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兴
- 作品数:30 被引量:256H指数:9
- 供职机构:重庆工商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地规模经营与农业绿色发展被引量:26
- 2018年
- 基于1999—2016年我国省域面板数据,运用非径向、非角度SBM模型和GML生产率指数方法对我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将其作为衡量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指标;构建Tobit回归模型,从全国和地区层面分析农地经营规模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1)自1999年以来,我国省域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增长趋势,且增长源泉来自技术进步;地区间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差异明显,呈现东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减趋势。(2)农地经营规模对不同地区的农业绿色发展具有不同的作用结果,农地经营规模提高了东部地区农业绿色发展,降低了中部地区农业绿色发展,对全国和西部地区无显著影响。据此提出,各地区应根据自身不同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环境、资源条件等内容采取不同形式的农地规模经营类型,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 李文华熊兴
- 关键词:规模经营全要素生产率
- 税收竞争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基于长三角城市群的实证检验
- 2025年
- 摆脱区域发展失衡困境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基点。基于2010—2022年长三角城市群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与门槛效应模型,系统考察税收竞争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非线性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1)税收竞争显著抑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且抑制效应随城市规模、区位和资源依赖度的变化呈现梯度差异;(2)税收竞争存在经济发展水平的单门槛效应,在跨过阈值后抑制作用减弱;(3)税收竞争通过抑制产业结构升级间接阻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而经济与产业集聚进一步放大了抑制效应。
- 熊兴杨淞麟
- 关键词:长三角城市群税收竞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财政分权经济集聚
- 西部地区信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与评价——基于非参数Malmquist指数的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利用2005年-2011年西部地区信息产业的面板数据,运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分析了西部地区信息产业的生产率水平及其构成要素。研究发现:西部地区信息产业的技术进步是有效的,但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是无效的;西部地区信息产业的生产率各指数的变动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主要问题在于生产管理水平相对较弱。因此应建立科学的技术引进制度,提高劳动素质,培养和招揽优秀的管理人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王恒玉黄慧淼熊兴
- 关键词:信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
- 长江经济带基本公共服务综合评价及其空间分析被引量:23
- 2019年
- 通过构建长江经济带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方法客观评价了沿江各省市基本公共服务综合水平,并结合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SDA)对2009-2016年长江经济带基本公共服务的时空演化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呈上升趋势,且均等化水平不断提升,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相对差异呈不断缩小趋势,但绝对差距仍然较大。此外,长江经济带各省份间基本公共服务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在"俱乐部趋同"和路径依赖的影响下,存在明显的极化现象。
- 熊兴余兴厚蒲坤明
-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基本公共服务熵权TOPSISESDA
- 我国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测度与影响因素被引量:60
- 2018年
- 通过构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方法客观评价我国287个市域基本公共服务综合水平,采用基尼系数测度各省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并从供需角度分析了提高我国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总体上看,2011年到2014年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呈不断提升趋势,空间分布与我国人口密度分布"胡焕庸线"大体一致;基本公共服务基尼系数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总体差异程度相对合理,基本保持在0.38左右波动,中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最高,其次是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最低;经济发展水平、地方财政能力以及人口密度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对基本公共服务均有显著正向影响。
- 熊兴余兴厚王宇昕
- 关键词:财政研究基本公共服务熵权TOPSIS基尼系数公共服务均等化
- 长江经济带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效应分析被引量:7
- 2020年
- 文章依据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2011—2016年产业相关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FDI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效应,重点考察FDI对不同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结果发现:FDI对各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对中游地区产业结构高度化与合理化均具有正向效应,对高度化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对上游地区产业结构高度化的量指数提高具有负向效应,对高度化的质指数与合理化的改善具有促进作用,其中对高度化的质指数表现出较强的虹吸效应特征;对下游地区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质指数与合理化的提高均表现出负向效应,具有明显的水波效应和挤出效应特征,对高度化的量指数提高作用不明显。
- 王宇昕余兴厚熊兴
- 关键词:FDI长江经济带产业转型升级空间计量模型
- 西部地区信息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在对西部地区各省(直辖市、自治区)2001—2012年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特征分析和实证计量分析的角度,探讨了西部地区信息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结果表明,信息产业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明显,且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作用,对传统产业具有较强的渗透作用,间接地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但是,西部地区内部信息化水平在路径依赖的作用下呈两极分化的趋势。
- 熊兴余兴厚陈伟
- 关键词:信息产业经济增长
-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农村公共产品减贫效应的结构性分析被引量:18
- 2019年
- 加大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补齐农村民生短板是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的重要着力点,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本质要求。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以"公共产品式"扶贫为突破口,从理论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农村公共产品减贫效应的结构性特征,试图发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精准扶贫的契合点,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研究发现:从全国来看,不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对农村贫困减少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基础设施对农村减贫效果最佳,其次为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基础教育和社会保障;分区域来看,不同类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减贫效应具有区域异质性,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和社会保障的减贫效应在中西部地区明显高于东部地区,基础设施对东部地区农村减贫作用优于中西部地区。
- 熊兴余兴厚黄玲
- 关键词:农村公共产品减贫效应
- 中国式现代化水平测度、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 2025年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那么,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基础与演进趋势,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而迫切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此,根据党的二十大精神从人口现代化、生态文明现代化、经济现代化、精神文明现代化和对外开放现代化五个维度构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权TOPSIS、Dugam基尼系数和Kernel密度法对2013—2022年我国省级层面的现代化水平和区域特征进行了测度分析,并探析其区域异质性及演进趋势。研究发现:我国现代化水平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但整体现代化水平尚存较大的提升空间。从细分维度观察,人口现代化、生态文明现代化以及经济现代化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彰显了我国在人口结构优化、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方面的积极成效。相比之下,精神文明现代化与对外开放现代化的步伐稍显滞后,成为当前现代化进程中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此外,在空间格局上还显著体现出区域间的不均衡性,呈现出鲜明的“东高西低”特征,这种区域差异不仅加剧了发展水平的极化现象,也对全国范围内的协调发展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未来需精准施策,促进均衡发展,推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熊兴余兴厚余兴厚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人口现代化经济现代化文化现代化动态演进
-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综述被引量:7
- 2018年
-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针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发展的现实情况,国内学者在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基于已有研究成果,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主题,按照文献的发展脉络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内涵与标准、影响因素和路径选择进行总结和概括,并从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对当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最新趋势进行探析。
- 熊兴余兴厚敬佳琪
- 关键词:城乡二元结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管理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