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明正

作品数:12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核工业二一六大队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铀成矿
  • 5篇铀矿
  • 5篇成矿
  • 4篇布拉克
  • 3篇地球化
  • 3篇地球化学
  • 3篇盆地
  • 3篇喀什凹陷
  • 3篇控矿
  • 3篇凹陷
  • 2篇地球化学特征
  • 2篇铀矿化
  • 2篇找矿
  • 2篇砂岩
  • 2篇塔里木盆地
  • 2篇下白垩统
  • 2篇矿化
  • 2篇化学特征
  • 2篇白垩统
  • 1篇地电

机构

  • 12篇核工业二一六...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核工业北京地...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作者

  • 12篇张明正
  • 4篇鲁克改
  • 3篇唐运涛
  • 2篇杨文龙
  • 2篇杨小强
  • 2篇王强强
  • 1篇王国荣
  • 1篇张成勇
  • 1篇周宏伟
  • 1篇王广西
  • 1篇任满船
  • 1篇邓薇
  • 1篇秦明宽
  • 1篇夏菲
  • 1篇李盛富
  • 1篇马传亮
  • 1篇王元元
  • 1篇陈浩
  • 1篇李书海

传媒

  • 4篇铀矿地质
  • 3篇现代矿业
  • 1篇物探与化探
  • 1篇新疆地质
  • 1篇世界核地质科...
  • 1篇矿产勘查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音频大地电磁法在新疆阿依拉苏铀矿勘查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20年
阿依拉苏铀矿点具构造控矿的特征,但地表断层产状较陡,无法判断深部断层延伸情况。文章在综合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初步了解地下地质体的空间展布及断层的延伸情况。经钻探工程验证,深部存在铀矿体,最终认为地表矿点为深部含矿体错动地表所致。
李炳谦张明正
关键词:铀矿音频大地电磁法构造控矿
戈壁区效率可调动态地气法探测隐伏砂岩铀矿的试验及效果
2025年
在戈壁覆盖区已知砂岩型铀矿床及铀矿点各部署1条测线开展地气法探测隐伏砂岩铀矿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效率可调动态地气采样技术,在已知隐伏砂岩铀矿体上方均能捕获到以U元素为主、多种伴(共)生元素同步出现的多个相邻异常峰形成的地气异常区,这个地气异常区的宽度与矿体埋深大约从50 m起至矿体倾覆端的边界位置止的平面投影大体相一致,因此,这种地气异常区与揭示的异常区宽度是隐伏砂岩铀矿的重要地气找矿标志。研究所捕获地气异常与试验区已知矿体赋存深度、品位等因素之间的关系,证实效率可调动态地气法探测隐伏砂岩铀矿的深度至少超过756.4 m,U的地气异常幅度随矿体品位增加而增高,而剖面上砂岩铀矿的地气探测点距不宜超过50 m。试验证明了地气法在戈壁区探测隐伏砂岩铀矿是可行且有效的。
刘国安周四春刘晓辉李盛富张明正秦明宽许强王广西胡波
塔里木盆地喀什凹陷巴什布拉克矿床特征与铀成矿被引量:3
2023年
巴什布拉克铀矿床含矿岩石致密坚硬,后生改造强烈,铀成矿作用复杂,分析其特征可为该区的铀成矿提供理论依据。文章通过地面调查与钻孔资料相结合,借助微观地球化学手段,认为巴什布拉克铀矿床含矿段主要有氧化作用、油气作用、白云石化以及热卤水作用4类叠加改造作用。在分析铀成矿条件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区铀成矿经历了4个阶段,多期次的氧化作用为铀成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期的油气作用使部分氧化岩石发生褪色,并增加目的层吸附性,使高品位的铀矿体分布在沥青的范围内,晚期还原性质的热卤水持续吸附含铀含氧水中的铀元素,铀元素进一步富集在热卤水作用强烈的部位,从而使铀与金属元素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伴生关系。
李炳谦张明正王守玉鲁克改
关键词:热卤水喀什凹陷
白垩纪以来乌恰地区克孜勒苏群源汇过程及其后生蚀变与铀成矿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近年来,在塔里木盆地西南部乌恰地区铀矿勘查中,发现了一系列赋存于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的铀矿床及铀矿点。文章通过对目的层克孜勒苏群所经历的源汇过程的研究,厘定出乌恰地区的铀成矿作用接受到北部南天山“源”的不断供给,表现出在山体构造隆升剥蚀过程中,为其盆地沉积充填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和铀源,同时在山前带不断汇流-沉积,形成沿山前带多个朵状砂体相间分布的沉积相带。伴随古气候变化和继承性古水系汇流过程中砂体发生的后生蚀变作用,使得砂体中含铀流体不断聚集叠加成矿。通过研究乌恰地区源汇过程,有利于进一步明确其铀成矿作用和控矿因素,对探索区内铀矿富集规律、指导铀矿找矿提供了重要的指示和理论依据。
张明正王守玉李炳谦唐运涛孙飞
