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常伟

作品数:23 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周口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出血
  • 6篇脑出血
  • 5篇手术
  • 5篇减压术
  • 5篇高血压
  • 4篇动脉瘤
  • 4篇血管
  • 4篇血管减压
  • 4篇血管减压术
  • 4篇三叉神经
  • 4篇三叉神经痛
  • 4篇神经痛
  • 4篇微血管
  • 4篇微血管减压
  • 4篇微血管减压术
  • 4篇颅内
  • 4篇经痛
  • 4篇高血压脑出血
  • 3篇动脉
  • 3篇血压

机构

  • 23篇周口市中心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郑州大学第二...

作者

  • 23篇王常伟
  • 22篇刘德中
  • 17篇李锴
  • 16篇刘霄
  • 12篇郭亚洲
  • 4篇李楷
  • 2篇张晓阳
  • 1篇栗超跃
  • 1篇李福生
  • 1篇岳新灿
  • 1篇王艮卫
  • 1篇丁菲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神经...
  • 2篇中华脑血管病...
  • 2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黑龙江医药科...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国际精神病学...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微创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6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颅脑外伤患者术后恢复期心理状态调查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4
2024年
目的探究颅脑外伤患者术后恢复期心理状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90例颅脑外伤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测验量表(Boston diagnostic aphasia examination,BDAE)、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of motor function,FAM)评估颅脑外伤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状况,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颅脑外伤患者术后恢复期出现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经SAS、SDS量表统计得出,90例颅脑外伤术后恢复期患者中有37例(41.11%)存在焦虑,41例(45.56%)存在抑郁;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城镇居民医保、有语言障碍、重度运动障碍是颅脑外伤术后患者发生抑郁和焦虑情绪的独立危险影响因素(P<0.05)。结论社会支持水平低、语言障碍、运动障碍、城镇居民医保付费方式是颅脑外伤术后恢复期患者发生焦虑、抑郁的危险影响因素,应给予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治疗来降低焦虑、抑郁发生率。
李锴卢丹王常伟刘霄史鹏飞何兵赵余刘德中
关键词:颅脑外伤心理状态影响因素
不同切口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效果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分析不同切口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面肌痉挛(HFS)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6月至2023年11月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7例HF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其中竖切口组(49例)接受竖切口MVD,横切口组(48例)接受耳后横切口MVD,观察两组手术基础指标、面部美观满意度、并发症状况以及围手术期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分值、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结果与竖切口组相比,横切口组手术时长与切口长度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P<0.05)。术后12 h横切口组VAS评分均低于竖切口组,且改善幅度大于竖切口组(P<0.05)。横切口组术后12 h波间期、潜伏期以及波幅的BAEP均高于竖切口组(P<0.05)。横切口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竖切口组(P<0.05)。横切口组面部美观满意度高于竖切口组(P<0.05)。结论与竖切口相比,耳后横切口MVD治疗HFS效果确切,可明显改善手术效果,减轻术后疼痛度,增强BAEP,减少并发症,并提升面部美观度。
刘禹李锴王常伟刘霄刘德中
关键词:显微血管减压术面肌痉挛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血清学指标与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及预后的关系
2025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术后肺部感染患者血清肝素结合蛋白(heparin-binding protein,HBP)、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od-like receptor heat protein domainrelated protein 3,NLRP3)及肽素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接受手术治疗的HICH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合并术后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n=31)与未感染组(n=97),分析两组血清HBP、NLRP3及肽素水平变化情况。依据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GOS≥4分,n=113),预后不良组(GOS≤3分,n=15),分析前述指标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感染组患者血清HBP、NLRP3及肽素水平显著高于未感染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预后不良组血清HBP、NLRP3及肽素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经单因素筛选与多因素分析显示:与不良预后相关的因素有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HBP、NLRP3和肽素(均P<0.1)。三种血清标志物经校正混杂因素后,与不良预后相关的OR值:HBP为0.671(95%CI:0.484~0.930,P=0.017),NLRP3为1.210(95%CI:1.072~1.367,P=0.002),肽素为3.407(95%CI:1.474~7.876,P=0.004),三种血清标志物对于不良预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HBP为0.870(95%CI:0.805~0.936),NLRP3为0.886(95%CI:0.762~1.000),肽素为0.886(95%CI:0.814~0.959)。结论血清HBP、NLRP3及肽素在HICH术后肺部感染患者水平高于无肺部感染者。三种血清学标志物对HICH术后不良预后有较好预测能力,可能是预测HICH术后不良结局的有效生物标志物。
王常伟史鹏飞朱超栗超跃李福生刘德中
关键词:颅内出血高血压性
青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分析青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登记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神经外科青年自发性脑出血手术患者83例,收集预后相关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发病至人院时间、病情严重程度及实验室检查数据、治疗情况等.存活患者随访至术后6个月,根据6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组,〈3分的49例为预后良好组,死亡和MRS评分≥3分的34例患者为预后不良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预后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至终点事件(死亡)或术后6个月,无一例失访。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人院时NIHSS评分、GCS评分、最高收缩压、出血量、手术血肿清除量、随机血糖、发病至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启‘良好组合并脑疝、出血破入脑室、血脂异常率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入院时最高收缩压≥180mmHg、NIHSS评分≥8分、手术时间〉72h、随机血糖≥7mmoFL、出血破人脑室:黾青年脑出血手术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青年脑出血手术患者人院时收缩压、随机血糖、NIHSS评分越高,患者预后越差,另外出血破人脑室、手术时间〉72h也是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因此术前积极控制血压、血糖,对符合手术指征患者争取早期手术对改善预后可能有积极的作用。
