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正 作品数:9 被引量:25 H指数:3 供职机构: 延安市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脑小血管病的多模态MRI及颈动脉超声指标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 2025年 目的探讨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RI)和颈动脉超声指标在脑小血管病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心脑血管病医院收治的195例确诊为脑小血管病患者,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将患者分为认知障碍组(CL组)和非认知障碍组(NCL组),MoCA<23分为有认知障碍。CL组106例,男56例、女50例,年龄(70.73±9.42)岁;NCL组89例,男48例、女41例,年龄(65.58±9.29)岁。所有患者进行多模态MRI[脑白质高信号(WMH,采用Fazekas评分)、腔隙性脑梗死(LI)、脑微出血(CMBs)、血管周围间隙(PVS)和脑萎缩(采用GCA评分)]和颈动脉超声(颅外颈动脉硬化评分)检查。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多模态MRI参数和颈动脉超声指标与认知障碍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多模态MRI和颈动脉超声指标对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障碍的诊断效能。采用t检验、χ^(2)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统计比较。结果NCL组各项影像学指标均低于CL组[Fazekas评分2.00(1.00,2.00)分比3.50(2.00,4.00)分、LI个数1.00(0.00,1.00)个比2.00(1.00,3.00)个、CMBs个数1.00(0.00,1.00)个比1.00(0.00,2.00)个、半卵圆中心(CSO)-PVS评分1.00(0.00,2.00)分比1.00(1.00,2.00)分、基底神经节(BG)-PVS评分1.00(1.00,2.00)分比1.00(1.00,2.00)分、GCA评分1.00(1.00,2.00)分比2.00(1.00,2.00)分、颅外颈动脉硬化评分2.00(1.00,3.50)分比4.00(3.00,4.00)分,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Fazekas评分、LI个数、CMB个数、CSO-PVS评分、BG-PVS评分、GCA评分和颅外颈动脉硬化评分与MoCA评分均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0.372、-0.320、-0.241、-0.163、-0.182、-0.374、-0.191,均P<0.05)。多模态MRI参数联合颈动脉超声指标诊断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障碍的曲线下面积为0.826,95%CI为0.764~0.888,灵敏度为82.1%,特异度为83.1%。结论多模态MRI和颈动脉超声指标与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 秦江彦 王涛 高任 范正关键词:颈动脉超声 CT、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及弥散加权成像对卵巢囊腺癌与囊腺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研究CT、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以及弥散加权成像(DWI)对卵巢囊腺癌和囊腺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抽取2014年1月至2023年11月延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卵巢囊腺癌和囊腺瘤患者共68例进行研究, 根据病理检查情况将患者分为囊腺癌组(36例)和囊腺瘤组(32例)。收集两组患者CT、DCE-MRI和DWI检查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 观察CT、DCE-MRI和DWI对卵巢囊腺癌和囊腺瘤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囊腺癌患者扫描CT值高于囊腺瘤患者, 且两组患者在囊性/囊实性、边缘、单房/多房、形态以及密度上等CT特征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囊腺癌患者容量转移常数(Ktrans)大于囊腺瘤患者, 表观扩散系数(ADC)、噪声比(CNR)低于囊腺瘤患者(P<0.05)。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高于CT值、Ktrans、ADC以及CNR单独诊断的AUC,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DCE-MRI以及DWI对卵巢囊腺癌和卵巢囊腺瘤均具有鉴别诊断价值, CT值、Ktrans、ADC以及CNR联合诊断价值更高。 白利杰 王敏旋 范正 李欣文关键词:卵巢 囊腺癌 囊腺瘤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数字化隔室遥控双腔球囊导管子宫输卵管造影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数字化隔室遥控双腔球囊导管子宫输卵管造影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延安市医院2015-09~2017-03 256例不孕症数字化双腔球囊导管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56例,造影成功253例(98.8%),1例宫颈管过度弯曲置管失败,造影未能成功(0.39%),2例出现逆流(0.78%),双侧输卵管通畅42例,单侧输卵管通畅56例,双侧输卵管梗阻15例,单侧输卵管通而不畅64例,双侧输卵管通而不畅78例。结论该法操作简单、安全可靠,造影过程中要注意球囊的大小及造影管头的位置,患者简单的操作配合能分散注意力可更好地配合完成检查,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韩宏生 杨文峰 薛成伟 赵万寅 崔海雄 郭浩 高云展 陈真 范正关键词:双腔球囊导管 子宫输卵管造影 DCG联合CCTA在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DCG)联合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在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82例疑似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DCG、CCTA检查,并经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诊断(金标准)。比较三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特异度、灵敏度及冠心病病变血管检出结果。结果联合检查的诊断准确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特异度、灵敏度,右冠状动脉、左回旋支、左前降支病变血管检出率均明显高于DCG与CCTA(P<0.05)。结论DCG联合CCTA在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提升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与病变血管检出率,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白文丽 范正 梁佳欣 张振显 刘亚宏 李建军关键词:冠心病 心肌缺血 动态心电图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DR、CT在诊断足Lisfranc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数字X线摄影(DR)、CT对足Lisfranc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术中检查结果为足Lisfranc损伤的患者56例(200处损伤),所有患者均给予DR、CT检查,分析DR、CT对足Lisfranc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CT对足Lisfranc损伤的检出率为100.00%,明显高于DR的89.