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萌
- 作品数:7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陕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朱富华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经验被引量:4
- 2017年
- 朱富华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擅长儿童哮喘、心肌炎、厌食及其他小儿疑难病的中医诊疗,现将其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经验介绍如下。
- 王晓萌成秋朱富华
- 关键词: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医诊疗儿童哮喘心肌炎疑难病
- 朱富华主任医师应用健脾合剂治疗小儿疾病的经验
- 2016年
- 目的:总结朱富华主任医师临证运用健脾合剂治疗儿科疾病的经验。方法:通过收集相关临证运用健脾合剂治疗小儿疾病的病案,如厌食、感染脾虚综合征、汗证、遗尿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临证运用健脾合剂后,厌食患儿食欲增进,感染脾虚综合征患儿未再反复易感,汗证患儿汗出正常,夜啼患儿未再夜间啼哭不安。结论:辨证运用健脾合剂治疗小儿相关脾虚疾患效果较佳。
- 王晓萌朱富华
- 关键词:健脾合剂儿科脾虚名医经验
- 中医药通过抑制细胞焦亡和炎性小体改善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23年
-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是慢性肾衰竭和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也是糖尿病患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和全球最主要的非传染性死亡原因,而细胞焦亡和炎性小体激活与DN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介导足细胞足突丢失和融合、炎症因子表达增加、巨噬细胞浸润、肾小球基质扩张和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增加等多种病理变化,最终导致肾单位丢失和肾损伤。据研究报道,传统草药或经典处方中的多种活性成分在DN治疗中发挥着降糖、降脂、改善胰岛素抵抗、抗炎、抗氧化应激、调节免疫等多种作用,并且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小体的激活,抑制肾细胞焦亡,拮抗DN炎症诱导的损伤,改善肾功能,减缓DN进展,疗效明确。中药干预DN具有多靶点、多信号通路、多系统等特点和作用,在防治DN上具有广阔前景。目前体内外关于中医药干预DN的研究众多,但是缺乏系统的、全面地对中医药干预DN模型实验研究的整理、概括和总结,该文就细胞焦亡和炎性小体的研究进展及在DN中的作用机制及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DN相关防治药物的研发提供思路和参考。
- 李晓晨杨鹏王晓萌王晓萌秦灵灵吴丽丽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信号通路
- 基于AMPK信号通路改善T2DM胰岛素抵抗中药有效成分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24年
- 胰岛素抵抗(IR)是2型糖尿病(T2DM)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对IR的治疗成为防治T2DM的关键。IR是指胰岛素刺激下的组织细胞对葡萄糖不敏感或减敏感的状态,导致细胞无法有效地摄取血液中的葡萄糖,从而引起高血糖。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是一种能量感应的酶,能够调节多种代谢途径,维持细胞内腺苷三磷酸(ATP)的稳定。近年来中药在T2DM的防治中发挥愈发重要的作用,基于AMPK信号探寻中药干预T2DM进程的研究也逐渐增多。诸多药理研究表明,中药在防治T2DM方面具备安全、高效等优势,AMPK信号通路是中药有效成分、中药提取物发挥改善IR作用的关键通路之一。中药酚类、黄酮类、多糖类、生物碱、皂苷类等有效成分及中药提取物,可以通过激活AMPK信号通路级联反应,从而通过调节糖脂代谢、抑制炎症反应、抗氧化应激和维持线粒体稳态等方式改善IR。基于此,该文章将对近年来中药干预AMPK信号通路改善IR现有的药理和实验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能为中药干预IR和治疗T2DM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 王晓萌杨鹏李晓晨吴丽丽秦灵灵刘铜华
-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中药
- 敏咳汤对实验性哮喘豚鼠NO和IL-4影响的实验研究
-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敏咳汤作用于实验性哮喘豚鼠NO和IL-4影响的实验研究,明确敏咳汤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为人类更清楚、更科学的认识哮喘的发病机制和中药复方新药的研制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将清洁级封闭群幼龄雄性豚鼠50...
- 王晓萌
- 关键词:儿童哮喘一氧化氮白介素-4
- 文献传递
- 中医药干预PPARγ信号通路改善高脂血症的研究进展
- 2025年
- 高脂血症可引起动脉管壁粥样硬化性的病理改变,是导致心脑血管突发事件的危急原因之一。近年来中医药在高脂血症的防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作为脂质代谢中承前启后的关键靶点,基于该通路的研究也逐渐增加。中医药通过激活PPARγ信号通路具有明确的抑制脂质沉积、促进胆固醇逆转运、改善肝脏脂质和胆汁酸代谢等作用。PPARγ信号通路是中药有效成分、中成药、中药复方及中医其他干预措施发挥调节血脂作用的关键通路之一。文章以中医药干预PPARγ信号通路作用机制为切入点,综述近5年来中医药干预该信号通路治疗高脂血症实验研究成果,为中医药进一步深入研究高脂血症及临床上更好地防治脂质代谢性疾病提供新思路和理论依据。
- 李青松李晓晨王晓萌郭江凡吴丽丽吴丽丽刘铜华
- 关键词:高脂血症中医药
- 敏咳汤对实验性哮喘豚鼠炎性细胞、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影响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索敏咳汤对支气管哮喘豚鼠中炎性细胞(ECP)、炎性介质(NO)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清洁级封闭群幼龄雄性豚鼠50只,将其分为5组(哮喘模型组、中药大剂量组、中药小剂量组、地塞米松片对照组、正常对照组),采用卵白蛋白造模法。观察敏咳汤对哮喘豚鼠血清中炎性细胞(ECP)、炎性介质(IL-2、IL-3、IL-4、IL-13)和NO含量的影响。结果:敏咳汤可有降低血清中NO、ECP、IL-3、IL-13的含量、降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L-4的含量;提高血清IL-2的含量。结论:通过上述实验,可知敏咳汤从哮喘发病多个环节阻滞哮喘的发生。(1)敏咳汤可缩短哮喘发生症状的持续时间。(2)敏咳汤可升高IL-2的含量,恢复Th1/Th2类细胞因子免疫应答失衡,从而减少哮喘的发生。(3)敏咳汤可降低IL-4和IL-13的含量,减少IgE合成的细胞因子,阻滞哮喘的发生。(4)敏咳汤减少IL-3的含量,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一则阻滞嗜碱、肥大细胞增殖和活性,二则减少嗜酸细胞活性。(5)敏咳汤可降低NO的含量,减少气道的炎症。这种机制在于NO能阻断嗜酸性粒细胞凋亡,从而间接加重或促进嗜酸性粒细胞炎症反应。同时作为信使的NO可抑制TH1细胞,促进TH2细胞的激活,致使激活炎性细胞的细胞因子IL-4生成过多,加重气道炎症反应。(6)敏咳汤可降低ECP的含量,减少哮喘季节性的发作,如花粉的诱发,减少气道的炎症反应。
- 朱富华王生婷成秋王晓萌颜靖棠
- 关键词:哮喘炎性细胞炎性介质细胞因子动物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