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明
- 作品数:21 被引量:64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 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 2025年
- 腰椎内固定融合术因其良好的治疗效果,已成为治疗多种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经典术式,但随着技术发展、推广及随访时间延长,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引起了广泛关注。广义ASD是指腰椎融合节段邻近节段(上位或下位节段)椎间连接退行性改变,包括椎间盘高度丢失、椎体滑脱、椎间盘突出、骨赘形成、关节突关节退变、椎体压缩骨折等[1]。
- 刘亚明赵森明
- 关键词:ASD腰椎融合术邻近节段退变
- 颈椎前路减压手术治疗单侧肌萎缩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手术治疗单侧肌萎缩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q014年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脊柱外科行颈椎前路减压手术治疗的35例肌萎缩型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4例、女11例,年龄35~70岁,病程1~36个月,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23.2个月)。依据肌肉萎缩最严重部位,将患者分为近侧型组(23例)和远侧型组(12例)。采用徒手肌力试验方法评估患者术前、术后肌力等级。行X线摄片、CT及MRI检查,观察并比较患者神经受累节段、术前脊髓信号强度的改变、神经受侵犯部位及患者肌力改善程度和时间。结果近侧型组C4/5水平最常受累(39.1%,9/23),远侧型组为C,/6水平(10/12)。14例患者术前MRIT2WI发现脊髓内信号增强。侵犯腹侧神经根的患者有24例、侵犯脊髓前角的29例,其中两者均受侵犯18例。术后肌力增加1级及以上者近侧型组达82.6%(19/23),而远侧型只有5/12(P=0.022)。近侧型组术后15d内肌力改善的患者达56.5%(13/23),而远侧型无一例改善(Z=-3.255,P〈0.01)。结论颈椎前路减压手术对肌萎缩型颈椎病疗效肯定,而远侧型肌萎缩组疗效较差且恢复较慢。
- 孟凡涛张静涛杨刚刘亚明申勇
- 关键词:颈椎病肌萎缩脊柱融合术
- 脊柱布氏杆菌病手术方式的选择及临床疗效分析
- 目的:探讨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手术方式选择及其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0月至2014年11月期间因布氏杆菌性脊柱炎行手术治疗的23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5例,女性8例.年龄38-67岁,平均51.9岁...
- 申勇刘亚明王林峰雷涛李嘉张静涛杨刚孟凡涛
- 关键词: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手术方式疗效
- O型臂导航系统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手术治疗中的初步应用
- 目的初步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矫形内固定术中O型臂导航系统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3年1月-2014年12月行脊柱后路侧弯矫形内固定术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42例,其中19例患者术中应用O型臂导航指...
- 刘亚明雷涛申勇张英泽丁文元王林峰李嘉王峰杨刚孟凡涛
- 关键词: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椎弓根螺钉
-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发病机制研究进展年鉴(2023.7-2024.6)
- 2024年
- 本年鉴主要介绍过去1年,国内外学者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分子生物学研究,如CX3CL1/CX3CR1信号通路、组蛋白去乙酰化酶5,以及基于临床启发的研究,如蛛网膜慢性炎症、激素水平变化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影响。
- 刘亚明
-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分子生物学激素水平
-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发病机制研究年鉴(2021.7-2022.6)
- 2022年
- 过去一年对三叉神经痛发病机制的研究集中在各种膜受体,如ATP门控P2X3受体、辣椒辣素受体等,为创新药物的研发指明新方向。对三叉神经痛患者研究中发现海马体结构的异常,为三叉神经痛引起的中枢改变提供了有力证据。
- 刘亚明
-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发病机制膜受体海马结构
-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发病机制研究年鉴(2020.6—2021.6)被引量:4
- 2021年
- 本次年鉴主要介绍趋化因子及受体的作用、氧化应激的参与过程、脑脊液蛋白质组学以及神经影像学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发病机制上的研究。
- 刘亚明
-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趋化因子神经影像学
- 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 目的:探讨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26例L5-S1椎间盘突出症, 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天、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
- 王林峰刘亚明申勇
- 关键词:微创
- 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邻近节段退变情况的中长期随访
- 目的 研究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中长期临床疗效及邻近节段退变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自2005年4月至2010年5月接受单节段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的46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男21例,女...
- 申勇刘亚明雷涛张静涛李嘉杨刚孟凡涛童通
- 关键词:邻近节段退变
- O型臂导航系统在脊柱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13
- 2016年
- 近些年。随着脊柱外科手术技术及内置物的不断更新进步,脊柱外科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脊柱解剖结构复杂,毗邻重要血管神经.手术的复杂性、高风险性也越来越明显。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应运而生,其主要作用是提高术野的可视度,使手术操作更加微创、安全、精准.0型臂导航系统可短时间内获得较高质量的三维CT图像,直接输入到导航计算机中自动匹配、注册,使术者能够近乎“直视下”精准的完成手术操作,被公认为是目前脊柱外科领域最先进的导航技术。笔者就0型臂导航系统在脊柱外科中的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 刘亚明童通申勇
-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脊柱外科手术中外科手术技术手术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