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效然
-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1
-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胆石性肠梗阻患者CT影像学特征及其手术指导价值分析被引量:8
- 2022年
- 目的研究胆石性肠梗阻(GI)患者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影像学特征及其手术指导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64例经手术证实的GI患者,术前均行腹部CT检查和腹部X线检查,分析其影像学特征,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评估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64例GI患者中,手术证实不完全性肠梗阻36例(56.2%),完全性肠梗阻28例(43.8%);术前X线检出GI 38例(59.4%),影像显示肠梗阻改变包括肠管扩张、积气积液、气液平64例(100%),胆道积气34例(53.1%),异位胆石13例(20.3%);术前CT检出GI 62例(96.9%),影像显示肠梗阻改变64例(100%),胆道积气54例(84.4%),胆囊内残余结石29例(45.3%),胆囊十二指肠瘘31例(48.4%),胆总管结石34例(53.1%),肠腔异位结石含钙化高密度62例(96.9%);CT对胆道积气和异位胆石的检出率分别为84.4%、96.9%,显著高于X线(53.1%、20.3%,P<0.05);CT诊断完全性肠梗阻的灵敏度为97.2%,特异度为96.4%,阳性预测值为97.2%,阴性预测值为96.4%,Kappa值为0.936;X线诊断完全性肠梗阻的灵敏度为30.5%,特异度为46.4%,阳性预测值为42.3%,阴性预测值为34.2%,Kappa值为0.221。结论CT检查可以快速明确诊断GI,同时显示异位结石的形态、大小、数目、位置及梗阻点周围情况,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的影像信息。
- 董瑞生王效然王瑞玲
- 关键词:胆石性肠梗阻计算机断层扫描影像特征
- 64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气管性支气管诊断中的价值
- 2016年
- 目的:探讨64排螺旋 CT 后处理技术对气管性支气管(TB)的诊断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 TB 患者的64排螺旋 CT 原始图像及各种后处理重组图像,包括多平面重组(MPR)、最小密度投影(MinIP)、容积再现(VR)及仿真支气管内镜(VB),获得支气管树的三维重组图像。根据 Conacher 分型法进行归类。结果Ⅰ型1例,Ⅱ型6例,Ⅲ型2例;横轴面 CT 图像显示 TB 6例,而 MPR、MinIP、VR 及 VB 技术9例 TB 均能清晰显示;7例并发肺炎(其中1例患先天性心脏病,3例伴局限性、节段性肺气肿);3例伴气道狭窄。结论64排螺旋 CT 气道三维重组不仅可明确 TB 的诊断及其分型,并且可显示管腔狭窄的位置及程度,指导临床气管插管等各项治疗,可作为 TB 的首选检查方法。
- 王效然武军
- 关键词:64排螺旋CT气管性支气管后处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