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月
- 作品数:31 被引量:194H指数:7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一种微创软组织剥离及造腔套件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创软组织剥离及造腔套件,包括用于连接光学示踪器的穿刺导针、穿刺剥离件和造腔套件;穿刺剥离件内部开设有首尾贯穿的穿针孔;造腔套件包括球囊套筒、膨胀球囊和膨胀支架,球囊套筒内部开同样设有穿针孔,膨胀支架...
- 张希诺苏庆军康南刘玉增李冬月海涌
- Topping-off与融合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的临床疗效及邻近节段退变的对比研究
- 李冬月海涌孟祥龙
- 单侧双通道内镜治疗多节段退变性腰椎疾病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探讨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UBE)治疗多节段退变性腰椎疾病(multilevel degenerative lumbar disease,MDLD)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2022年6月本科收治的29例MDLD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UBE技术治疗。评价临床及影像结果。[结果]2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178.6±26.5)min,术中透视次数平均(10.9±2.9)次。并发症方面,硬膜囊撕裂2例,短暂性下肢麻木2例,硬膜外血肿1例,均未引起严重不良后果。随访时间平均(19.3±6.3)个月,随术前、术后7 d、术后3个月至术后12个月的时间推移,VAS评分[(6.6±1.5),(3.2±0.5),(2.1±0.6),(1.7±0.5),P<0.001]、ODI评分[(58.6±11.2),(33.5±4.6),(22.8±3.8),(17.5±2.2),P<0.001]、JOA评分[(15.6±2.4),(19.6±2.0),(21.2±2.2),(24.7±2.5),P<0.001]均显著改善。术后12个月,按改良Mac Nab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86.2%。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术后12个月椎管面积显著增加[(58.3±9.6) mm^(2),(118.4±14.2) mm^(2),P<0.001]。术后各节段关节突关节面积保留率均超过60%。[结论]UBE技术治疗MDLD的临床效果满意,保留更多小关节突,有利于维持腰椎的稳定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 李冬月苏庆军张希诺陶鲁铭海涌
- 轻中度老年腰椎峡部裂性椎体滑脱症患者骨盆平衡矫正情况与手术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轻中度老年腰椎峡部裂性椎体滑脱症患者骨盆平衡矫正情况与手术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6月在北京老年医院和北京朝阳医院就诊的73例老年轻中度腰椎峡部裂性椎体滑脱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手术前后对患者进行CT检查,进行矢状面和冠状面重建,测量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和骶骨前倾角(sacral slope,SS),根据PT和SS值,将骨盆分为平衡和失衡状态,根据手术前后骨盆平衡状态,将患者分为术前骨盆失衡(UPPBO)组和术前骨盆平衡(BPPBO)组。另根据术后骨盆平衡状态,将上述两组各分为组内的术后骨盆失衡(UPPAO)亚组和术后骨盆平衡(BPPAO)亚组。术前和术后采用VAS评分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采ODI指数评估患者的腰部功能。比较UPPBO组和BPPBO组术后的骨盆失衡发生情况;另比较各亚组术后的VAS评分、ODI指数改善情况。同时,观察PT降低与术后VAS评分、手术前后VAS差值、术后ODI指数、手术前后ODI差值是否存在关联。结果UPPBO和BPPBO组患者术后UPPPAO、BPPAO的发生情况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UPPBO组患者的术后骨盆平衡状态,该组术后UPPAO和BPPAO亚组患者VAS、ODI评分的术前、术后、差值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BPPBO组患者术后骨盆平衡状态,该组术后UPPAO和BPPAO亚组患者VAS、ODI评分的术前、术后、差值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中,术后UPPAO和BPPAO组患者VAS、ODI评分的术前、术后和差值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显示,PT差值与患者术后VAS、ODI及VAS差值、ODI差值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老年人轻中度峡部裂腰椎滑脱的临床预后与术后骨盆平衡状态改变和术后PT降低均无相关性;应侧重手术减压融合固定以解除神经压迫和重建腰椎稳定性,而不应过度追求对骨盆平衡的纠正。
- 杨波李冬月梁智林佟训哲王健赵小林杜骁臧传义
- 关键词:峡部裂腰椎滑脱临床预后
- 一种用于穿刺定位与推注的手术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穿刺定位与推注的手术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穿刺机构,用于导入克氏针;推注机构,用于完成推注;底座,用于安装所述穿刺机构和所述推注机构,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穿刺机构和所述推注机构的直线执行机构。...
