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娟
- 作品数:13 被引量:29H指数:4
- 供职机构:延安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鼻内镜下揭盖法、唇龈沟切开囊肿切除术及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在鼻前庭囊肿患者中的效果对比
- 2025年
- 目的比较鼻内镜下揭盖法、唇龈沟切开囊肿切除术及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在鼻前庭囊肿(NV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延安市人民医院2021年7月至2024年7月收治的NVC患者80例,依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3组,即切除术组(n=30)、揭盖法组(n=25)及消融术组(n=25)。揭盖法组采取鼻内镜下揭盖法治疗,切除术组采取唇龈沟切开囊肿切除术治疗,消融术组采取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比较3组围手术期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后1 h、6 h、12 h、3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手术前、手术后1 d的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IL-1]及免疫功能(CD3^(+)、CD4^(+)、CD4^(+)/CD8^(+)),最后比较3组术后1周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切除术组、揭盖法组比较,消融术组术中出血量更低,手术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切除术组、揭盖法组比较,消融术组术后1 h、6 h、12 h、3 d的VAS评分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 d,3组CRP、IL-6、IL-1水平均较手术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融术组手术后1 d的CRP、IL-6、IL-1水平分别为(17.83±2.37)mg/L、(5.26±1.26)pg/mL、(26.22±4.47)pg/mL,均低于切除术组[(24.15±3.36)mg/L、(9.60±1.42)pg/mL、(36.89±2.86)pg/mL]、揭盖法组[(20.87±2.56)mg/L、(6.78±1.23)pg/mL、(32.15±3.13)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 d,3组CD3^(+)、CD4^(+)、CD4^(+)/CD8^(+)水平均较手术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融术组手术后1 d的CD3^(+)、CD4^(+)、CD4^(+)/CD8^(+)分别为(65.36±3.12)%、(41.04±3.31)%、1.35±0.21,均高于切除术组[(59.49±2.19)%、(30.57±3.23)%、1.17±0.18]和揭盖法组[(62.40±3.12)%、(36.23±2.38)%、1.23±0.17]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融术组术
- 石昊闫娟乔治强
- 关键词: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
- CDCA5、miR-146a、S100A7水平与过敏性鼻炎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其临床价值
- 2023年
- 目的 检测过敏性鼻炎(AR)患者外周血中细胞分裂周期相关蛋白5(CDCA5)、微小RNA-146a(miR-146a)及鼻腔分泌物中S100钙结合蛋白A7(S100A7)的水平,分析上述3项指标与AR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其对AR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7月至2022年3月于延安市人民医院就诊的83例AR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且无过敏性疾病和呼吸道相关疾病的健康人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联反应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检测两组受试者外周血中CDCA5、miR-146a水平及鼻腔分泌物中S100A7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CDCA5、miR-146a、S100A7与AR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DCA5、miR-146a、S100A7对AR的诊断效能。结果 观察组患者CDCA5水平高于对照组,miR-146a和S100A7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CA5水平与AR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637,P<0.05);miR-146a、S100A7水平与AR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596、-0.605,P<0.05)。CDCA5、miR-146a、S100A7单独诊断AR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8、0.784、0.806,而3项指标联合诊断AR的AUC为0.897、灵敏度为87.9%、特异度为83.6%。结论 CDCA5、miR-146a、S100A7水平与AR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关系密切,3项指标联合检测能提高对AR的临床诊断效能,对评估患者病情及指导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 石昊薛媛安丽闫娟拓明祥李二乐
- 关键词:过敏性鼻炎
- 带蒂鼻底黏膜瓣联合自体筛骨垂直板修补鼻中隔穿孔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 回顾性分析带蒂鼻底黏膜瓣联合自体筛骨垂直板修补鼻中隔穿孔的疗效。方法 19例鼻中隔穿孔患者均采用鼻内镜下带蒂鼻底黏膜瓣联合筛骨垂直板修补鼻中隔穿孔,并采用纳吸棉对术后创面行填塞止血。结果19例行鼻中隔穿孔修补的患者术后随访1~3个月,17例(89.47%)患者鼻中隔黏膜均愈合良好,穿孔均修补成功,且形态恢复良好,2例(10.52%)患者因术后未能按时随访,未能观察疗效。结论 采用带蒂鼻底黏膜瓣联合自体筛骨垂直板修补鼻中隔穿孔,自体组织取材方便,经济实惠,无排异反应,带蒂鼻底黏膜瓣血供好,修补成活率高,疗效可靠。
- 闫娟薛媛安丽拓明祥田青杨红丽
