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科手术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及中介因素的前瞻性研究
- 2025年
- 背景与目的:外科手术是乳腺癌治疗的核心手段,但手术带来的身体损伤和心理负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QoL)。本研究基于前瞻性队列数据,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QoL的变化及其中介效应因素,为围手术期康复管理提供依据。方法:纳入2024年6月—2025年1月在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接受局部手术治疗的女性乳腺癌患者,在术前、术后使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织QLQ-C30与QLQ-BR23量表对患者肩关节功能和QoL进行评价。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手术前后评分差异,并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手术对QoL的间接影响路径。此外,进一步进行亚组分析比较不同手术方式对QoL变化的影响。结果:共纳入148例患者,中位年龄54(46~60)岁,术后肩关节功能和QoL评分明显下降(均P<0.001)。QLQ-C30显示术后躯体、角色等功能维度下降,症状维度加重;QLQ-BR23中乳房与上肢症状评分明显升高(均P<0.001)。亚组分析发现,接受腋窝淋巴结清扫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下降和QoL恶化程度明显高于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患者(均P<0.05);乳房切除术与保乳术患者QoL下降程度相近,但疼痛和乳房症状更为突出。中介效应分析表明,肩关节功能、乳房症状和躯体功能在手术影响QoL中发挥中介作用,良好情绪则具有保护性效应。结论:外科手术显著影响乳腺癌患者术后QoL,局部功能损伤和症状加重是主要中介因素。不同手术方式对QoL影响存在差异。术后加强肩部康复、症状管理和心理疏导,有助于提升患者QoL。
- 徐庆贤李媛陈茂山王诗荣薇杨磊黄莛越尹恒凡军徐玮石丘玲杨宏伟
- 关键词:乳腺肿瘤外科手术生活质量
- 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血清CEA,CA15-3及TPA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被引量:27
- 2017年
- 目的:探讨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血清CEA,CA15-3及TPA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68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保乳手术组和改良手术组,每组34例。保乳手术组患者采用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改良手术组患者采用改良根治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复发率、转移率、生存率以及血清CEA,CA15-3及TPA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改良手术组总有效率及5年生存率均优于保乳手术组(P<0.05);保乳手术组并发症、局部复发率、肿瘤远处转移率均低于改良手术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EA、CA15-3、TPA水平均降低,且改良手术组低于保乳手术组(P<0.05)。结论: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均能有效治疗早期乳腺癌,但保乳手术效果优于改良根治术,不仅能够降低患者血清CEA,CA15-3及TPA水平,而且并发症及复发率较低。
- 刘莹胡杰杨磊汪正燕荣薇熊斌
- 关键词:乳腺癌保乳手术改良根治术CEACA15-3TPA
- 初诊单纯骨转移乳腺癌局部手术获益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基于SEER数据库的回顾性研究
- 2024年
- 目的 预测初诊单纯骨转移乳腺癌(bone-only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bMBC)患者局部手术的主要获益人群。方法 使用SEER数据库中2010年—2019年初诊为bMBC的病例资料,按7∶3将患者随机分为训练集与验证集。在训练集中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患者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筛选变量并构建预后预测模型。采用一致性指数(concordance index, C-index)、时间依赖临床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 DCA)分别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评估模型的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适用度。使用模型计算患者风险得分并将患者分为低、中、高风险组,使用生存分析比较手术与未手术患者在不同风险组中的生存差异。结果 共纳入2 057例患者,中位年龄45岁(四分位间距47~62岁),中位随访32个月(四分位间距16~53个月),共死亡865例(42.