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颖婷
- 作品数:3 被引量:38H指数:2
- 供职机构:皖南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模式在单肺通气中的应用
- 目的:通过比较压力控制通气模式(pressure control ventilation,PCV)与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模式(pressure controlled ventilation-volume guarante...
- 周颖婷
- 关键词:通气模式单肺通气氧合炎性因子
- 文献传递
- 右美托咪定不同给药方式对妇科腹腔镜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术后镇痛的影响被引量:35
- 2016年
-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静脉泵入与混合局麻药腹横肌平面阻滞这两种不同给药方式对妇科腹腔镜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年龄18~60岁的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30):右美托咪定静脉组(DIV组)、右美托咪定腹横肌平面浸润组(DTAP组)。DIV组在麻醉诱导前15 min内泵入右美托咪定1μg/kg,DIV组和DTAP组均在麻醉诱导前行B超下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分别注射0.375%罗哌卡因20 m L(DIV组)和0.375%罗哌卡因20 m L含右美托咪定1μg/kg(DTAP组)。术中麻醉维持Nacrotrend指数值37~46,两组术后均不使用镇痛泵。记录右美托咪定泵入前(T0)、诱导前(T1)、插管后1 min(T2)、气腹后5 min(T3)、气腹后30 min(T4)、气腹结束后5 min(T5)的血压、心率,并计算心率收缩压乘积(RPP)=SBP×HR。记录术后24 h不同时点的VAS评分。结果:与T0时刻相比,DIV组在T2-3时点收缩压(SBP)升高(P〈0.05),在T1时点HR下降明显(P〈0.05),在T1-3时点RPP变化明显(P〈0.05或P〈0.01)。与DTAP组相比,DIV在T3SBP升高(P〈0.05)、RPP增大(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混合局麻药腹横肌平面阻滞相对静脉泵入血流动力学稳定,延长局麻药时效。
- 吴秀秀陈永权薛玉荣周颖婷金孝岠
- 关键词:血流动力学腹横肌平面阻滞妇科腹腔镜
- 压力控制容量保证模式对单肺通气呼吸力学及氧合指标的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研究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PCV-VG)模式对单肺通气呼吸力学及氧合指标的影响。方法 60例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或肺叶切除术的患者,年龄4976岁,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P组(n=30)单肺通气时采用压力控制(PCV)模式,G组(n=30)单肺通气时采用PCV-VG模式。分别于插管后(T1)、单肺通气开始时(T2)、单肺通气30 min(T3)、60 min(T4)、恢复双肺通气30 min时(T5)记录患者气道峰压(Ppeak)、气道均压(Pmean)、气道阻力(RAW)、肺顺应性(CL),并行动脉血气分析,检测动脉血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及乳酸值(Lac)。结果与T1时比较,两组T2T4时CL明显降低(P组t值分别为4.476、5.719、6.464,G组t值分别为2.488、4.562、4.377,均P<0.05);T2T5时Pmean(P组t值分别为5.766、8.088、8.035、1.856,G组t值分别为2.596、3.290、3.707、0.610,均P<0.05)和RAW升高(P组t值分别为10.285、9.749、10.750、3.349,G组t值分别为4.338、4.550、4.987、2.464,均P<0.05);T3T4时PO2显著下降(P组t值为4.784、5.507,G组t值为8.558、8.016,均P<0.05);T5时PCO2升高(P组t=3.287,G组t=2.722,均P<0.05);P组患者T2T5时Ppeak升高(t值分别为2.743、4.893、5.172、3.285,均P<0.05),T5时动脉血Lac升高(t=2.898,P<0.05),而G组Ppeak、Lac无明显变化。与P组比较,G组患者呼吸力学及血气分析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PCV模式相比,PCV-VG模式不增加氧合和降低气道压力,但应用PCV-VG时患者呼吸力学改变较为稳定,对肺通气可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周颖婷陈永权
- 关键词:肺通气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