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雪

作品数:4 被引量:40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西财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生态
  • 2篇耕地
  • 1篇休耕
  • 1篇意愿
  • 1篇生态补偿
  • 1篇生态经济区
  • 1篇收敛性
  • 1篇数据包络
  • 1篇数据包络分析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农户
  • 1篇农户意愿
  • 1篇重金
  • 1篇重金属
  • 1篇鄱阳湖生态
  • 1篇鄱阳湖生态经...
  • 1篇鄱阳湖生态经...
  • 1篇污染
  • 1篇污染地区
  • 1篇利用效率

机构

  • 4篇江西财经大学
  • 1篇江西省土地开...

作者

  • 4篇谢雪
  • 3篇谢花林
  • 1篇范员华
  • 1篇王伟
  • 1篇吴箐
  • 1篇程玲娟

传媒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Journa...
  • 1篇2016第六...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重金属污染地区耕地休耕的农户意愿与生态补偿研究——来自湖南和江西的调研分析
目前我国正面临严重的耕地重金属污染问题,不仅严重威胁到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国民的身体健康状况造成严重伤害。为此,国家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中专门划定重金属污染...
谢雪
关键词:农户意愿生态补偿
中国城市土地利用绿色效率的时空差异、节约潜力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72个城市的面板数据
基于SBM-Undesirable方法,本文分析了我国30个省份2004~2013年272个城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率、环境效率和绿色效率、的时空差异,并对土地可节约潜力进行了估算以及对三大经济区城市土地利用绿色效率进行了收敛...
谢雪谢花林
关键词:城市土地利用SBM模型收敛性
文献传递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and Drivers of Forest Change from 1985–2000 i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of China被引量:6
2016年
Forests are fundamental to maintaining ecological security and achieving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hina. Forest land change can result in many ecological problems including soil erosion, water shortages drought and biodiversity loss. Based on landscape ecology and logistic regression we explored the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and factors affecting forest land changes from 1985 to 2000 i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of China. The results show decreased local fragmentation of woodland landscapes and that the shapes of forest patches have become more regular. For forest land cover change, soil organic matter content, slope type I (〈5°), distance to the nearest village and per capita GDP were the most important independent variables from 1985 to 2000. This study indicates that spatial heterogeneity can affect the predictability of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s for forest land change.
谢雪谢花林范员华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耕地利用效率时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0
2016年
为了解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耕地利用情况,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GIS技术,以县域为评价单位,建立耕地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5个县(市)1999—2010年耕地利用效率进行了测度,并采用Tobit回归模型揭示了耕地利用效率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99—2010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耕地利用的综合技术效率为0.844,说明耕地利用的整体水平有待提高;综合技术效率受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变化影响,但规模效率对其影响更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市)耕地利用效率存在较大的时空差异性;从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来看,各因素对耕地利用效率具有不同方向和不同程度的影响,按从大到小排序是:耕地复种指数>农业政策>乡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单位耕地面积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民人均纯收入。研究结果可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耕地资源有效利用,提高耕地利用潜力提供科学依据。
谢花林张道贝王伟谢雪吴箐程玲娟
关键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耕地利用效率TOBIT回归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