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岩
- 作品数:23 被引量:92H指数:6
- 供职机构: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山东省某地健康人群MCR-1阳性大肠埃希菌和阴性大肠埃希菌耐药性比较研究
- 2021年
- 目的对携带多粘菌素耐药基因(mcr-1)大肠埃希菌和未携带mcr-1大肠埃希菌耐药情况进行比较,为进一步探索携带mcr-1对耐药性的影响提供线索。方法对2017年山东省某地健康居民中收集的粪便样本分离到的156株mcr-1阳性大肠埃希菌和184株mcr-1阴性大肠埃希菌,通过PCR检测mcr-1,采用琼脂稀释法对菌株进行12种抗菌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 mcr-1阳性大肠埃希菌对多粘菌素均耐药,耐药率为100.00%,mcr-1阴性大肠埃希菌对多粘菌素均敏感;mcr-1阳性大肠埃希菌耐药率均高于阴性菌,其中对多西环素、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88.46%、78.85%、68.59%,明显高于mcr-1阴性菌的52.17%、34.24%、47.28%;mcr-1阳性大肠埃希菌中多重耐药菌所占比例为87.18%,高于阴性菌的48.37%,(P<0.05);mcr-1阳性大肠埃希菌对每种抗菌药物MIC值的几何均数均高于阴性菌(P<0.05);所有阳性菌和阴性菌对美罗培南均敏感。结论 mcr-1阳性菌的耐药情况比阴性菌严重;携带mcr-1与多粘菌素耐药密切相关,且mcr-1可能合并其他耐药基因,增强细菌的耐药性。
- 李倩楠李岩王爽陈保立毕振旺胡军胡军
- 关键词:细菌耐药
- 2016-2020年山东省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及空间聚集性分析被引量:24
- 2022年
- 目的 分析2016-2020年山东省布鲁氏菌病(布病)流行特征及空间聚集性,为布病的有效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山东省疾病报告信息系统2016-2020年布病监测数据,运用ArcGIS 10.8软件采用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山东省2016-2020年布病疫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山东省2016-2020年共报告人布病14 621例,年均发病率为2.93/10万;其中男性10 438例,女性4 183例;发病年龄以40~59岁为主。全局空间自相关结果显示,2016-2020年山东省布病报告发病率全局Moran′s I指数分别为0.217、0.154、0.252、0.290和0.315(均为P<0.001),提示发病存在空间聚集性。局部空间自相关结果显示“高–高”聚集区主要集中在鲁北和鲁中地区,与高发病率地区较为一致。“低–低”聚集区则主要位于青岛、烟台、威海等东部沿海地区和鲁西的部分地区。结论 山东省2016-2020年布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地区间布病发病率水平存在空间正相关和明显的空间聚集性,高聚集区主要分布在山东省中部和北部地区,需重点防控。
- 马秀君李岩于晓琳于建梅李美佳王在翔寇增强
-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特征空间自相关
- 山东省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疫苗变异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分子生物学性状分析被引量:8
- 2005年
- 目的对山东省1997~2004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中疫苗变异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的分子生物学性状进行分析,以提高对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DPV)的认识,从而增加AFP病例监测系统检出VDPV的灵敏度.方法分离的脊灰病毒血清定型采用中和试验的方法,型内鉴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两种方法,疫苗变异脊灰病毒分子生物学性状分析采用VP1区序列测定的方法.结果山东省1997~2004年未分离到脊灰野病毒,分离到的脊灰疫苗病毒以Ⅱ型为主(173株),接近Ⅰ型和Ⅲ型之和.其中疫苗变异脊灰病毒10株,仍以Ⅱ型为主(8株),且有1株(CHN1025)VP1区变异率达到1%,为VDPV,但该毒株无2代病例发生.结论在山东省连续多年的口服脊灰疫苗免疫已经阻断了脊灰野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但从AFP病例中曾分离到1株VDPV,结合流行病学分析发现,局部地区仍存在免疫空白,因此存在着VDPV以及发生循环的VDPV潜在的可能,应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
- 王海岩徐爱强李岩张勇祝双利纪峰刘尧刘桂芳宋立志李震李杰许文波
- 关键词:急性弛缓性麻痹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
