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竹林

作品数:3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内蒙古工业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艺术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学
  • 1篇艺术

主题

  • 1篇中国古建
  • 1篇中国古建筑
  • 1篇体量
  • 1篇西方建筑
  • 1篇历史环境
  • 1篇美术
  • 1篇美术馆
  • 1篇美学
  • 1篇密斯
  • 1篇模数
  • 1篇精致
  • 1篇极致
  • 1篇建筑
  • 1篇建筑体量
  • 1篇工业遗产
  • 1篇宫殿
  • 1篇国家美术馆
  • 1篇高大
  • 1篇表皮

机构

  • 3篇内蒙古工业大...

作者

  • 3篇韩秀华
  • 3篇张竹林

传媒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浅谈工业遗产建筑的改造
2017年
工业遗产就是在工业化的这个发展的过程内保留下来的物质的文化的遗产再加上不是物质的文化的遗产。旧工业建筑拥有历史文化价值,它们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工业文化形象等使它们可使工业文明和历史信息得到传承与延续。在改造过程中,要对原有建筑进行科学的分析,保证最合理的利用原有的结构与材料,既不能一味的拆除重建,也不能全然保留而忽略了新时代新功能对建筑的新要求。
张竹林韩秀华
关键词:工业遗产表皮
历史环境造就的中西方建筑体量差异——探究中国历史上为什么很少有与欧洲教堂和宫殿般宏伟高大的建筑
2016年
对中西方历史建筑的差别从大与小的体量角度进行了分析研究,论证了西方宏伟高大的教堂建筑产生的契机与发展,和中国的皇权历史造就出的更为近人尺度的建筑的实例与缘由。中国由于皇权和唯心主义哲学观以及建筑技术的缘故,建造的建筑尺度较符合人的尺度。西方由于宗教信仰追求神秘感和纪念性,以及唯物主义哲学观和建筑技术的发展,建筑尺度追求高大宏伟。
张竹林韩秀华
关键词:西方建筑中国古建筑历史环境建筑体量
精致美学的极致——柏林新国家美术馆
2017年
本文对密斯·凡·德·罗生前的最后一个作品——德国柏林新国家美术馆进行了理性而有逻辑的分析解读。文中从建筑的理念、策略、手法、效果等不同方面分析了这位世界级大师的极美作品。柏林新国家美术馆作为密斯的最后一个作品,不仅仅是一座美术馆,更是一件刚与玻璃的雕塑。他在造型中寻找着归宿,他为新国家美术馆设计的是一个几乎不需要进行任何切割的巨大正方形。
张竹林韩秀华
关键词:密斯模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