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利

作品数:6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血液
  • 3篇血液透析
  • 2篇护理
  • 1篇导管
  • 1篇动静脉
  • 1篇动静脉内
  • 1篇动静脉内瘘
  • 1篇血栓
  • 1篇血透
  • 1篇血透室
  • 1篇血液灌流
  • 1篇血液灌流器
  • 1篇血液净化
  • 1篇血液透析护理
  • 1篇血液透析中心
  • 1篇智能管理
  • 1篇智能管理系统
  • 1篇溶栓
  • 1篇肾病
  • 1篇糖尿

机构

  • 4篇泰州市第二人...

作者

  • 4篇丁利
  • 1篇汤建明
  • 1篇石存平
  • 1篇苏凤珍
  • 1篇姚春雷

传媒

  • 1篇智慧健康
  • 1篇糖尿病新世界
  • 1篇当代护士(中...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血液透析中心智能管理系统对提高血透室护理质量的效果
2021年
在血透室护理中,研究血液透析中心智能管理系统的效果。方法:在2017年2月-2019年5月时间内,随机抽选100例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病患,按照有无接受血液透析中心智能管理系统的方法,分成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并作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做对比,观察组更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6%)低于对照组(22%)(p<0.05),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相比较,观察组(98%)比对照组(84%)更高一些(p<0.05)。结论:血透室护理过程中,实施血透析中心智能管理系统进行干预,不仅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还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十分显著。
丁利
透析间期采用尿激酶治疗长期导管血栓的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透析间期采用尿激酶治疗长期导管血栓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6月维持性血透患者中14例长期透析导管患者,在此期间进行了120例次溶栓治疗。采用摸球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60例次。两组采取不同的溶栓方法,分组探究干预的效果。结果一组溶栓成功率显著低于二组(P<0.05)。结论尿激酶治疗血液透析长期导管血栓是通过激活纤溶酶系统来促进血栓的溶解,它是一种较常用的治疗方法,且二组的方法更有效,但在使用时需要谨慎操作并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
丁利
关键词:血液透析尿激酶溶栓
改良式血液灌流器预冲方法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 探讨一种符合规范的血液灌流器最佳预冲方法,以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方法 首先将100mg肝素用5ml注射器直接加入灌流器内上下颠倒2min混匀,静置30min,然后用3瓶500ml生理盐水(不含肝素)以150ml/min将灌流器空气排净,排出液排至废液收集袋然后直接上机,肝素用量与HD时相同,比较灌流前后患者血小板计数、APTT值等。结果 患者灌流后血小板计数较灌流前下降10%,灌流后APTT较灌流前延长1~1.5倍,只有1例患者有轻微的过敏反应,使用5mg地塞米松后缓解,没有发生出血和凝血现象。结论 改良式血液灌流器预冲方法是一种简单、经济、有效、符合规范的血液灌流器预冲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汤建明姚春雷苏凤珍石存平丁利
关键词:血液净化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护理个体化指导在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研究个体化指导在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4年6月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以护理方法不同分观察组与参照组,各38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血液透析护理配合个体化指导,对比两组血糖水平、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透析的患者采用血液透析护理配合使用个体化指导对于自体动静脉内瘘维护的效果显著,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祝国静孙俊荣丁利
关键词:血液透析糖尿病肾病自体动静脉内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