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岩

作品数:11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专利
  • 3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艺术

主题

  • 2篇包装盒
  • 2篇茶叶
  • 1篇多媒体
  • 1篇多媒体展示
  • 1篇展览
  • 1篇视域
  • 1篇收纳盒
  • 1篇数字技术
  • 1篇竹篮
  • 1篇文化
  • 1篇现代多媒体
  • 1篇龙虾
  • 1篇媒介
  • 1篇媒介融合
  • 1篇媒体展示
  • 1篇南京博物院
  • 1篇教学研究
  • 1篇筷子
  • 1篇教学
  • 1篇封口

机构

  • 11篇江苏第二师范...

作者

  • 11篇李岩
  • 1篇陈丽
  • 1篇许文

传媒

  • 1篇美与时代(创...
  • 1篇美术教育研究
  • 1篇艺术设计学刊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8篇2016
  • 1篇201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盘子包装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盘子包装。;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包装盘子。;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外形及图案的结合。;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主视图。;5.省略视图:其余视图...
杨慧李岩
收纳盒(佛珠)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收纳盒(佛珠)。;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盛放物品。;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外形及图案的结合。;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俯视图。;5.省略视图:其...
王杰李岩
龙虾封口竹篮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龙虾封口竹篮。;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装龙虾。;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外形及图案的结合。;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主视图。;5.省略视图:其余视...
厉纹利李岩
茶叶桶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茶叶桶。;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盛放茶叶。;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外形及图案的结合。;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主视图。;5.省略视图:其余视图无...
陈丽李岩
现代多媒体展示研究——从南京博物院看现代多媒体的实践与发展被引量:1
2015年
如今,博物馆作为终身学习教育的场所已越来越受到重视,科技信息时代的到来更为博物馆的展示创造了无限的可能性,如翻译解说、触摸屏查询、多媒体演示及各种互动性体验装置等。其中,多媒体互动展示元素已逐渐被纳入展示空间的规划,在展示设计过程中,设计者越来越重视以人为本的展示理念,从而达到人与展示对象之间的平衡与和谐。
李岩
关键词:现代多媒体南京博物院
包装盒(楠香)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包装盒(楠香)。;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盛放楠香。;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外形及图案的结合。;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主视图。;5.省略视图:其...
嵇楠楠李岩
媒介融合视域下数字展览中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策略研究
2025年
数字信息的迅速发展驱动着媒介的融合与革新,数字展览日渐兴起,展现出超文本、协同性、多元化、沉浸式、交互性等特征,成了新时代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与此同时,展览模式也经历深刻转型,从传统的内容单向线性传播到双向非线性传播,推进了数字媒体技术与传统文化艺术的交融。媒介融合语境下,数字展览通过多元媒体联动、沉浸式的交互体验设计、跨界品牌I P开发的传播路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李岩
关键词:媒介融合传统文化
包装盒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包装盒。;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包装小物件。;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外形及图案的结合。;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俯视图。;5.省略视图:其余视图...
吕倩李岩
茶叶包装筒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茶叶包装筒。;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盛放茶叶。;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外形及图案的结合。;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主视图。;5.省略视图:其余视...
陈青胜李岩
基于数字技术的文创产品开发应用教学研究被引量:2
2024年
伴随科技的加速迭代,数字技术为文创产品的开发应用提供了新的视角,其包括技术整合、内容创新、传播途径多元等特征。其不仅打破了传统文创产品的设计模式与传播形式,还为课程教学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通过打造出具有实时性与互动性的文创产品,强化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与文创产品的联结认知,并结合社会大众的审美与消费需求,将中华文化符号元素融入文创设计,推进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文创产品开发应用案例,探索相关经验策略,以期为新时代文创产品设计类课程提供可行路径。
李岩
关键词:数字技术教学研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