- 张希诺苏庆军赵志强张赵浩然李冬月陶鲁铭
- 棘突间动态稳定装置Coflex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 目的 探讨棘突间动态稳定装置Coflex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Coflex治疗的173例退行性腰椎疾病患者.单纯Coflex治疗104例,男性47例,女性5...
- 李冬月
- 关键词:退行性腰椎疾病COFLEX
- 颈胸段脊柱转移瘤的手术疗效及生存率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颈胸段脊柱(CTJS)转移瘤的手术疗效、生存情况以及影响转移瘤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CTJS转移瘤患者30例。共采用两种手术方式:12例肿瘤切除术;18例姑息性手术。采用VAS评分、ECOG评分、Frankel分级对疼痛、功能状况和脊髓功能进行评价,采用Kaplan-Meier法评估生存时间。对影响转移瘤预后的多种因素进行COX比例风险模型生存分析。[结果]肿瘤切除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姑息性手术组[(317.23±61.87)min vs(190.36±38.31)min,P<0.05];肿瘤切除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多于姑息性手术组[(1 691.77±411.92)ml vs(1 011.13±223.68)ml,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VAS评分、ECOG评分均有改善(P<0.05);26例术前脊髓功能障碍者,术后21例(80.77%)Frankel分级获得改善至少一个等级。肿瘤切除组中位生存时间21.00个月,1年生存率66.67%;其中5例原发肿瘤恶性程度中-低度、脊柱孤立性转移的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期44.00个月。相比之下,姑息性手术组中位生存时间15.50个月,1年生存率55.56%(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原发肿瘤恶性程度和内脏转移情况影响患者的生存(P<0.05)。[结论]原发肿瘤恶性程度和内脏转移情况影响转移瘤患者的生存。对原发肿瘤恶性程度为中-低度、局部控制好的脊柱孤立性转移瘤行肿瘤切除临床效果满意。
- 李冬月刘晓光刘忠军姜亮韦峰
- 关键词:颈胸段脊柱转移性肿瘤手术疗效预后因素
- 中-低恶性程度的孤立性颈胸段脊柱转移瘤的手术疗效及生存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背景颈胸段脊柱(CTJS)转移瘤多伴发严重疼痛及神经症状,对患者的生存时间影响亦较大。当转移瘤生物学行为是中-低恶性程度,并且孤立存在时,其手术效果以及生存时间如何,目前国内外报道均较少。目的探讨孤立性、原发肿瘤中-低恶性程度CTJS转移瘤的手术疗效及生存情况。方法选择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1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10例CTJS转移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孤立性、原发肿瘤中-低恶性程度且原发灶控制良好。采用整块切除或分块切除的手术方法予以广泛或边缘的转移瘤完全切除。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神经功能评估按脊髓损伤功能评定(Frankel分级)、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对疼痛、功能状况和脊髓功能进行评价,采用Kaplan-Meier法评估生存时间。结果手术时间为160~410 min,平均(262.2±85.7)min;术中出血量为800~3200 ml,平均(1770.0±766.0)ml。1例患者术中胸膜破裂,1例患者术后脑脊液瘘,1例患者术后出现双下肢肌力下降。VAS评分〔(2.10±0.99)分〕低于术前〔(6.20±1.48)分〕(t配对=22.841,P<0.001)。10例患者中9例伴有不全截瘫或截瘫,术后7例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至少改善一个等级,评分由术前(3.30±1.16)分提高到术后(4.20±0.63)分(t配对=3.857,P=0.004)。患者术后功能状态均较术前好转,ECOG评分由术前(2.60±0.97)分下降到术后(1.80±0.63)分(t配对=4.000,P=0.003)。除1例死于心脏疾病外,其余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54个月,两种手术方式的术后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71,P=0.493)。结论对孤立性、原发肿瘤中-低恶性程度、原发灶控制良好的CTJS转移瘤患者的手术治疗可以缓解其疼痛,改善其神经功能和提高其生活质量。无论是转移瘤整块还是分块切除,当切除范围达到广泛或边缘时,术后生存时间均令人满意。
- 李冬月刘忠军刘晓光
- 关键词:肿瘤手术疗效