- LncRNA ANRIL靶向miR-99a的表达调控鼻咽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LncRNA ANRIL靶向miR-99a的表达调控鼻咽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qPCR检测ANRIL和miR09a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和ANTIL在不同鼻咽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分析ANRIL和鼻咽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之间的关联;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ANRIL与miR-99a之间的相互作用:MTF增殖实验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抑制ANRIL后鼻咽癌细胞的增殖能力的变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抑制ANRIL后对鼻咽癌细胞凋亡能力的变化情况;Western印迹检测抑制ANRIL后cyclinDl及E2F1等蛋白的表达情况:裸鼠体内成瘤实验检测抑制ANRIL后鼻咽癌细胞在裸鼠体内的成瘤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织相比,ANRIL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上调,与其他鼻咽癌细胞株相比,CNEl细胞中ANRIL表达最高,miR-99a的表达水平最高;ANRIL的表达与鼻咽癌的病理分期相关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随着分期越高,ANRIL在鼻咽癌组织中表达越高,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ANRIL的表达也相对较高;双荧光素酶实验证实ANRIL能与miR-99a的3’UTR特异性结合,可以调控miR-99a的表达与活性;抑制ANRIL的表达后可以抑制鼻咽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同时可以促进其凋亡能力;抑制ANRIL后,cyelinDl和E2F1蛋白的激活水平相应下调,抑制ANRIL后鼻咽癌细胞在裸鼠中的生长情况受到抑制。结论ANRIL可以调控miR-99a的表达影响鼻咽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
- 闫娟杨乐张婧
- 关键词:鼻咽癌E2F1
- 虚拟现实技术联合前庭功能康复在周围性眩晕患者中的应用
- 2025年
-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VR)技术联合前庭功能康复对周围性眩晕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4月延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周围性眩晕患者,按信封抽签法随机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单一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52.33±6.42)岁,伴有高血压13例、冠心病15例。联合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52.28±6.47)岁,伴有高血压16例、冠心病13例。单一组给予前庭功能康复治疗,联合组在单一组的基础上联合VR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眩晕改善效果、平衡能力、前庭症状指数(VSI)及焦虑程度。采用t检验、χ^(2)检验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治疗后,联合组的总有效率[96.0%(48/50)]高于单一组[82.0%(41/50)];联合组眩晕障碍量表中的情感、功能、躯体评分分别为(8.04±0.71、10.85±1.11、9.44±0.82)分,均低于单一组的(12.51±1.38、14.12±1.53、13.03±1.21)分;联合组人体压力中心的最大摆动长度和摆动包络面积分别为(95.72±13.08)mm、(425.38±53.37)mm2,均低于单一组的(121.88±15.17)mm、(622.55±72.56)mm2;联合组VSI中眩晕、恶心、头痛、平衡、头晕、视觉敏感的评分分别为(1.14±0.27、1.08±0.21、1.21±0.27、1.22±0.27、1.33±0.26、1.37±0.26)分,均低于单一组的(3.45±0.45、3.15±0.46、2.86±0.32、3.41±0.40、2.81±0.47、2.90±0.42)分;联合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分别为(5.85±0.62、6.37±0.67)分,均低于单一组的(10.63±1.04、11.87±1.21)分;以上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VR技术联合前庭功能康复在周围性眩晕患者治疗中疗效显著。
- 闫娟石昊安丽拓明祥王宏张彩峰何文娟李二乐
-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周围性眩晕
- 带蒂鼻底黏膜瓣联合自体筛骨垂直板修补鼻中隔穿孔的临床观察
- 拓明祥闫娟
-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潘蛋白和黏蛋白5AC的表达特点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潘蛋白(Pendrin)和黏蛋白5AC(MUC5AC)在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鼻窦黏膜中的表达特点。方法选取4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4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采集2组的鼻窦黏膜组织,检测MUC5AC、Pendrin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黏液蛋白、Pendrin、MUC5AC阳性表达率、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endrin与MUC5AC存在显著正相关(r=0.598,P<0.05)。结论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鼻窦黏膜中的MUC5AC、Pendrin均呈高表达,且Pendrin可促使MUC5AC表达升高,诱导黏液分泌。
- 杨红丽闫娟薛媛安丽冯蓉
- 关键词:黏蛋白5AC鼻窦黏膜
- 复发性甲状腺癌二次手术术中不同甲状旁腺鉴定方案效果对比研究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研究吲哚菁绿荧光成像技术和纳米碳负显影技术在复发性甲状腺癌二次手术术中甲状旁腺鉴定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50例甲状腺癌复发行二次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配对分组法分为两组,各25例,观察组术中采用吲哚菁绿荧光成像技术,对照组采用纳米碳负显影技术。软件SPSS 20.0完成所有数据分析。术后并发症等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组间比较行x2检验;围手术期指标、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血钙水平等计量资料采用(xˉ±s)表示,行独立样本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识别甲状旁腺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635,P=0.031);观察组手术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3 d、1个月血清PTH、血钙水平均明显下降,且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4.0%)vs. 8(32.0%),P=0.027]。结论:复发性甲状腺癌二次手术术中采用吲哚菁绿荧光成像技术鉴定甲状旁腺,可提高甲状旁腺识别的准确率,减少术中损伤,降低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且更具经济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