- 2018年山东省布鲁氏菌病发病情况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了解山东省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8年布病临床诊断病例和实验室确诊病例的个案调查资料2683例,运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使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8年有2683例患者,年发病率为2.67/10万;患者平均年龄为(49.11±15.37)岁,不同年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40~69岁病例最多,占病例总数的67.02%;患者以男性农民为主,临床症状主要以发热(81.59%)、乏力(76.89%)、肌肉关节酸痛(73.95%)等。布病发病季节性明显,发病高峰期在3~6月(554例、占51.47%),8月份以后病例低于全年平均水平;在30d之内诊断的布病患者占68.65%。结果山东省布鲁氏菌病发病以男性农民为主,春夏为发病高峰,患者以发热、乏力、肌肉关节酸痛为主要症状。
- 吕健李岩纪龙刘一志李栋寇增强
-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特征
- 2004-2023年山东省布鲁氏菌病发病趋势及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
- 2025年
- 目的分析2004-2023年山东省布鲁氏菌病(布病)发病趋势及发病率随年龄、时期和出生队列的变化趋势,为制定布病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04-2023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报告的山东省布病发病率资料,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计算发病率的年变化百分比(APC)和平均年变化百分比(AAPC),采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布病发病率随年龄、时期和出生队列效应的变化。结果2004-2023年山东省布病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76/10万,Joinpoint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布病报告发病率2004-2010年、2010-2014年平均每年上升92.0%、18.9%,2014-2023年平均每年下降0.2%。APC模型结果显示,布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χ^(2)=176.92,P<0.001),时期变化中发病率随时期推移呈先缓慢上升、后快速上升然后下降的趋势(χ^(2)=2921.03,P<0.001),发病风险在2016年达到高峰(RR=5.29,95%CI:4.96~5.65),2006年最低(RR=0.24,95%CI:0.21~0.28);出生队列变化中发病率随出生年份推移呈上升的趋势(χ^(2)=348.88,P<0.001),各年龄组AAPC在15.0%~40.0%之间,呈上升趋势,且年龄越大,上升幅度越大(χ^(2)=348.77,P<0.001)。结论2004-2023年山东省布病报告发病率有显著的年龄-时期-队列效应,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随年龄增长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随时期推移呈先缓慢上升、快速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随出生队列推移呈上升趋势,应针对性地做好防控和健康教育,降低布病发病风险.
- 于晓琳房明蔺茂文程立肖李岩丁淑军
-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
- 一起埃可病毒30型所致无菌性脑膜炎爆发的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1
- 2005年
- 目的查明2003年章丘市一起无菌性脑膜炎爆发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方法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检测,对流行病学特征和流行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发病1 743例,罹患率为1.81%o.发病集中在7~8月,以<15岁儿童为主,5~9岁儿童占全部病例数的55.08%,男女性别比1.57:1.此次爆发以明水镇为中心,向东呈扇形分布.病原学检测确定为埃可病毒30型(ECHO30)所致的无菌性脑膜炎爆发.此次爆发与以下因素有关:该地区多年未曾有过ECHO30所致疾病的流行,易感人群累积较多;ECHO30亚型发生了核苷酸变异,形成了新的基因型,耐酸试验显示分离株病毒具有'D'特征,其毒力较强;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饮食习惯,成为此次爆发的客观条件.结论此次无菌性脑膜炎爆发是由ECHO30新基因型广泛感染所致.今后应加强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所致疾病的监测和控制工作.
