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娟

作品数:12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病原
  • 4篇叶斑
  • 4篇叶斑病
  • 4篇斑病
  • 2篇微生物
  • 2篇物防
  • 2篇菌剂
  • 2篇活性
  • 2篇基因
  • 1篇多样性
  • 1篇芽胞
  • 1篇芽胞杆菌
  • 1篇抑菌
  • 1篇抑菌活性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有益细菌
  • 1篇榆属
  • 1篇玉簪
  • 1篇玉簪属
  • 1篇原种

机构

  • 12篇北京市农林科...
  • 3篇北京农学院
  • 3篇长江大学
  • 2篇河北北方学院
  • 2篇河北工程大学
  • 2篇北京市颐和园...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百色学院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北京市大兴区...

作者

  • 12篇赵娟
  • 5篇乔广行
  • 3篇刘宇
  • 3篇王守现
  • 3篇张涛涛
  • 2篇刘霆
  • 2篇余知和
  • 2篇董丹
  • 1篇卢彩鸽
  • 1篇张殿朋
  • 1篇张桂娟

传媒

  • 4篇植物病理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北方园艺
  • 1篇黑龙江农业科...
  • 1篇植物保护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食用菌学报
  • 1篇菌物学报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6篇2023
  • 3篇202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紫萼叶斑病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2023年
紫萼(Hosta ventricosa),又名紫玉簪,属百合科(Liliaceae)玉簪属(Hosta)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主要种植于亚洲温带与亚热带地区,在庭院美化和城市绿化中占据重要地位[1]。2022年6月作者发现北京市丰台区北宫国家森林公园内紫萼叶斑病发生严重,发病率高达60%。发病部位多集中于叶片的尖端,初期在叶片上形成褪绿棕褐色病斑,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随着病情发展,病斑逐渐扩大并连接在一起,近苍白色,后期叶片逐渐枯萎(图1)。为明确该地区紫萼叶斑病病原,对采集的病样进行组织分离培养,通过致病性测定等完成柯赫氏法则验证,根据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病原种类,以期为紫萼叶斑病科学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谭晓倩赵娟余知和乔广行秦文韬
关键词:病原种类致病性测定玉簪属叶斑病城市绿化分子生物学方法
两种微生物杀线剂联合噻唑膦对西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被引量:2
2022年
为减少化学杀线虫剂用量,有效控制温室西瓜根结线虫病害的发生,本试验开展黑曲霉Y61菌剂、产紫青霉MH111菌剂与噻唑膦混合使用对西瓜根结线虫的温室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处理1(黑曲霉Y61菌剂+噻唑膦颗粒剂)、处理2(黑曲霉Y61菌剂+噻唑膦颗粒剂+地牛)、处理3(产紫青霉MH111菌剂+噻唑膦颗粒剂)、处理4(产紫青霉MH111菌剂+噻唑膦颗粒剂+地牛)、处理5(噻唑膦颗粒剂)和处理6(清水对照)6个处理,药后90 d土壤中根结线虫2龄幼虫数量与施药前线虫数的增长率为122.0%~415.0%。药后90 d各处理防治效果分别为67.8%、73.1%、55.5%、61.6%和70.9%。药后90 d各处理增产率分别为25.5%、31.2%、19.7%、22.1%和23.5%。将噻唑膦与生物菌剂混合使用对西瓜根结线虫病害具有良好防效,可作为西瓜根结线虫病害防治的方法进行推广。
张涛涛董丹赵娟张桂娟李永达刘霆
关键词:西瓜根结线虫病生物菌剂
大果榆叶斑病病原的鉴定
2023年
大果榆(Ulmus macrocarpa Hance),为榆科(Ulmaceae)榆属(Ulmus)落叶乔木或灌木,花果期一般4-5月份,榆钱比普通榆树的榆钱大,因此称为大果榆。作为北京乡土树种,大果榆具有耐寒、耐旱特点,适应性强,病虫害少,且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价值和独特的园林观赏价值[1]。在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内谐趣园涵远堂两侧的山坡上,生长在山石缝隙里的大果榆已形成特色植物景观,其姿态优美、枝繁叶茂,春夏时节绿树浓荫,秋季叶色由绿变黄、变红,色彩斑斓,令人震撼,是不可多得的“增彩延绿”乡土彩叶树种。
