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晓慧
- 作品数:7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流程化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究流程化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诊治的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将其分为甲、乙两组,甲组42例(常规护理),乙组42例(流程化护理),比较不同护理模式对患者的影响。结果:乙组救治过程中各环节所用时间均明显短于甲组(P<0.05);护理前,两组负性情绪评分比较不具有差异性(P>0.05);护理后,乙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甲组(P<0.05);乙组救治成功率、胸痛缓解率以及意识障碍恢复率均明显高于甲组(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予以流程化护理,可有效提高临床救治成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叶晓慧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效果救治时间负性情绪
- 基于“互联网+”运动康复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 2025年
- 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运动康复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男22例,女17例;年龄50~68(61.94±2.25)岁;病程2~16(9.94±3.63)年;心功能分级:Ⅰ级10例,Ⅱ级15例,Ⅲ级14例。观察组男23例,女16例;年龄52~70(61.98±2.22)岁;病程1~17(9.52±3.82)年;心功能分级:Ⅰ级12例,Ⅱ级16例,Ⅲ级1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互联网+”运动康复护理。两组均持续护理12周。比较两组运动依从性(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自制的运动依从性调查表)、6 min步行距离、心功能[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生活质量[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命质量问卷(MLHFQ)]及护理满意度(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运动依从性调查表中各维度(按时运动、运动频率、运动时长)评分均高于对照组[(85.53±3.62)分比(79.98±3.54)分、(86.26±4.24)分比(78.86±3.93)分、(85.57±2.64)分比(79.69±2.53)分](均P<0.05);观察组6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546.63±20.94)m比(489.75±20.56)m](P<0.05);观察组LVEDD、LVESD均小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MLHFQ各维度(情绪领域、身体领域、其他领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9.39±1.18)分比(12.54±1.22)分、(19.89±2.26)分比(22.35±2.28)分、(15.54±1.35)分比(19.93±1.76)分](均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4.87%(37/39)比79.49%(31/39)](P<0.05)。结论基于“互联网+”运动康复护理可提高CHF患者运动依从性,增强运动耐力,促进心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 叶晓慧韩金桃王迈瑞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运动康复护理生活质量
- 随访信息平台结合全程健康教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遵医行为及心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随访信息平台结合全程健康教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遵医行为以及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1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宣教干预,试验组给予随访信息平台结合全程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的遵医行为以及心脏功能。结果干预后,试验组的遵医行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6 min步行距离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随访信息平台结合全程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心脏功能恢复。
- 叶晓慧梁冰燚赵笑雯
- 关键词:全程健康教育慢性心力衰竭遵医行为心脏功能
- 循证护理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社会适应能力和预后的影响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针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干预,分析该模式对患者社会适应能力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6例)的临床资料,视其临床护理方案的不同给予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常规护理,43例)与观察组(循证护理,43例)。对比分析两组社会适应能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的PAIS-SR量表评分均有所提高,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98%vs 29.71%,P<0.05)。结论: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效果显著,有助于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借鉴。
- 张冰霞叶晓慧黄悦
- 关键词:循证护理急性冠脉综合征社会适应能力预后
- 个性化的容量管理联合运动疗法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探讨个性化的容量管理联合运动疗法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20年5月—2023年2月收治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CHF常规治疗方案以及临床管理干预,研究组在其基础上采取个性化的容量管理联合运动疗法干预,两组均干预2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功能指标、心功能级别、6 min步行距离、生活质量,随访至出院后12周,比较两组随访期间再入院和病死率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明显升高(P<0.05),LVEDD和NT-proBNP均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各指标变化均较对照组更加明显(P<0.05);干预后两组心功能级别均明显降低,6 min步行距离均明显升高(P<0.05),研究组变化较对照组更加明显(P<0.05);干预后研究组MLHFQ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再入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死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个性化的容量管理联合运动疗法能显著改善了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心功能、预后和生活质量。
- 韩菲菲刘盼盼叶晓慧
- 关键词:运动疗法慢性心力衰竭预后心功能
- 自我效能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
- 2021年
-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展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发病率的增高,慢性心力衰竭的患病率也有逐年增高的趋势[1]。慢性心力衰竭具有发病率高、治疗困难及预后差的特点,是引起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已成为目前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本研究以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自我效能干预对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 刘其可陈燕叶晓慧王迈瑞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效能干预高血压发病率心血管疾病患者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