- 张丽李岩徐爱强宋立志刘尧纪峰王海岩肖作奎张济董薇
- 关键词:埃可病毒30型无菌性脑膜炎流行病学分析
- 基于全基因组测序技术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传播链分析
- 2024年
- 目的 对2022年山东省某地级市同一时间内发生点多、涉及范围广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相关病例鼻咽拭子标本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进行传播链分析,为疫情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8份流调线路不清晰COVID-19病例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阳性鼻咽拭子标本(样本编号分别为Boshanqu1107Liuyan、Boshanqu1107langfengsen、Linziqu1107niuyueju、Linziqu 1107liling、Boshanqu1107liudaodong、Linziqu1107chengmaoj、Boshanqu1107songxiaoyun、Jingkaiqu1018caomingwei)进行高通量测序,对测序下机数据使用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软件CLC进行拼接并进行测序质量评估,在线对病毒进行分型及变异位点分析,采用MEGA11.0软件构建全基因组序列系统进化树(Neighbor-joining法)进行传播链分析。结果 共获得8条SARS-CoV-2全基因组序列,基因组全长均为29 870 bp,序列缺失碱基数量为236~241,基因组平均测序深度为13 579×,基因组覆盖度均为99.2%,均属于奥密克戎BA.5.2变异株。从系统进化树可以看出,该8例病例共分为2个不同传播分支,其中Jingkaiqu1018caomingwei与新冠序列数据库中Jingkaiqu1010zhanglong、Jingkaiqu1010xingfangjie 2例COVID-19病例共属同一传播分支,并且3例样本序列完全一致;其余7例序列均为同一传播分支,其中Boshanqu1107Liuyan、Boshanqu1107liudaodong、Boshanqu1107songxiaoyun、Boshanqu1107langfengsen4例SARS-CoV-2基因组序列与数据库中Boshanqu20221104songruijuan序列完全一致;Linziqu1107niuyueju、Linziqu1107liling、Linziqu1107chengmaoj序列与数据库中Linziqu1027gaoyongchang等4例样本序列完全一致。结论通过对SARS-CoV-2的全基因组进行系统进化树分析,可有效获得病毒之间的亲缘关系,助力精准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传播链分析,为疫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 许进刘超朱海宁张云霄扈陪龙王勤李岩
-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高通量测序传播链变异位点
- 2019—2020流感监测年度山东省B-Victoria系流感病毒基因特征被引量:8
- 2022年
- 目的了解2019—2020流感监测年度山东省B-Victoria系流感病毒流行规律及基因特征,为B型流感疫苗的接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9—2020流感监测年度监测数据进行分析,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随机抽取B-Victoria系流感病毒毒株进行基因序列的测定,采用Mega X软件的Muscle方法进行多序列比对,用Neighbor-Joining方法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2019—2020流感监测年度流感病毒以B-Victoria系和H3N2亚型为主;20株流感病毒毒株的基因进化分析表明其与同期疫苗株B/Colorado/06/2017亲缘关系较远却与下一年度疫苗株B/Washington/02/2019关系较近且共同聚集在Clade1A(Δ3)分支上,与同期疫苗株B/Colorado/06/2017相比有13处氨基酸位点改变,其中有5处位于抗原决定簇,其最大变异率为1.91%;糖基化分析显示20株流感病毒毒株全部发生209位糖基化位点增加;20株流感病毒毒株均未发现耐药位点突变。结论2019—2020流感监测年度推荐疫苗保护效果可能不理想,但山东省B-Victoria系流感病毒毒株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依旧敏感。今后应继续密切关注B-Victoria系流感病毒的流行与基因变异情况,为B型流感病毒疫苗株的推荐及B型流感的防控提供依据。
- 吕健吴巨龙刘倜姚明晓李岩朱凯李栋纪龙寇增强
- 关键词:B型流感基因特征血凝素神经氨酸酶抗原性
- 疾病防控在健康扶贫中的作用与责任被引量:2
- 2019年
- 健康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之一,疾病防控是健康扶贫的组成部分,是从根源上遏制因病致贫返贫发生的治本之策,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坚实保障。文章认为疾控工作者要担负起应有责任,在脱贫攻坚中积极作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 裴耀文许光银李岩
- 关键词:脱贫攻坚疾病防控
-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山东省居民卫生应急健康素养现状调查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了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背景下山东省居民卫生应急健康素养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为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提升居民应急能力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2020年7月,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在山东省范围内抽取437名,年龄为18~60岁的居民进行电子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居民中对"卫生应急健康素养"概念"非常了解"的有89人(20.37%);完全知道佩戴口罩正确方法的有382人(87.41%),有224人(51.26%)每次都会严格按照步骤操作,完全知道洗手正确步骤的有362人(82.84%),有131人(29.98%)每次都会严格按照步骤操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家里储备医药物资的居民有237人(54.23%);居民卫生应急信念调查中,风险感知(8.58±2.63)水平要高于社会联系(8.96±2.74),对"卫生应急健康素养"概念了解程度不同的居民,风险感知和社会联系程度均不相同(P<0.05)。结论山东省居民卫生应急认知水平偏低,卫生应急技能认知与实际行动在一定程度上脱节,同时社会联系水平相对偏低,对社区服务人员存在一定程度的不信任。
- 肖传浩李岩孙桐范正张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