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曼

作品数:19 被引量:63H指数:5
供职机构: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山东省泰山学者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文化科学
  • 10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6篇课程
  • 6篇教学
  • 5篇食品
  • 4篇思政
  • 4篇教育
  • 4篇教学改革
  • 3篇双语
  • 2篇淀粉
  • 2篇全麦
  • 2篇面筋
  • 2篇面筋蛋白
  • 2篇面条
  • 2篇教育专业
  • 2篇工程教育
  • 2篇工程教育专业...
  • 2篇本科
  • 1篇淀粉膜
  • 1篇学位
  • 1篇盐碱
  • 1篇研究生教育

机构

  • 18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山东省农业科...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

  • 18篇李曼
  • 15篇孙庆杰
  • 5篇唐文婷
  • 4篇代蕾
  • 3篇慕鸿雁
  • 3篇蒲传奋
  • 2篇肖军霞
  • 2篇李静
  • 2篇陈海华
  • 1篇郭丽萍
  • 1篇姬娜
  • 1篇徐同成
  • 1篇侯汉学
  • 1篇唐娟
  • 1篇赵梅
  • 1篇熊柳
  • 1篇耿欣
  • 1篇李鹏

传媒

  • 5篇食品工业
  • 3篇农产品加工
  • 2篇粮油食品科技
  • 2篇食品科学
  • 1篇中国食品工业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中国粮油学报
  • 1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包装学报
  • 1篇食品界