王常伟刘德中郭亚洲李锴刘霄
关键词:青年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预后
鞘内给药治疗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对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治疗中鞘内给药取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该院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100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分别给予单一抗生素静脉用药、鞘内注射万古霉素治疗方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临床治疗有效率观察组96.00%(46/50),高于对照组的74.00%(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比较,氯化物指标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指标包括白细胞、葡萄糖、蛋白定量及颅内压治疗后改善情况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0%(2/50)与对照组的6.00%(3/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经对症治疗,不良反应均缓解。结论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治疗中,鞘内给药治疗方法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可发挥重要作用,有助于患者各项体征指标的改善,且安全性较高,应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李锴刘德中王常伟
关键词:神经外科手术颅内感染鞘内给药
57例颅内动脉瘤外科手术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IAs)的外科手术治疗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01月~2015年04月收治的57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入组病例均在全麻下行动脉瘤夹闭术,GOS预后评分结果:...
刘霄刘德中苑来生李锴王常伟郭亚洲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手术治疗
软通道辅助下微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软通道辅助下微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对基底节区脑出血(BGCH)合并脑疝患者手术时长及术后颅骨缺损面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本院94例BGCH合并脑疝患者,根据不同术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行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行软通道辅助下微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对比两组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手术用时、出血量、颅骨缺损面积、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用时短、出血量少、颅骨缺损面积小、住院时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13%(1,47)比17.02%(8,47)]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软通道辅助下微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BGCH合并脑疝,手术用时短,术中出血少,且术后颅骨缺损面积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利于术后早期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王常伟刘德中李楷刘宵
关键词:基底节区脑出血脑疝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与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对脑卒中防治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1年
缺血性脑卒中是引起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它与颈内动脉狭窄关系密切。目前针对颈动脉狭窄的诊疗方法主要有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二者在防治脑卒中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针对CEA和CAS对脑卒中的防治作用的优劣,临床上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就CEA与CAS治疗颈动脉狭窄对脑卒中的防治作用进行综述。
李锴史鹏飞郭亚洲刘霄王常伟刘禹何兵赵余涛刘德中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恶性脑膜瘤19例治疗体会
刘德中郭亚洲李锴刘霄王常伟刘禹何兵
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术治疗痉挛性偏瘫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探讨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遗留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6月周口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例痉挛性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例为原发性高血压性脑出血,1例为妊娠高血压性脑出血,均行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后遗留痉挛性偏瘫,经康复训练无效后均行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术.通过改良Ashworth量表(MAS)分级评估患侧肢体的肌张力;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评估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评估患者躯体平衡功能;采用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量表(BDAE)分级评估患者的语言功能.结果 6例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健侧肢体肌力无改变,但均出现健侧肢体麻木感(术后6个月内症状均消失),5例出现健侧肢体乏力感(术后3个月内症状均消失),4例出现颈部肿胀感(术后1周症状均消失),无切口感染、呼吸困难及吞咽异物感等其他并发症发生.6例患者术前,术后6、12个月的MAS分级、FMA评分、BBS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BDAE分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71,P=0.156).与术前相比,术后6、12个月患侧的肌张力、上肢运动功能均改善,术后12个月的躯体平衡功能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术可改善痉挛性偏瘫患者患侧肢体的肌张力、增强偏瘫侧上肢的运动功能、改善躯体平衡,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史鹏飞王常伟李锴刘霄刘禹何兵赵余涛薛冰州张山伟刘德中
关键词:偏瘫臂丛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