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凯敏
- 作品数:3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烟台毓璜顶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丙戊酸钠致血小板减少及低纤维蛋白原血症被引量:9
- 2016年
- 1例58岁男性患者因癫痫发作持续静脉泵入丙戊酸钠33.6 mg/ h,连续用药3 d。7 d后患者行左颞叶病灶切除术,手术次日 PLT 从入院时的242×109/ L 降至100×109/ L,未予以处理,继续按原剂量静脉泵入丙戊酸钠4 d 后 PLT 降至72×109/ L,凝血酶原时间(PT)由入院时的13.4 s 延长至20.7 s,纤维蛋白原(FIB)由2.08 g/ L 降至0.99 g/ L。考虑为丙戊酸钠所致血小板减少及低纤维蛋白原血症,遂停用丙戊酸钠并给予冷沉淀6.0 U。停用丙戊酸钠1周后复查,PLT 294×109/ L, PT 13.2 s,FIB 2.57 g/ L。
- 郭晨煜郑文文李凯敏陆丛笑
- 关键词:丙戊酸血小板减少
- 基于PCR-CRSIPR/Cas12a的DNMT3A R882H/C可视化检测方法
- 2025年
- 目的开发一种基于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成簇的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及其相关蛋白(Cas12a)系统的DNMT3A R882H(c.2645G>A)/C(c.2644C>T)可视化检测系统。方法选取2023年9月~2024年9月于烟台毓璜顶医院收集的34例疑似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骨髓样本。针对DNMT3A R882H/C突变位点序列,首先设计PCR-Cas12a核酸检测系统所需的特异性扩增引物和CRISPR RNA(crRNA)。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筛选出扩增性能较好的引物对,并利用Cas12a蛋白切割邻近荧光探针产生的荧光强度,基于突变型和野生型信号的差异筛选出切割效果最好的crRNA,构建PCR⁃Cas12a核酸检测系统。随后将野生型人基因组DNA和DNMT3A R882H/C突变质粒按不同比例混合,模拟不同突变率,评价PCR-Cas12a的最低检测限。最后,使用PCR-Cas12a检测已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验证DNMT3A R882H/C突变率的临床样本,评估方法学的一致性和抗干扰能力。结果本研究建立的PCR⁃Cas12a核酸可视化检测系统,能够有效检出突变率为1%的DNMT3A R882H/C临床样本。结论本研究结合PCR与CRISPR-Cas12a技术,建立了一种检测DNMT3A R882H/C突变位点的可视化方法,具有快速以及特异度、敏感度高的特点,为急性髓系白血病的预后评估提供有力支持。
- 蒋清杨孙如美缪夏萍范喜杰张浩名夏银骁李凯敏陈涛
-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
- 含苯达莫司汀预处理方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淋巴瘤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7
- 2022年
-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在恶性淋巴瘤整体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1,2]。常用的预处理方案包括BEAM方案(卡莫司汀、依托泊苷、阿糖胞苷、美法仑)、BEAC方案(卡莫司汀、依托泊苷、阿糖胞苷、环磷酰胺)、CBV方案(环磷酰胺、依托泊苷、卡莫司汀)[3,4]。由于卡莫司汀供应短缺, 寻找其他替代药物势在必行。苯达莫司汀(bendamustine, Ben)是一种兼具烷化剂和抗代谢作用的双功能氮芥衍生物, 在其他烷化剂耐药的情况下, 仍具有杀伤肿瘤细胞作用[5,6]。本研究对符合ASCT适应证的恶性淋巴瘤患者, 给予含Ben方案预处理ASCT, 对其近期疗效及安全性进行探索。
- 安立才刘英慧王婧瑶马俊杰徐俊卿李凯敏魏荣霞隋晶蕊冯祥艳刘小倩陈丽明初晓霞
- 关键词:依托泊苷替代药物美法仑恶性淋巴瘤烷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