- 闫娟石昊张雨张杰拓明祥田青许志平肖吓鹏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甲状旁腺吲哚菁绿
-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血清25(OH)D和Tregs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观察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和T细胞(Tregs)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延安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80例慢性鼻头炎伴鼻息肉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不伴有鼻息肉的8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作为观察组1,另选取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受检者血清25(OH)D、Tregs及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35(IL-35)、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及鼻内镜评分和CT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血清25(OH)D、Tregs与鼻内镜评分、CT评分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25(OH)D、Tregs、TGF-β、IL-35、IL-10水平[(14.23±3.12)ng/mL、(5.31±1.12)%、(78.12±5.13)ng/mL、(55.12±3.12)ng/mL、(15.32±3.18)ng/mL]明显低于观察组1[(17.15±2.14)ng/mL、(6.58±1.74)%、(84.12±6.11)ng/mL、(59.18±4.52)ng/mL、(18.12±4.18)ng/mL]和对照组[(21.56±3.24)ng/mL、(7.85±1.51)%、(89.13±6.11)ng/mL、(62.10±6.23)ng/mL、(20.13±4.25)ng/mL],而TNF-α、IL-1β[(6.13±1.12)ng/mL、(21.46±5.12)ng/mL]水平明显高于观察组1[(4.23±0.65)ng/mL、(18.31±3.66)ng/mL]和对照组[(3.12±0.37)ng/mL、(14.12±2.99)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25(OH)D<20 ng/mL患者的Tregs、TGF-β、IL-35、IL-10水平[(4.52±0.78)%、(65.13±5.11)ng/mL、(52.13±7.02)ng/mL、(12.52±2.16)ng/mL]明显低于血清25(OH)D≥20 ng/mL患者[(5.62±0.98)%、(78.13±6.23)ng/mL、(57.51±6.55)ng/mL、(16.79±2.52)ng/mL],而IL-1β、TNF-α[(6.12±1.52)ng/mL、(23.12±3.18)ng/mL]明显高于血清25(OH)D≥20 ng/mL患者[(4.13±1.12)ng/mL、(15.56±2.11)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鼻窦CT评分、鼻内镜评分[(7.85±1.25)分、(6.18±1.21)分]明显高于观察组1[(5.10±0.87)分、(4.28±0.78)分]和对照组[(2.57±0.52)分、(2.01±0.3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25(OH)D、Tregs与鼻内�
- 安丽闫娟张杰拓明祥田青杨红丽
- 关键词:慢性鼻窦炎鼻息肉25-羟维生素D
- 中耳炎患者耳内镜手术后复发情况及预测模型构建
- 2025年
- 目的分析中耳炎患者耳内镜手术后复发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并以此构建预测模型并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8月延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20例行耳内镜治疗的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08例、女112例,年龄30~80岁,病程14~35个月。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随访,观察患者术后复发情况,并将其分为复发组(36例)和无复发组(184例)。收集患者临床相关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并构建Nomogram列线图模型;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评估模型预测效能。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中耳炎患者耳内镜术后1年内复发率为16.36%(36/22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复发组通气管留置时间为6~12个月占比低于无复发组[27.78%(10/36)比59.24%(109/184)],吸烟史、上呼吸道感染≥4次/年、伴慢性鼻窦炎、腺样体肥大、乳突气化不良、咽鼓管功能不良占比均高于无复发组[58.33%(21/36)比39.13%(72/184)、83.33%(30/36)比62.50%(115/184)、80.56%(29/36)比53.26%(98/184)、63.89%(23/36)比35.87%(66/184)、61.11%(22/36)比38.59%(71/184)、69.44%(25/36)比35.87%(66/1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通气管留置时间(OR=0.294,95%CI 0.107~0.806)是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保护因素,伴慢性鼻窦炎(OR=4.226,95%CI 1.794~9.952)、腺样体肥大(OR=5.336,95%CI 1.805~15.773)、咽鼓管功能(OR=4.851,95%CI 2.535~9.280)是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基于上述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经Bootstrap法内部验证显示,C-index指数为0.832(95%CI 0.785~0.926),预测患者术后复发的校正曲线趋近于理想曲线(P>0.05)。ROC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患者术后复发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3.30%、84.80%,AUC为0.878(95%CI 0.804~0.952,P<0.05)。结论通气管留置时间是中耳炎患者耳内镜术后复发的独立保护因素,�
- 薛媛王东张杰闫娟李二乐拓明祥
- 关键词:中耳炎术后复发列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