- 腰椎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 探讨腰椎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Coflex)治疗Ⅰ度腰椎退变性滑脱的手术疗效.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38例L4~L5Ⅰ度退变性滑脱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椎板间开窗减压+Coflex棘突间动态内固定组(A组)和腰椎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固定椎间植骨融合组(B组).其中A组15例,年龄42 ~ 75岁,平均(56.3±9.1)岁;B组23例,年龄45 ~ 77岁,平均(58.2±11.2)岁.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定临床疗效.测量术前、术后手术节段及相邻节段椎间角变化,手术节段和相邻节段矢状位滑脱距离(SD).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时的VAS、ODI、手术节段和邻近节段的椎间角、手术节段矢状位SD等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 两组患者随访时间为36~ 68个月,平均随访(39±14)个月.A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均少于B组(分别为t=2.11、t=2.32,P<0.05).VAS评分: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时VAS腰痛评分均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分别为t=2.85、t=2.93,B组分别为t=2.78、t=2.82,P值均<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时VAS腿痛评分均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分别为t=2.91、t=2.97,B组分别为t=2.86、t=2.91,P值均<0.05).ODI评分: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时均较术前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分别为t=2.34、t=2.53,B组分别为t=2.44、t=2.51,P值均<0.05);两组之间各个时间点VAS评分、ODI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角:A组患者L4~L5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时与术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t=2.11、t=2.19,P<0.05);B组患者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时与术前相比,椎间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3~ L4分别为t=2.15、t=2.
- 海涌孟祥龙李冬月张希诺王云生
- 关键词:脊椎滑脱腰椎内固定器融合术
- 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与X线透视辅助下徒手皮质骨轨迹螺钉置入治疗单节段退行性腰椎疾病的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8
- 2023年
- 目的对比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与徒手皮质骨螺钉置钉在脊柱内固定手术中的安全性与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2月至2021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接受皮质骨轨迹螺钉(cortical bone trajectory,CBT)治疗单节段退行性腰椎疾病的71例患者。将接受X线透视辅助徒手CBT螺钉置入的患者作为徒手组(n=35),接受机器人辅助CBT螺钉置入的作为机器人组(n=36)。螺钉置钉准确性和关节突侵犯情况通过术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三维重建评估。对比两组平均单枚螺钉的置钉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医务人员术中射线暴露情况。结果71例患者一共植入284枚CBT螺钉,其中140枚由徒手组完成,144枚由机器人组完成。机器人组的准确率显著高于徒手组(92.36%vs 82.86%,P=0.015)。机器人组关节突侵犯发生率显著低于徒手组(22.22%vs 40.00%,P=0.022)。但是,单颗螺钉置钉时间机器人组显著长于徒手组[(501.92±70.08)s vs(382.54±63.21)s,P=0.000]。术中医务人员辐射暴露时间徒手组明显高于机器人组[(56.81±16.09)s vs(34.43±16.91)s,P=0.000]。结论机器人辅助植入CBT螺钉可以有效提高螺钉置入准确性并减少了上关节突的侵犯率和医务人员的辐射暴露,但会增加螺钉的置钉时间与手术时间。本中心大约在12台手术后获得了平稳的机器人辅助CBT技术学习曲线。
- 张希诺刘玉增李越苏庆军李冬月关立海涌
- 关键词:退行性腰椎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