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手术较未手术患者的总生存更优[风险比=0.51,95%置信区间(0.43,0.60),P<0.001],而化疗、婚姻状态、分子分型、年龄、病理类型及组织学分级是总生存独立预后因素(P<0.05),基于独立预后因素构建预后预测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进行模型评价,C-index分别为0.702和0.703;训练集和验证集的1、3、5年AUC分别为0.734、0.727、0.731和0.755、0.737、0.708;校准曲线显示训练集和验证集1、3、5年的预测生存率与实际生存率高度吻合;DCA显示预测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具有一定临床适用度。根据患者风险得分将患者划分为低、中、高风险亚组,对数秩检验结果显示,局部手术能提高低风险组患者总生存(训练集:P=0.013;验证集:P=0.024),局部手术不改善中风险组(训练集:P=0.45;验证集:P=0.77)和高风险组(训练集:P=0.56;验证集:P=0.94)患者总生存。结论 局部手术可提高部分初诊bMBC患者的总生存,基于临床病�
- 杨磊牟德武杨宏伟陈茂山
- 关键词:乳腺癌骨转移
- 乳腺癌组织中NM23及上皮钙黏素的表达与新辅助化疗效果的关系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NM23和上皮钙黏素的表达与新辅助化疗(NCT)效果的关系。方法收集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浸润性乳腺癌并接受NCT患者87例的临床资料。根据NCT效果将其分为有效组(63例)和无效组(24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7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NCT前癌组织中NM23和上皮钙黏素的表达,分析NM23和上皮钙黏素的表达与NCT效果的关系。结果无效组的NM23阳性、TNM分期为Ⅲ期、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占比均低于有效组,上皮钙黏素阳性占比高于有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上皮钙黏素表达阳性是乳腺癌NCT无效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NM23表达阳性及TNM分期为Ⅲ期是其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的NM23和上皮钙黏素表达均与乳腺癌NCT效果存在显著相关性,对评估乳腺癌患者NCT后的效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杨磊杨宏伟陈茂山牟德武程晓明
- 关键词:乳腺癌NM23上皮钙黏素新辅助化疗
- 基于SEER数据库分析放疗对初诊Ⅳ期保乳术后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放疗对初诊Ⅳ期接受保乳术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提取美国SEER数据库中2010年至2018年初诊Ⅳ期乳腺癌患者病理资料,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及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放疗与初诊Ⅳ期保乳术后乳腺癌患者总生存(OS)的关系,根据患者不同特征行亚组分析。结果共纳入773例患者,其中放疗组381例(49.29%),未放疗组392例(50.71%);中位年龄58岁(四分位距:49~67岁);总死亡328例,其中放疗组140例(42.68%),未放疗组188例(57.32%)。多因素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在总体人群中,放疗组OS优于未放疗组(OR=0.74,95%CI:0.60~0.92,P=0.008)。亚组分析显示,在年龄≤60岁、HR(-)/HER2(-)、单纯骨转移及化疗人群中放疗进一步改善患者OS。结论放疗可能提高部分接受保乳术的初诊Ⅳ期乳腺癌患者的总生存时间,肿瘤负荷较轻、预期生存时间较长的患者可能是放疗获益的主要人群。
- 牟德武孟朔陈茂山杨磊杨宏伟
- 关键词:晚期乳腺癌放疗
- 超声刀辅助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效果分析
- 2016年
- 剖析结节性甲状腺肿用超声刀辅助小切口甲状腺术的疗效。方法:按照数字抽签法,随机分组9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者:实验与对照,每组45例。实验组应用超声刀辅助小切口甲状腺术,对照组应用传统甲状腺术。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相关手术指标。结果:实验组的切口长度为(3.4±0.4)cm、术后VAS评分为(19.2±10.6)分、手术时间为(53.1±16.5)min,对照组分别为(9.2±0.3)cm、(46.3±13.7)分、(71.6±14.0)min。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者2例,对照组12例。实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超声刀辅助小切口甲状腺术式对结节性甲状腺肿者进行治疗,安全可靠,无严重并发症,值得推广。
- 杨磊
- 关键词:结节性甲状腺肿小切口超声刀