年份

  • 4篇2025
  • 2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19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中心二驱动三融合”农业院校食品类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被引量:1
2021年
针对目前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匹配度较低、服务地方能力不足的问题,以食品产业需求为导向,我们构建了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一流专业建设”为双驱动、“产教、科教和军民”三融合的“一中心二驱动三融合”农业院校食品类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以主动适应食品产业技术升级和转型发展对食品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促进山东省乃至全国食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孙庆杰李鹏李曼王燕斐宋伟肖军霞
关键词:科教融合军民融合
装载α-生育酚的乳木果油固体脂质纳米颗粒的制备与表征被引量:5
2021年
以吐温20和吐温80为乳化剂,天然的固体脂质乳木果油为脂质基质,通过高速剪切均质制备乳木果油固体脂质纳米颗粒(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LN)。乳木果油SLN冷却固化温度为4℃;当油水比例为5∶5~1∶9时,动态光散射仪测定乳木果油SLN粒径范围为30.43~278.13 nm,透射电镜观察发现,乳木果油SLN形态为球形。差示扫描量热仪测定结果显示,乳木果油SLN热峰值温度范围为19.05~28.96℃,低于乳木果油的热峰值温度(35.84℃)。而且,以乳木果油SLN为载体包埋亲脂性活性物质α-生育酚,包埋率高达95.11%,因此,将乳木果油SLN用作脂溶性活性物质的载体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杨振李曼慕鸿雁熊柳孙庆杰
关键词:均质乳液包埋率
工程认证背景下“粮油食品工艺学”金课建设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0
2022年
工程认证背景下,高等教育必须实施教学改革,才能满足工程人才培养的需要。“粮油食品工艺学”是食品专业的重要专业课,以工程认证为背景,结合金课建设的要求指标,阐述了“粮油食品工艺学”金课建设的必要性、具体措施、教学体系设计和课程改革成效。工程认证背景下“粮油食品工艺学”金课建设,以学生为中心,以创新创业竞赛为导向,全力提高学生粮油加工实践能力,有效达成培养服务于国家粮油食品安全和全民营养健康重大战略应用型人才的课程目标。
唐文婷徐兴凤李曼孙庆杰
一流本科课程“粮油食品工艺学(双语)”教学改革
2023年
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于2019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粮油食品工艺学(双语)”课程于2023年5月获批教育部第2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下)。为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进一流本科课程和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本文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情况进行梳理总结,为食品专业其他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课程重塑了学生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目标,持续改进了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形成了以提高学生粮油加工实践能力、创新创业竞赛为导向的教学特色。课程教学改革切实推动了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唐文婷蒲传奋徐兴凤代蕾李曼孙庆杰
关键词:双语教学改革
热烫处理对全麦生鲜面品质及贮藏稳定性的影响
2025年
为改善全麦制品的品质和贮藏稳定性,探究了不同温度瞬时热烫和面处理(60~90℃)对全麦生鲜面品质、微观特征及贮藏稳定性的影响。与空白(25℃)相比,经过热烫处理的全麦生鲜面蒸煮损失和吸水率显著降低,面片纵向拉伸强度提高;90℃处理组的煮后硬度和咀嚼性增加。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显示,热烫处理所制备的全麦生鲜面表面更加致密,随温度的升高面筋网络团聚现象更明显,与淀粉颗粒结合更加紧密;淀粉颗粒形态完整,未发生明显溶胀。热烫处理使全麦生鲜面中面筋蛋白聚合程度增加,谷蛋白-醇溶蛋白聚集体生成量随处理温度的上升显著提高;α-螺旋和无规则卷含量增加,β-转角的含量减少。此外,80℃以上热烫处理后全麦生鲜面初始菌落总数显著降低,货架期延长2倍以上,并一定程度上抑制生鲜面褐变。
王金鹏路琪帅李宏雁孙纯锐侯汉学李曼马萌孙庆杰
关键词:热烫处理面筋蛋白贮藏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粮油食品工艺学(双语)”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索被引量:4
2021年
“粮油食品工艺学(双语)”是食品专业的重要核心课,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在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和双语教学等环节等方面进行改革,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徐兴凤李曼王燕斐孙庆杰陈海华慕鸿雁唐文婷
关键词:教学改革
短直链淀粉纳米颗粒涂层制备超亲水淀粉膜
2021年
采用蜡质玉米淀粉为原料,经普鲁兰酶脱支处理,制备短直链淀粉。将短直链淀粉糊化后的溶液,通过膜材浸泡的方式,使淀粉膜表面形成短直链淀粉涂层,再通过4℃的老化处理,制备超亲水淀粉膜。对超亲水淀粉膜的表面形貌、结晶结构、红外光谱及亲水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短直链淀粉在淀粉膜表面自组装成了纳米颗粒结构,增加了膜材表面的粗糙度,改善了淀粉膜的亲水性能。当短直链淀粉溶液质量浓度为0.010 g/mL时,可获得水接触角接近于0°的超亲水淀粉膜。
王燕斐于萌婷李曼徐兴凤孙庆杰
关键词:超亲水淀粉膜
基于工匠精神塑造的“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思政沁润路径被引量:2
2024年
在树立和践行“大食物观”的时代背景下,为塑造学生作为未来食品人的工匠精神,系统分析“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思政教学实施的必要性和价值意蕴。从重构“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加强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构建联动育人机制、融入课程相关思政元素、建立多元动态思政育人教学评估体系角度出发,探索新形势下“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思政实施路径。课程思政建设重点塑造学生工匠精神,同时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理想信念、创新精神和哲学思辨能力,以期为食品科学专业工程类课程思政建设和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唐文婷李曼蒲传奋
关键词:食品工程原理
微波处理对全麦粉理化性质及全麦鲜湿面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6
2019年
为解决全麦粉加工品质和储藏稳定性的不足,采用微波处理全麦粉,用粉质仪和动态流变仪研究微波处理对全麦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用快速黏度分析仪(RVA)、X射线衍射仪、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等分析全麦粉中淀粉和蛋白组分结构和理化性质的变化;并验证了微波处理对全麦粉中微生物和多酚氧化酶的抑制效果和对全麦鲜湿面品质及褐变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全麦面团的稳定时间,增加面团的弹性和类固体性质,同时可改善全麦粉的黏度特性,使淀粉结晶特性略有提高;SDS-PAGE图谱显示,微波处理可引起全麦粉中蛋白组分发生有限聚合,这种聚合作用主要由二硫键引起。微波处理能够显著降低全麦粉中的菌落总数和PPO活性,抑制全麦鲜湿面褐变,提高面条煮后拉断力。
赵梅韩传武宋俊男李曼
关键词:全麦粉微波处理理化性质鲜湿面褐变
基于“专创融合”教育理念的“粮油副产品综合利用”教学改革初探
2025年
“粮油副产品综合利用”课程是山东省一流专业——粮食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在“专创融合”大背景下,根据工程教育认证要求,从课程特点、课程教学改革措施、教学成果评价与持续改进等方面开展专创融合课程建设,聚焦课程内容优化更新、“专创融合”实践与基础知识融合、教学评价与考核多元化等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与意识,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新工科背景下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徐兴凤代蕾李曼李静孙庆杰
关键词:教学改革CDIO教学模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