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珊珊

作品数:10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汉中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文化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篇思政
  • 5篇教育
  • 4篇高职
  • 3篇政教
  • 3篇思政教育
  • 3篇网络思政
  • 3篇教育融合
  • 2篇网络思政教育
  • 1篇政治
  • 1篇政治教育
  • 1篇治教
  • 1篇人类命运
  • 1篇人类学
  • 1篇人类学视野
  • 1篇融入高校
  • 1篇生命
  • 1篇生命诠释
  • 1篇思想政治
  • 1篇思想政治教育
  • 1篇思政课

机构

  • 7篇汉中职业技术...

作者

  • 7篇马珊珊
  • 3篇刘彦平

传媒

  • 2篇陕西教育(高...
  • 1篇办公室业务
  • 1篇文化创新比较...
  • 1篇才智
  • 1篇明日风尚
  • 1篇品位·经典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研究——以汉中地区为例被引量:1
2021年
红色文化资源蕴涵着深厚的思政教育价值。其本身与高校思政教育高度契合,具有内在一致性。高校思政教育要提高其有效性,深化改革全面育人,实现立德树人任务也需要借助红色文化资源。但只有全方位地融红色文化资源于各种课程、社会实践活动、文化环境建设、日常习惯养成等影响思政教育的方方面面,才能真正实现二者的有效融合。
刘彦平马珊珊
关键词:红色文化资源思政教育
蓝墨云班课在高职思政课中运用的几点思考
2018年
本文通过对蓝墨云班课在高职思政课中运行情况分析,从总结其优势与不足来提出一些思考,为思政课信息化教学提供条件。
马珊珊
关键词:高职思政课
“四史”教育与高职网络思政教育融合的逻辑研究
2023年
“四史”与高职网络思政教育的融合具有天然关系。而这种关系始于“历史”,落于“实践”,成于“网络”。在“大思政”教育模式和“大历史观”的背景下,“四史”与高职网络思政教育的融合关键在于本质同一、方向一致、内容同质的必然逻辑;条件在于网络思政教育的范式转变、高职思政课内容的独有特点的偶然逻辑。内在与外在相连,必然偶然的统一,给予了两者融合的逻辑必然。
马珊珊刘彦平
“四史”教育与高职网络思政教育融合的意义与现状——以汉中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被引量:2
2022年
本文通过个案调查发现,“思政课堂+网络实践教学+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作为主要的融合路径,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当前工作仍存在网络交互性应用不足、内容体系建设滞后、缺乏长效组织管理机制等问题。通过反思问题根源,期望进一步优化创新二者融合的路径。
刘逸文马珊珊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四史”教育与高职网络思政教育融合的策略研究
2022年
依据高职网络思政教育独特的运行过程,探索“四史”教育与高职网络思政教育融合的策略,尤其是借助“四史”教育资政育人的功能,通过拉近网络距离、提升网络信任、强化价值认同和引领,自觉抵制和防范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挑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高职网络思政教育运行全过程既能结合高职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客观认知思维特点,又能抓住网络这个关键,最终有效实现立德树人的预期目的。
刘彦平马珊珊
教育人类学视野下高职思政教学去功利化研究
2016年
在教育人类学的视野下分析高职思政教学功利化的归因和弊端,从教师要树立"爱"的课程理念来真正让思政教学趋向"马赛克",去除功利化,提高高职思政教学的实效性。
马珊珊
关键词:教育人类学功利化
用“生命”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2017年
生命的诠释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一脉相通,不管是从生命存在、发展过程还是价值和追求都是在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进而不断促其的发展和完善,落实到实践。
马珊珊
关键词:生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