观察,患者在2019年1月~2020年4月期间由门诊收治,采用数字法对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对比两组穿刺效果、静脉炎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是92.5%(37例),静脉炎发生率是2.5%(1例),数据较之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数据是95%(38例),较之于对照组的77.5%(31例)更高,且组间数据比较P<0.05。结论:静脉输液治疗应用循证护理可以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从而减少血管损伤,降低静脉炎发病率,获得较高的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王欣周梦雨赵连英
关键词:静脉输液治疗循证护理静脉炎穿刺成功率护理满意度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与防控措施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总结导致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方法:抽选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治疗且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429例患者,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多耐药菌株的分布情况,分析导致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并制定防控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措施。结果:429例患者共检出429株多耐药菌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101株(23.54%),肺炎克雷伯菌84株(19.58%),金黄色葡萄球菌67株(15.62%),大肠埃希菌63株(14.69%),鲍曼不动杆菌44株(10.26%),其他77株(17.95%)。多耐药菌株的分布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235例(54.78%)、泌尿系统119例(27.74%)、上呼吸道46例(10.72%)、切口25例(5.83%)以及其他部位4例(0.93%)。碳青霉烯类药物、导管留置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使用种类是导致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是多重耐药菌最常见的菌株,多重耐药菌主要分布在上呼吸道、下呼吸道、泌尿系统、切口,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抗生素使用种类过多、导管留置时间过长、机械通气时间过长是导致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给予针对性干预可减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
毛艳芳赵连英朱正娟
关键词: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措施
延续护理在PICC网络维护建立与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网络维护建立与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1日~2019年8月31日接受PICC的40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实行常规PICC护理;选取2019年9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接受PICC的40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在PICC网络维护中实施延续护理。比较两组PICC维护情况、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心理弹性[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及生活质量[采用EORTC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结果:观察组PICC维护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CD-RISC、QLQ-C30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延续护理的PICC网络维护提高患者维护的依从性,降低置管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整体心理弹性和生活质量。
赵连英周娟沈叶红
关键词:延续护理PICC网络化
Haddon伤害预防矩阵在新冠疫情期间基层医院探视陪护管理中的应用
2020年
目的分析新冠疫情期间基层医疗机构探视陪护管理现状,制定切实有效办法,做好探视陪护管理工作。方法采取质性访谈等方式收集资料、使用Haddon伤害预防矩阵从宿主、媒介和环境三因素对探视陪护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归类,通过身份标识、制定流程等方法落实好探视陪护管理。结果干预后病区探陪人员数量明显减少。结论Haddon伤害预防矩阵能清晰阐明基层医疗机构探视陪护管理不到位的原因,为拟定对策提出非常有效的指导。
沈叶红周娟赵连英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