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邵永梅

作品数:12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陕西历史博物馆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历史地理
  • 5篇文化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篇书画
  • 3篇泥塑
  • 3篇馆藏
  • 3篇彩绘
  • 3篇彩绘泥塑
  • 2篇文物
  • 1篇档案
  • 1篇档案保护
  • 1篇档案修复
  • 1篇修裱
  • 1篇真菌
  • 1篇纸质档案
  • 1篇三阳开泰
  • 1篇色料
  • 1篇山水
  • 1篇山水人物
  • 1篇赏析
  • 1篇书法
  • 1篇书法作品
  • 1篇书画装裱

机构

  • 12篇陕西历史博物...
  • 1篇苏州大学
  • 1篇江苏省档案馆
  • 1篇上海市档案馆

作者

  • 12篇邵永梅
  • 4篇张蜓
  • 1篇毕建新
  • 1篇梁彦民
  • 1篇卢轩
  • 1篇孟烨

传媒

  • 4篇陕西历史博物...
  • 2篇中国造纸
  • 2篇东方收藏
  • 1篇文博
  • 1篇中国档案
  • 1篇收藏家
  • 1篇文物保护与考...

年份

  • 2篇2025
  • 4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明矾对书画文物修裱浆糊及裱件性能影响研究
2025年
为探究添加明矾的淀粉浆糊性能及其对书画纸质裱件的影响,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里传统浆糊制作中明矾添加量的梳理与试验,研究了书画修裱中常用明矾添加量对书画文物修裱不同工序中浆糊性能的影响,以及对纸质裱件pH值、色差、挺度、抗张强度、撕裂度和耐折度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淀粉与明矾质量比为100∶2的淀粉浆糊与未添加明矾的淀粉浆糊相比,在糊化特性方面,崩解值升高、回生值降低、最终黏度略下降;机械制糊在书画修裱实际应用中,明矾的添加显著降低了浆糊的pH值,随着存放时间的累积pH值波动较小,黏度略低于未添加明矾浆糊,冷藏环境下厚浆黏度保持较好但粘接强度略低,具有一定抗菌性;在两组浆糊制作的裱件样品性能方面,裱件的pH值和色差值所受影响不明显,经老化后添加明矾浆糊裱件样品挺度明显高于未添加明矾浆糊裱件样品,在撕裂度和耐折度上略优于未添加明矾浆糊,在抗张强度上两组裱件样品所受影响基本一致。本研究为实际书画修裱用浆糊中明矾的使用提供理论指导,有助于传统书画修裱工艺的科学化。
邵永梅
关键词:明矾浆糊
陕西历史博物馆地下库书画藏品整理
2017年
2014年,陕西历史博物馆对地下西南库的一箱书画藏品进行开箱整理,这批书画藏品系当初由老馆(陕西省博物馆)移交后搬迁至此的,未曾开箱整理。经查验,箱内文物均为纸质文物,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书法作品、绘画作品、印刷图文、地图图纸、碑帖拓片等,由于整体保存状况较差,随即编制了保护修复方案,并获国家文物局批复,这批纸质藏品的研究与保护修复同时展开,目前已完成大部分保护修复工作。
张蜓卢轩梁彦民邵永梅
关键词:书画作品七言联书法作品
一种多功能纸质档案修复台的设计与应用
2025年
《“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要求开展传统载体档案保护和修复课题研究,加大纸质档案保护和修复关键技术推广应用力度。但大部分基层档案部门还存在着档案保护资金投入不足、设施设备缺乏等情况,无法正常开展档案修复工作。以江苏为例,13家市级综合档案馆中有8家未开展档案修复工作,且无专职修复人员,县级综合档案馆的情况更不容乐观。
毕建新苏于丹赵慧敏孟烨邵永梅
关键词:纸质档案档案保护
一尊彩绘泥塑侍女像的价值初探
2023年
彩绘泥塑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民族艺术,它以独特的情韵传承着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其突出特点是融合了雕塑的立体感与绘画的色彩美,可谓独树一帜。本文着重从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三方面,对一尊彩绘泥塑侍女像的重要文物价值进行论述。