谭晓倩张莹赵娟余知和王爽秦文韬
关键词:乡土树种花果期叶斑病榆属
防治卵孢小奥德蘑蛛网病生防菌筛选及其基因组分析
2025年
卵孢小奥德蘑(Oudemansiella raphanipes)是一种食药兼用的珍稀食用菌,但其易受到异形枝葡霉(Cladobotryum varium)引起的蛛网病侵害。【目的】获得能够生物防控蛛网病且促进卵孢小奥德蘑生长的覆土细菌。【方法】从卵孢小奥德蘑覆土中分离细菌,检测其对卵孢小奥德蘑及蛛网病菌的拮抗活性,筛选出具有防病促生的多功能菌株,并基于基因组数据分析明确其潜在的生物机制。【结果】从覆土中共分离获得90株细菌,其中38株细菌对异形枝葡霉具有明显的抑制活性,且对卵孢小奥德蘑无抑制活性。进一步筛选发现,2株细菌的上清液不仅显著促进卵孢小奥德蘑菌丝的生长,还能显著抑制异形枝葡霉菌丝的生长。基于基因组数据分析,鉴定出上述2株细菌分别为简单近芽孢杆菌(Peribacillus simplex)与根际苍白杆菌(Ochrobactrum rhizosphaerae),且它们含有多种功能基因与次级代谢产物基因簇。【结论】本研究获得2株具有食用菌防病促生功能的细菌,为未来蛛网病的生态防控储备了有益微生物资源。
刘亚勇张涛涛高琳赵娟孟盼盼李莹菲秦文韬
北京地区红王子锦带叶斑病病原分离与鉴定
2024年
红王子锦带(Weigela florida cv.Red Prince),为忍冬科、锦带花属落叶开张性灌木,是华北地区主要的早春开花灌木,在城市现代公园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1]。2022年8月课题组在北京市海淀区稻香湖公园发现红王子锦带叶斑病为害严重。为明确该地区红王子锦带叶斑病病原。
赵娟张洁乔广行乔广行秦文韬
关键词:红王子锦带叶斑病忍冬科
黑曲霉菌剂不同处理对西瓜根际细菌群落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被引量:3
2023年
【背景】针对我国设施栽培西瓜土传病害发生严重、土壤理化性质劣变等问题,探究微生物菌剂对西瓜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调控及土壤营养改良的作用。【目的】研究黑曲霉菌剂不同处理方式对设施栽培西瓜根际细菌多样性、群落结构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方法】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黑曲霉菌剂不同处理对西瓜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采用分析化学方法测定西瓜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并解析驱动西瓜根际细菌群落动态变化的主要理化因素。【结果】黑曲霉菌剂(Y)、氨基寡糖素水剂(A)及黑曲霉菌剂与氨基寡糖素水剂配施(YA)处理,细菌α多样性指数如Chao1、ACE和Shannon等较对照均有所增加;不同处理西瓜根际优势细菌在门水平包括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绿弯菌门(Chloroflexi)、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等,其中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最高,依次为A(28.26%)>Y(26.74%)>YA(22.61%);黑曲霉菌剂处理西瓜根际土壤芽单胞菌科(Gemmatimonadaceae)和类诺卡氏菌科(Nocardioidaceae)相对丰度较对照明显提高到4.06%和2.43%,氨基寡糖素水剂处理中根际土壤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丰度显著提高(P<0.05),不同处理组微枝形杆菌属(Microvirga)相对丰度较对照均有所提高;黑曲霉菌剂单独或与氨基寡糖素水剂配施处理,西瓜根际土壤全氮、全磷及速效磷含量明显提高;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表明,土壤pH、全氮、速效磷、速效钾与西瓜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根际假单胞菌科相对丰度与土壤全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结论】黑曲霉菌剂在设施栽培西瓜种植中单独或与氨基寡糖素水剂配施处理,具有提高西瓜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增加有益菌群相对丰度、改良土壤理化性质从而提高土壤肥力的作�
