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大伟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焦煤集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合作作者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骨折
  • 1篇远端
  • 1篇远端骨折
  • 1篇早期康复
  • 1篇术后
  • 1篇髓内
  • 1篇髓内钉
  • 1篇锁定加压钢板
  • 1篇肱骨
  • 1篇肱骨远端
  • 1篇肱骨远端骨折
  • 1篇内固定
  • 1篇内固定术
  • 1篇内固定术后
  • 1篇近端
  • 1篇近端髓内钉
  • 1篇康复
  • 1篇老年
  • 1篇加压钢板
  • 1篇骨折治疗

机构

  • 2篇焦煤集团

作者

  • 2篇张番
  • 2篇王大伟

传媒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与锁定加压钢板在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探究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对在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中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与锁定加压钢板(LCP)的应用效果进行探析,以期为进一步提高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将焦煤集团中央医院于2016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接收的68例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纳入本次研究观察范围,采用抽签的方法将患者等分为对照组(34例)与观察组(34例),给予对照组LCP治疗,给予观察组PFNA治疗,对两种治疗方式下患者的手术指标、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地时间、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较短,术中出血量显著较少(P<0.05);治疗前两组Harris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Harris评分均显著上升(P<0.05),且与同时期的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Harris评分显著较高(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将PFNA与LCP应用于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中均可取得良好疗效,有效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与LCP相比,PFNA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操作简便等优势,因此,对于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建议选择PFNA为宜。
王大伟张番
关键词: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锁定加压钢板
肱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早期康复临床路径效果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分析术后早期康复临床路径在肱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康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108例内固定手术治疗的肱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6例)和对照组(52例)。研究组术后接受早期康复临床路径,对照组术后接受常规康复锻炼。在术后12个月分别采用关节活动度(ROM)及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对患侧肢体功能进行评估和比较,并统计患者接受康复治疗的总次数。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有效随访,随访期间骨折均获得愈合。MEPS评分:研究组优18例,良34例,优良率为92.6%,对照组优11例,良29例,优良率为76.9%;研究组MEPS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M评估:研究组患者患侧肘关节屈曲、伸直受限ROM值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前臂旋前、旋后ROM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康复治疗总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远端骨折常遗留肘关节功能障碍,术后早期康复临床路径可有效促进肱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康复,恢复患肢功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王大伟张番
关键词:肱骨远端骨折康复内固定术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