邵永梅张蜓裴沛
关键词:彩绘泥塑文物价值
浅谈馆藏书画文物的保管与存放
2016年
中国历史上强盛的周、秦、汉、唐等王朝曾在陕西西安附近建都,因此西安及周边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遗存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是陕西悠久历史和文化的象征。作为全国综合性博物馆之一的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数量多、种类全、品位高、价值广,书画文物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但书画文物质地脆弱,较其他材质的文物来说不易保存。
邵永梅
关键词:文化文物书画
一尊彩绘泥塑侍女像的保护修复实践被引量:1
2018年
彩塑,亦称泥塑,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一种雕塑工艺形式。其跨越史前文明到当代社会数千年的历史,在艺术品类中独树一帜,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是我国传统文化遗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普通的材质、可触可视的立体艺术形象,反映我国古代社会的生活、精神风貌,表达了创作主体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从理论到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推进人类生活的改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宗教艺术的传播和雕塑艺术的成长壮大有着辉煌的业绩。彩塑在我国国内分布广泛、保存较多,但整体保存状况较差,病害较严重,但目前国内彩绘泥塑保护修复专业人员相当匮乏。
邵永梅
书画文物揭裱修复过程中画面临时固定方法综述
2024年
书画文物在揭裱修复过程中通常会以垫衬、粘贴等方式对画面进行保护,以保证保护修复操作过程中画芯不会因潮水后失去强度而破损,也对画芯碎裂部位进行保护防止其错位变形,并对易掉色色彩进行局部保护,揭裱修复过程中画面的临时固定是非常必要的一个环节,文章综合整理不同状况所采取的画面临时固定方法,为更好地选择画面固定方式提供借鉴参考。
张蜓邵永梅
顾樵山水人物册页及其装裱工艺赏析
2023年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有明末清初高士顾樵《山水人物》册页一本,绘制了林逋养鹤、倪迂洗桐、渭滨垂钓、鸥鸟忘机等内容,尺幅虽小,却精致耐看,生动有趣,展现出画家高超的技艺和雅致喜好。这本册页为蝴蝶装册页,主页多由一色镶料装饰。从画芯上部修补、全色等情况推测,这些书画经过装裱高手精心修复过,其选材、用料、配色以及方裁、挖投、套边、囊套等工艺精细而又趋于完美,给我们留下珍贵的书画册页装裱修复技艺借鉴实物。
张蜓邵永梅
关键词:书画装裱
一尊彩绘泥塑侍女像的制作工艺浅析被引量:4
2016年
2012年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举办短期馆藏彩绘泥塑保护修复技术培训班,学员完成理论学习后在实验室实习阶段对三尊彩绘泥塑侍女像在进行充分的前期调查研究后进行保护修复,本文所涉及的2号彩绘泥塑就是其中之一。彩绘泥塑(以下简称彩塑)的制作工艺目前尚未发现有关资料记载,本文主要通过在实验室现场勘查,彩塑残损断面进行观测和高清照相,并通过取样进行剖面显微分析观察其颜料层的层次、工艺等手段后,对这尊彩塑侍女像的制作工艺进行浅要分析,并按照制作工艺进行模拟实验、再现其制作过程。
邵永梅
关键词:彩绘泥塑
陕西商州区博物馆馆藏书画文物表面微生物分析研究
2024年
本研究针对陕西商州区博物馆馆藏书画文物表面疑似微生物污染的污斑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取样、分离、纯化及培养等步骤,系统分析了污斑中的微生物,采用ITS内转录间隔区片段测序,成功鉴定出12种真菌,其中枝孢属和青霉属各2株、曲霉属3株,交链孢属、蓝状菌属、根霉属、裂褶菌和酵母菌各1株。
邵永梅付文斌杨博
关键词:微生物真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