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林
-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面向帕金森患者重复经颅刺激治疗的长期随访方法
- 本发明涉及经颅刺激治疗随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向帕金森患者重复经颅刺激治疗的长期随访方法。该方法首先获取帕金森患者在每次重复经颅刺激治疗前后的随访过程中每次随访检查的体征数据,通过分析患者每次治疗前后随访中的体征数据,初...
- 罗琴石强龚清平朱晓娟侯吉亮黄林黄文佳何婷婷杨俊范燨月
- 不同类型睡眠障碍对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探寻帕金森病(PD)患者不同睡眠障碍类型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112例PD患者的临床资料,筛查区分有无睡眠障碍及其类型,包括失眠、白天过度嗜睡(EDS)、快速眼球运动睡眠行为障碍(RBD)、不宁腿综合征(RLS)、睡眠呼吸暂停(SDB)。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和事件相关电位(P300)评估认知功能,分析睡眠障碍与PD认知损害的关系。结果112例患者中,有睡眠障碍103例(92.0%)。不同类型睡眠障碍的发病率分别为:RBD 62.5%、失眠51.8%、EDS 18.8%、RLS 9.8%、SDB 4.5%。其中,双重睡眠障碍52例(以失眠+RBD居多)。单因素分析提示,年龄、职业、失眠、RBD、EDS、RLS是MoCA量表评分的影响因素(均P<0.05);年龄、学历、职业、失眠、RBD、EDS、RLS、SDB是P300潜伏期的影响因素(均P<0.05)。相关性分析提示,MoCA与失眠、RBD、EDS、RLS呈负相关(均P<0.05),与SDB无相关性(P=0.147);P300潜伏期与失眠、RBD、EDS、RLS、SDB呈正相关(均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提示:年龄、失眠、RBD、EDS、RLS是MoCA量表评分的影响因素;年龄、学历、失眠、RBD、EDS、RLS、SDB是P300潜伏期的影响因素。结论睡眠障碍是PD患者认知损害的影响因素;以RBD发病率最高且影响最显著;临床不可忽视PD患者的睡眠障碍症状,尽早进行针对性干预以预防认知损害的发生。
- 罗琴石强龚清平李红梅邱涛肖华黄林
- 关键词:睡眠障碍帕金森病影响因素
- 纹状体内注射AAV9-82Q诱导亨廷顿病小鼠模型构建及评价
- 2024年
- 目的通过向纹状体内注射携带82个CAG重复序列的腺相关病毒(AAV)载体9型(AAV9-82Q)构建亨廷顿病(HD)小鼠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将5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入AAV9-82Q组(n=19,注射AAV9-82Q)、AAV9-GFP组(n=19,注射空白对照病毒AAV9-GFP)及正常组(n=12,不做任何处理)。造模后采用转棒实验和平衡木实验评估小鼠的运动功能,Y迷宫实验评估认知功能,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纹状体mHtt和NeuN表达。结果从造模后4周开始,AAV9-82Q组小鼠从转棒上掉落的平均潜伏期短于正常组、AAV9-GF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造模后18~24周,AAV9-82Q组小鼠通过平衡木的时间长于正常组、AAV9-GF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小鼠的自发交替转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AV9-82Q组小鼠纹状体内可见明显的mHtt表达,但在正常组、AAV9-GFP组中未检测到mHtt;与正常组、AAV9-GFP组比较,AAV9-82Q组小鼠纹状体内NeuN表达未见明显减少。结论AAV9-82Q注射使小鼠出现运动障碍,纹状体过表达mHtt,成功构建HD小鼠模型。
- 谭雅丽黄林唐亚洲王媛罗永杰
- 关键词:亨廷顿病腺相关病毒
- 一种面向帕金森患者重复经颅刺激治疗的长期随访方法
- 本发明涉及经颅刺激治疗随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向帕金森患者重复经颅刺激治疗的长期随访方法。该方法首先获取帕金森患者在每次重复经颅刺激治疗前后的随访过程中每次随访检查的体征数据,通过分析患者每次治疗前后随访中的体征数据,初...
- 罗琴石强龚清平朱晓娟侯吉亮黄林黄文佳何婷婷杨俊范燨月
- 浅析长程视频脑电图在诊断癫痫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长程视频脑电图(VEEG)在诊断癫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64例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164例患者均进行长程VEEG监测。然后,观察这些患者VEEG记录的癫痫临床发作率和大脑异常放电率、发生异常放电的时相及进行时程监测的结果。结果:在这164例患者中,VEEG记录癫痫临床发作的患者有96例(占58.5%),发生大脑异常放电的患者有121例(占73.8%)。在发生大脑异常放电的121例患者中,有16例患者出现清醒期,有41例患者出现睡眠期,有64例患者同时出现清醒期和睡眠期。进行VEEG实时监测的结果为,这164例患者在6h内的癫痫临床发作率明显低于其在2h、12h和24h的癫痫临床发作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这164例患者在2h、6h、12h和24h其大脑异常放电的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癫痫患者进行长程VEEG监测的效果较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黄林
- 关键词:长程视频脑电图癫痫
- 体外冲击波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和运动功能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评估体外冲击波(ESWT)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及运动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4年8月收治的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配至三个治疗组:A组(n=20)、B组(n=20)和C组(n=20)。A组接受放散状ESWT治疗,B组接受低频rTMS治疗,而C组则同时接受上述两种治疗方式。治疗开始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估肌张力,采用简式Fugl-Meyer评估量表(FMA)的上肢部分评估运动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4周后,三组患者的M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其中C组的改善最为显著(P<0.05);此外,三组患者的FMA和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且C组的提升幅度显著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ESWT联合rTMS可有效减轻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改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安全性良好。
- 周蜜娟黄林李威刘虹滟
- 关键词:脑卒中体外冲击波重复经颅磁刺激痉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