赵娟刘霆张涛涛董丹秦文韬张高鹏
关键词:微生物多样性高通量测序
卵孢小奥德蘑覆土真菌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2
2022年
卵孢小奥德蘑Oudemansiella raphanipes是一类依赖覆土栽培的食用菌。本文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生态学及统计学分析方法研究卵孢小奥德蘑覆土真菌群落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与原始覆土内真菌群落相比,种植卵孢小奥德蘑后的覆土内真菌群落多样性显著下降;在组成方面,虽然优势菌门仍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但其中的Cladosporium、Acremonium、Gibberella和Emericellopsis等属的相对丰度有所降低,而隶属于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的Stilbella、Neocosmospora、Pseudogymnoascus和Preussia等属的相对丰度呈增加趋势。卵孢小奥德蘑覆土真菌以腐生营养型为主,与原始覆土相比,种植卵孢小奥德蘑后的粪生营养型真菌和木腐菌呈增加的趋势;进一步研究发现pH、速效钾、速效磷和总氮等覆土土壤理化性质显著影响真菌群落的多样性和结构,pH和速效钾含量与真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研究结果为深入解析卵孢小奥德蘑覆土微生态机制奠定基础。
秦文韬赵娟高琳王守现刘宇刘宇
关键词:真菌群落多样性影响因素
八仙花叶斑病病原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1
2023年
八仙花[Hydrangea macrophylla (Thunb.)Ser.],又名绣球花、粉团花等,在城市现代公园和风景区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八仙花在生长期常受到多种病原物危害,其中叶斑病发生普遍,病原种类复杂。已报道病原包括短小茎点霉(Phoma exigua)、交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极细枝孢(Cladosporium tenuissimum)、多主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等[1-4]。2021年8月课题组在北京市丰台区发现八仙花叶斑病为害严重。
赵娟乔广行段佳琪谭晓倩邱艳红秦文韬
多重PCR技术在植物病原物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23年
植物病原物种类繁多,且气候变化及全球化发展加剧了病原的扩散。快速可靠的植物病原诊断技术对病害的流行预警和防控管理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技术发展,多重PCR技术因具有精准、高效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到生命科学的多个领域。对多重PCR技术的原理及其在植物病原真菌、细菌、病毒、线虫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综述,分析了该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式,并展望了该技术未来的发展前景。
曹子健邱艳红王爽赵娟郑素月乔广行秦文韬
关键词:多重PCR植物病原物
芽胞杆菌JZB30-1的鉴定及其对番茄灰霉病的生防作用
2024年
为获得对番茄灰霉病具有良好防效的生防芽胞杆菌,采用对峙培养、双层平板以及生防相关特性检测等方法筛选高活性拮抗菌株,根据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及多基因测序进行菌株种类鉴定,通过离体果实和盆栽试验明确供试菌株的防病促生效果。结果表明,芽胞杆菌JZB30-1对番茄灰霉病菌等10余种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具有广谱抑菌活性;该菌株具有合成蛋白酶、纤维素酶、脂肽类物质,分泌铁载体、生长激素及溶磷等特性,经鉴定其为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菌株JZB30-1无菌发酵滤液50倍液喷施处理,对番茄果实灰霉病防效为95.0%,发酵液10倍稀释液灌根,番茄株高、鲜重分别较对照增加25.7%和28.4%。相关结果为利用解淀粉芽胞杆菌JZB30-1进行番茄灰霉病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赵娟左文杰张殿朋张殿朋卢彩鸽
关键词:番茄灰霉病抑菌活性功能基因生物防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