- miRNA-183-5p在乳腺癌患者的表达及对乳腺细胞上皮间质转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研究miRNA-183-5p在乳腺癌患者体内的表达情况及对乳腺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采用Real-timePCR检测93例乳腺癌患者的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以及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正常乳腺细胞MCF-10A中miRNA-183-5p的表达水平。将MDA-MB-231分为3组:未做处理的对照组,转染control miRNA的mimics control组以及转染miRNA-141-5p mimics的mimics组,Real-time PCR法检测3组细胞中miRNA-183-5p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上皮细胞-间质细胞转化(EMT)相关的E-钙黏蛋白(E-cadherin)及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情况;划痕愈合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结果miRNA-183-5p在乳腺癌组织、MDA-MB-231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及MCF-10A细胞(P<0.05)。mimics组的细胞中miRNA-183-5p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mimics control组(P<0.05)。E-cadherin在mimics组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mimicscontrol组(P<0.05),MMP-9及Vimentin在mimics组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和mimicscontrol组(P<0.05)。与其他2组比较,mimics组的划痕愈合率以及侵袭能力显著降低(P<0.05)。结论miRNA-183-5p在乳腺癌患者体内呈低水平表达,可能通过靶向降低MMP-9的表达水平,抑制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上皮间质转化、迁移和侵袭能力。
- 汪正燕黄云辉杨磊刘莹
- 关键词:乳腺癌上皮间质转化迁移
- 非哺乳期乳腺炎的现代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6年
- 在医学领域当中,非哺乳期乳腺炎也被称之为慢性乳腺炎,是一类病程较长,临床表现相似却又复杂多变,易复发,病因不明,某些类型极易与乳腺癌混淆,导致误诊率高而治愈率低,而且让人困惑的一系列疾病。主要包括乳腺导管扩张症/导管周围乳腺炎、肉芽肿性小叶乳腺炎,前者又常被称为浆细胞性乳腺炎。其病因尚未明确,现主要有如下几种病因及发病机制:阻塞学说;感染学说;吸烟;其他因素(自身免疫因素、服用避孕药物、高泌乳素血症、外伤引起的炎症反应等)。对该种疾病的诊断常需临床病史、查体及辅助检查相结合。目前对该种疾病的治疗主要采用手术的方法,此外还有部分报道配合中西医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性治疗。
- 杨磊
- 关键词:非哺乳期乳腺炎
- 1706名医院职工甲状腺超声体检结果分析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调查医院健康职工甲状腺结节的患病情况及分布特征。方法收集2016年4月至5月本院职工1 706名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的结果资料,分析甲状腺结节检出率及其在不同性别、年龄的分布情况。结果超声检出甲状腺结节检出率为20.46%,女性高于男性(22.13%比15.78%,P=0.042),男女比例为1∶1.4。医生、护士及后勤行政工作人员甲状腺结节检出率分别为17.86%、22.30%和19.60%,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106)。男女医生间、内外科医生间及放射科与非放射科职工间甲状腺结节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检出甲状腺结节中,单发占60.46%,多发占39.54%;结节性质中,实性占44.70%,混合性占11.46%,囊性占43.84%。囊性、混合性和实性结节长径平均值分别为(0.44±0.32)cm、(1.00±0.74)cm和(0.62±0.52)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338,P<0.001),两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示甲状腺结节长径与年龄存在正相关性(P=0.014)。患病集中分布于25~50岁,男女性别的年龄分布集中趋势无明显差异。结论医院职工甲状腺结节检出率较高,集中在青年人群,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
- 杨磊杨磊陈茂山杨宏伟黄云辉荣薇邓萍
-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超声检查
- 甲状旁腺激素定性检测试纸条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甲状旁腺激素定性检测试纸条,包括底板,其所述底板上依次设有样品垫、结合垫、反应垫及吸水垫;所述样品垫用于接收样品,所述结合垫内包被有可与甲状旁腺激素结合的有色吸附颗粒,所述反应垫内包被有相间隔的检测带...
- 杨宏伟陈茂山黄云辉杨磊胡杰刘莹何宇田茂新汪正燕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