关键词:铀成矿
喀什凹陷巴什布拉克地区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一段沉积特征与铀成矿关系探讨被引量:10
2022年
塔里木盆地喀什凹陷巴什布拉克地区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一段(简称“克一段”)为铀矿赋矿层位,分析其沉积特征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可为今后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根据沉积特征、砾岩厚度、含砾率及含砂率等因素综合分析认为克一段早期沉积主要为岩屑砂岩,次为长石砂岩及岩屑长石砂岩;晚期沉积主要为长石砂岩,次为岩屑长石砂岩,属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具典型下细上粗的特征,包括3类亚相及7类微相,以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为沉积主体,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含矿性最好,辫状河道微相及分流间湾微相次之。铀矿化主要为潜水氧化成因,且受控于古潜水氧化带,始新世末期侵入目的层的油气为铀矿体的进一步富集提供了还原剂及吸附剂,研究区南部的河道沉积及其边部是今后找矿的有利部位。
李炳谦张明正王守玉鲁克改杨小强唐运涛
关键词:辫状河三角洲喀什凹陷
喀什凹陷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铀矿化成因浅析被引量:4
2022年
喀什凹陷克孜勒苏群发育众多铀矿点、矿化点,其成因存在较多争议,具有同生沉积-淋滤地沥青砂砾岩型、地沥青叠加式层间氧化带砂岩型及与油气褪色作用相关的砂岩型铀矿床等观点。在分析铀矿化形成条件基础上,研究喀什凹陷巴什布拉克铀矿床铀源、氧化还原作用、铀矿化赋存空间及油气侵入,认为克孜勒苏群中铀矿化属古潜水氧化成因,铀矿化受区域性古潜水氧化作用控制。
李炳谦王强强张明正鲁克改
关键词:喀什凹陷
西天山库松木切克—阿克秋白地区构造与铀成矿特征被引量:2
2016年
西天山库松木切克—阿克秋白地区地处乌拉尔—蒙古造山系,与西侧哈萨克斯坦科克切塔夫铀成矿区一并隶属于中亚成矿域,是我国境内铀多金属成矿的重要区域。该区域地质背景、铀矿化特征、构造演化与铀成矿特征、构造断裂展布与控矿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在区域构造俯冲演化背景下,区内形成了以岛弧带为主要铀成矿构造带的沟-弧-盆体系,区域性主构造决定了区内铀成矿格局,次级构造应力及不同方向构造应力的叠加,为铀大规模矿化、活化、迁移、富集、成矿提供了有利空间。因此,加强对该地区构造特征与铀成矿的研究,可为西天山库松木切克—阿克秋白地区铀矿找矿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张明正周宏伟杨文龙善曹特
关键词:区域地质背景铀矿化特征控矿特征
塔北托云盆地铀矿主控因素分析
2021年
托云盆地位于塔北中吉边境南侧的托云凹陷,为天山造山带强构造区内的山间裂谷盆地,盆内构造变形强烈。近年在托云盆地中侏罗统杨叶组中首次揭露到深部工业铀矿体,但盆地整体还处于找矿“空白区”。通过对托云盆地含矿目的层、构造和后生蚀变等地质特征分析,认为区内含矿目的层受控于山前陡坡型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含矿砂体多发育强烈的高岭土化和碳酸盐化蚀变组合,矿体形成于层间氧化带氧化-还原过渡带;铀成矿主要受控于古新世至始新世的北部控盆构造斜坡带,渐新世后的构造改造作用使得深部赋铀矿体和氧化带发生“改造”。通过“露矿”找矿,反向寻找构造稳定埋深区层间氧化带和铀矿化的铀矿找矿思路,将为本地区以及强构造区指示出铀矿找矿方向。
张明正唐运涛黄建乐李炳谦
关键词:控矿因素找矿方向砂岩型铀矿托云盆地
新疆乌什塔拉地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异常评价被引量:1
2016年
乌什塔拉地区处于塔里木板块和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碰撞、拼接部位的南天山陆缘活动带。结合该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成果,对区内地球化学特征、地层及构造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区内圈定的综合异常进行了解译评价,结果表明:区内Cu、Au、Pb、Cr异常显示较好,相关性较密切,主要富集于乌什塔拉岩体中,在构造、地层接触带附近热液蚀变活动较强烈,有利于铜多金属成矿。
善曹特马传亮张明正
关键词:地球化学特征
一种反转式层间氧化带识别方法
本发明属于砂岩型铀矿找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转式层间氧化带识别方法。包括五个步骤:步骤1,利用地质罗盘,在地表露头位置测量地层产状;步骤2,研究钻孔选定;步骤3,绘制地质剖面图;步骤4,判识各钻孔同一砂体地球化学环境...
李书海鲁克改任满船王强强善曹特李炳谦张明正吕俊维杨小强陈瑞王元元黄建乐王国荣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