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对中间柱、外侧柱足Lisfranc损伤的检出率明显高于D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R、CT对内侧柱足Lisfranc损伤的检出率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对骨折型、脱位型足Lisfranc损伤的检出率明显高于D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R、CT可作为诊断足Lisfranc损伤的重要方法,其中CT可更准确地鉴别足Lisfranc损伤的位置、类型,提示可作为DR的有效补充,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崔海雄 张桀瑞 范正关键词:数字X线摄影 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血管内治疗患者的血栓渗透性、侧支循环及预后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血管内治疗(EVT)患者的血栓渗透性与临床功能预后的关系并分析血栓渗透性、侧支循环与临床功能预后之间的效应关系。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24年1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心脑血管病医院大脑中动脉闭塞并接受EVT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77例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血栓渗透性高与低分为高渗透性组(44例)和低渗性组(33例)。研究的主要终点是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良好功能结局(mRS 0~3分),次要终点为术后24 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7±2)d NIHSS评分、早期神经系统改善(ENI)、90 d mRS功能独立(mRS 0~2分)、90 d mRS极佳的功能恢复(mRS 0~1分)。进一步评估侧支循环,采用中介效应分析来评估侧支循环对血栓渗透性和90 d mRS功能预后之间的效应关系。结果高渗透性组较低渗透性组低密度脂蛋白低,术前NIHSS评分及ASPECTS评分高,侧支循环较好(均P<0.05)。高渗透性组患者在90 d时获得良好功能结局[mRS(0~3分)]、实现功能独立的可能性mRS[(0~2分)]及极佳的功能恢复方面的几率显著高于低渗透性组(P<0.001)。血栓渗透性和侧支循环与功能结局无显著交互作用(P=0.352)。血栓渗透性对侧支循环的效应(a=0.0190,P=0.0017),侧支循环对mRS的效应(b=0.9656,P=0.0000),血栓渗透性对90 d mRS的总效应(C=0.0303,P=0.0005),引入侧支循环的直接效应(C′=0.0119,P=0.0737),且中介效应值的bootstrap 95%置信区间(0.0251,0.0012)不包含0,均表明存在中介效应。结论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进行EVT患者中,高渗透性血栓患者比低渗透性血栓患者获得更好的90 d mRS。引入的侧支循环变量在血栓渗透性与90 d mRS良好功能结局之间存在完全中介效应。 秦江彦 范正 胡子涛 史孟容 雷格格 淡莉关键词:急性缺血性卒中 血管内治疗 侧支循环 脊柱结核骨代谢相关指标水平变化及影像学诊断分析 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分析脊柱结核骨代谢指标情况,并比较CT、MRI对脊柱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就诊的47例脊柱结核患者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均行CT、MRI检查,观察比较CT、MRI对脊柱结核椎体破坏、椎间盘受累、椎管狭窄等征象的显示率。另外选择同期健康体检50例正常人群为对照组,测定两组骨钙素(BGP)等骨代谢指标。结果 CT对脊髓受压显示率12.77%,MRI对脊髓受压显示率40.4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者在椎管狭窄、椎旁软组织脓肿等征象显示上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I型胶原C端肽(CTX-I)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MRI对脊柱结核椎间盘受累、椎管狭窄等病变征象均能良好显示,但MRI在脊髓受压显示上比CT显著高。血清ALP、CTX-I对脊柱结核判断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韩宏生 杨文峰 薛成伟 赵万寅 崔海雄 郭浩 高云展 陈真 范正关键词:脊柱结核 骨代谢指标 CT MRI 影像学征象 探讨X线、螺旋CT及三维重建检查技术对踝关节骨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X线、螺旋CT及三维重建检查技术对踝关节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于2015年6月—2017年1月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6例,行X线检查;观察组36例,行螺旋CT及三维重建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检测准确率与漏诊情况。结果观察组诊断正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漏诊情况主要集中于后踝隐性骨折、三踝骨折合并脱位及外踝骨折合并距骨与骰骨骨折。观察组漏诊情况主要集中于后踝隐性骨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螺旋CT与三维重建检查技术对踝关节骨折进行检查能有效提高检查准确率,应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郭浩 范正关键词:X线 螺旋CT 三维重建 基于影像纹理分析对早期肺癌诊断的研究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基于影像纹理分析对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56例早期肺癌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选取了60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CT检查,并基于CT影像图提取纹理特征参数,包括直方图参数和灰度共生矩阵(GLGM)参数。比较2组的直方图参数和GLGM参数,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评估各参数对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基于CT影像图提取的纹理直方图参数中,2组的偏度、峰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平均值、标准差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CT影像图提取的纹理GLBM参数中,2组的均匀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能量低于对照组,熵、相关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CT影像图提取的纹理特征参数对早期肺癌均具有显著的诊断价值(AUC>0.5,P<0.05),其中能量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44,其次为平均值和熵,分别为0.872、0.842,AUC最小的是相关性0.674。结论基于CT影像纹理特征参数可作为诊断早期肺癌的有效参考指标。 白利杰 王敏旋 范正 李欣文关键词:肺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