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护理
  • 2篇机器人
  • 2篇骨折
  • 2篇关节
  • 1篇导航
  • 1篇延续护理
  • 1篇医疗资源
  • 1篇植骨
  • 1篇植骨术
  • 1篇手术
  • 1篇术期护理
  • 1篇束带
  • 1篇髓芯减压
  • 1篇胎次
  • 1篇头坏死
  • 1篇椎弓
  • 1篇椎弓根
  • 1篇椎弓根钉
  • 1篇座板
  • 1篇髂骨

机构

  • 5篇漯河医学高等...

作者

  • 5篇王莹辉
  • 3篇李慧
  • 2篇邵巧云
  • 1篇张计超
  • 1篇谢秀霞
  • 1篇于玲玲
  • 1篇王兰芝

传媒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全科护理
  • 1篇首都食品与医...
  • 1篇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1
  • 2篇202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骨科手术机器人导航下髓芯减压联合髂骨植骨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研究
2025年
目的观察骨科手术机器人导航下髓芯减压联合髂骨植骨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将2021年7月至2024年7月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64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25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用髓芯减压联合髂骨植骨术治疗,研究组采用骨科手术机器人导航下髓芯减压联合髂骨植骨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导针调整次数、术中出血量、髋关节Harris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导针调整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两组髋关节Harris评分均较术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研究组VAS评分较术后6 h升高,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研究组VAS评分较术后6 h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对照组VAS评分较术后6 h升高,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对照组VAS评分较术后6 h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手术机器人导航下髓芯减压联合髂骨植骨手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具有高效、精准的优势,不仅能够提高手术效率、减少医患双方辐射暴露,还能减轻术后疼痛,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
冯东亮张计超李慧王金玉高艳丽王莹辉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髓芯减压髂骨植骨
34例机器人辅助下经皮椎弓根钉微创固定脊柱骨折的围术期护理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对脊柱骨折患者给予机器人引导下经皮椎弓根钉固定治疗的围术期护理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对我院2019年7月~2020年4月34例机器人辅助下经皮椎弓根钉微创固定治疗的脊柱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要点分析、总结.结果观察我院34例脊柱患者在机器人辅助下经皮椎弓根钉固定手术顺利,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小.结论对脊柱骨折患者给予机器人辅助下微创固定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骨折愈合快,神经功能恢复质量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李慧谢秀霞王莹辉
关键词:机器人脊柱骨折围术期护理
一种基于运动型髌骨粘连康复治疗训练装置
一种基于运动型髌骨粘连康复治疗训练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在膝关节保守治疗的过程中康复技师工作量大以及医疗资源分配不均不利于患者尽康复的问题;包括座板,所述座板后侧转动连接有可调节的靠板,所述座板上开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滑动...
李慧尹姿文侯莉莉王莹辉王兰芝
基于3D打印技术构建的多维管理模式在髋臼骨折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应用3D打印技术对髋臼骨折手术病人进行多维模式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髋关节骨折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3D打印技术应用多维管理模式对病人进行干预,比较两组病人手术时间、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手术时间、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维管理模式应用于复杂髋臼骨折手术病人中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手术失血量,减少并发症,促进病人康复。
王莹辉邵巧云贾士杰武琳燕
关键词:髋臼骨折并发症髋关节功能
4C特色产褥期延续护理模式构建中不同胎次产妇需求感知调查及评价被引量:14
2021年
目的设计4C特色产褥期延续护理模型并形成调查问卷,了解不同胎次产妇对此的需求感知及评价,为构建4C特色产褥期延续护理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4-10月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分娩产妇431例(初产妇229例、二胎经产妇202例)进行问卷调查。以不同胎次产褥期产妇为调查对象,成立调查小组,自行设计4C特色产褥期延续护理模型调查问卷,采用不记名自填问卷并当场回收的形式,调查产妇对4C特色产褥期延续护理的需求感知及评价。结果不同胎次产妇对延续护理服务整体需求得分均较高为(3.87±1.13)分,其中22个二级条目评分均>4分,但其中初产妇的26个二级变量评分均高于二胎经产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所有产妇需求感知与4C特色产褥期延续护理服务的影响关系,结果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论可依据不同胎次产妇的同质性及差异性需求感知,多专业支持下构建完整、有效、可行的4C特色产褥期延续护理模式,组建多学科医护团队,制定多元化照护方案,为产妇提供产褥期多元协同的专业化服务,从而提升产褥期延续护理质量。
邵巧云于玲玲王莹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