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琼
- 作品数:7 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山市中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对症护理干预联合康复指导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3
- 2020年
- 目的:探讨对症护理干预联合康复指导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1日~2019年6月1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围术期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对症护理干预联合康复指导;观察两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包括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膝关节HSS评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进行评估)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差异。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膝关节HSS评分比较,术后1周、术后2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HSS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两组手术前后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术后1周、术后2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对症护理干预联合康复指导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并且能够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对护理的满意率,值得推广应用。
- 姚晓红曾惠玲巴婕刘琼严洁敏
- 关键词:康复指导全膝关节置换术膝关节功能恢复
- 品管圈在缩短髋部疾病(非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住院天数中的应用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缩短髋部疾病(非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住院天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确定主题,遵循PDCA循环工作程序开展品管圈活动,比较活动前后我科髋部疾病(非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住院天数。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我科该疾病手术患者总的住院天数由去年同期的19d下降至今年的14d。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了髋部疾病(非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住院天数,加快了床位周转率,减少了患者住院费用,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 万丽龙艳刘丹李娜巴婕张宝月刘琼
- 关键词:品管圈髋关节置换术住院天数
- 疼痛管理联合阶段性健康教育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5
- 2019年
- 目的:探讨疼痛管理联合阶段性健康教育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将84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围术期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疼痛管理联合阶段性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24、48、72h及出院时的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4h睡眠时间、首次下地时间、膝关节屈曲≥90°所需时间、主动直腿抬高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7、14d的膝关节活动度(ROM)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F-36)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后1d(P<0.05),且除精力与情感职能维度外,观察组提高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疼痛管理联合阶段性健康教育有助于缓解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 姚晓红吴宇峰刘琼巴婕
- 关键词:疼痛管理阶段性健康教育膝关节置换术
- 疼痛管理模式下不同绷带包扎时间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功能恢复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研究疼痛管理模式下不同绷带包扎时间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手术(TKA)患者80例,根据弹力绷带使用时间,24 h为对照组(40例),48 h为研究组(40例);观察两组围手术期术侧下肢的周径、膝关节功能、伤口并发症、相关不良反应,随访期间步速、步频、步幅。结果术后7 d、14 d大腿、膝关节、小腿周径均短于对照组;术后7 d、30 d膝关节活动度(ROM)屈、伸均大于对照组,膝关节功能评分(HSS)高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两组均出现好转,研究组步速、步频、步幅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伤口并发症以及相关不良反应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在疼痛管理模式下,使用48 d弹力绷带,能够减轻术肢肿胀,增加肢体的屈伸活动,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
- 巴婕姚晓红曾惠玲刘琼王艳琪
- 关键词:疼痛全膝关节置换
- 骨痹症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效果验证性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通过在我院骨科应用"骨痹"中医护理方案,验证其普适性及实效性。方法:选择2017年1-4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骨痹症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由同一组医生进行治疗,所有患者的护理均严格按照我院中医护理方案进行实施落实。负责实施中医护理方案的护士需接受学习及考试。收集患者住院期间主要症状、主要实施的辨证施护和中医护理技术以及症状的变化的情况。结果:针对患者骨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和屈伸不利这三大主要症状,辨证施护落实率为100%,7种中医护理技术得到应用,能较好地改善患者的疼痛和肿胀及僵硬情况。结论:骨痹症中医护理方案能积极推动中医辨证施护的临床开展,有效发挥中医药文化特色与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 刘琼
- 关键词:骨痹中医护理
- 研究石膏止痛膏外敷联合循经穴位按摩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肢体肿胀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分析将石膏止痛膏外敷与循经穴位按摩应用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对于肢体肿胀的临床价值。方法:在我院2021年1月-2021年10月收治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8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抽选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多模式镇痛方法和功能锻炼指导对治。观察组实施石膏止痛膏和循经穴位按摩对治,分析两组在治疗后的VAS评分、FMA评分、QOL评分、关节活动度及下肢腿围。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FMA评分、QOL评分并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患者分别治疗后可见,观察组患者QOL、FMA评分明显更高,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治疗1周及1月后可见,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明显更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更高,组间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使用石膏止痛膏外敷联合循经穴位按摩,可以有效地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促进机体功能恢复,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值得推荐。
- 肖多多雷萍刘琼刘舒力曾惠玲马慧琴郑炜宏
- 关键词:肢体肿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