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勇

作品数:15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4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生物学
  • 3篇天文地球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理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艺术

主题

  • 4篇颗石藻
  • 4篇
  • 3篇液相
  • 3篇液相色谱
  • 3篇质谱
  • 3篇质谱法
  • 3篇色谱
  • 3篇萃取
  • 3篇相色谱
  • 3篇固相
  • 3篇固相萃取
  • 3篇串联质谱
  • 3篇串联质谱法
  • 2篇生长速率
  • 2篇生理特征
  • 2篇糖苷类
  • 2篇土壤
  • 2篇苷类
  • 2篇微生物
  • 2篇抗生

机构

  • 15篇福建师范大学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福州大学
  • 1篇陕西科技大学
  • 1篇新疆师范大学
  • 1篇湖北师范大学
  • 1篇福建技术师范...
  • 1篇南方科技大学

作者

  • 15篇张勇
  • 11篇张虹
  • 11篇韩永和
  • 5篇马帅
  • 3篇王涛
  • 3篇李家兵
  • 2篇谢蓉蓉
  • 1篇童萍
  • 1篇陈娴
  • 1篇卢巧梅
  • 1篇周志华
  • 1篇林捷
  • 1篇陈志彪

传媒

  • 2篇化学试剂
  • 2篇微生物学报
  • 2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福建轻纺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海洋学报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亚热带资源与...

年份

  • 4篇2025
  • 2篇2024
  • 5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颗石藻C∶N∶P比率对海洋酸化与暖化的响应及其机制
2023年
颗石藻是海洋中最重要的初级生产者之一,且能通过钙化作用产生颗粒无机碳(方解石小片,也称颗石粒)并释放CO_(2),对海洋碳循环有重要贡献。由大气CO_(2)浓度升高引起的海洋酸化与暖化对颗石藻产生重大影响,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主要综述海洋酸化与暖化对颗石藻的生长速率和碳(C)∶氮(N)∶磷(P)比率的单一和耦合效益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得出结果:海洋酸化对颗石藻生长速率的影响较小,通常增大颗石藻C∶P和N∶P比率;海洋升温通常提高颗石藻的生长速率,可能增大或减小C∶P和N∶P比率。海洋酸化降低颗石藻生长速率的最适温度;而海洋升温增加生长速率的最适CO_(2)浓度。结果表明:海洋酸化与暖化的耦合作用很可能增加颗石藻的生长速率及其对CO_(2)的吸收能力,进而增加颗石藻对海洋碳循环的贡献。
张泳马帅谢蓉蓉周志华张虹韩永和张勇
关键词:海洋酸化颗石藻生长速率全球变暖
南方离子型稀土矿山垂直剖面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被引量:1
2025年
离子型稀土矿是国际上备受关注的战略资源,对我国多个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大规模的开采活动引发了土壤退化、营养流失和重金属污染等问题。[目的]分析离子型稀土矿山垂直剖面上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了解微生物群落沿垂直剖面的深度分异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为污染矿区土壤的生态修复提供参考。[方法]以离子型稀土矿山1-15 m深的土壤样品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的理化性质;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矿山垂直剖面上土壤微生物的分布规律并构建环境因子与微生物群落演替的关系。[结果]伴随矿山深度的增加,土壤pH值和总碳(total carbon, TC)逐渐降低;氨氮(ammonia nitrogen, NH3-N)是矿山土壤的主要氮素存在形态,在中深层土壤中可达13.0 mg/kg;铁(iron, Fe)、镁(magnesium, Mg)和总稀土元素(total rare earth elements, TREEs)含量颇丰,且在深层土壤中聚集程度较高。微生物群落在矿山垂直剖面上呈现出明显的演替规律;其中,α多样性指数Chao1 (丰富性指数)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等提示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随深度增加而降低,而β多样性指数如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和主坐标轴分析(principal co-ordinates analysis, PCoA)表明各层级间聚类差异显著。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环境因子可调控微生物群落结构分异,土壤各剖面层级间存在不同的土壤养分循环特征。绿屈挠菌门(Chloroflexota)、假单胞菌门(Pseudomonadota)、放线菌门(Actinomycetota)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是矿区土壤的优势细菌门类,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矿山土壤微生物存在层级演替规律:浅层土壤的优势菌群为绿屈挠菌门、酸杆菌门和放线菌门;中间层绿屈挠菌门的相对丰度下降,假单胞菌门逐渐占据优势地位,其相对丰度达60%;在深层极度厌氧环境中,假
陈娴崔熙雯韩海斌陈涵冰江仰龙王小闽陈志彪张勇张虹韩永和
关键词:土壤剖面微生物群落
甲基苯丙胺依赖者戒治期运动处方的研究
研究目的:近年来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ETH)是毒品成瘾中的新型代表,长期吸食不仅会降低体质和免疫力,还对大脑神经系统功能造成危害,以及严重的认知障碍、抑郁、焦虑等戒断症状。在“运动戒毒”的背景下...
张勇
关键词:运动处方
关联理论视域下的《月背征途》(节选)汉英译后编辑报告
本汉英译后编辑报告,其翻译文本选自航天科普书籍《月背征途:中国探月国家队记录人类首次登陆月球背面全过程》(以下简称《月背征途》)的第五章部分内容,共计15000多字。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围绕中国探月工程展开创作,描述了中...
张勇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土壤中12种有机磷酸酯被引量:3
2023年
采用固相萃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技术,建立了同时测定土壤中12种有机磷酸酯(OPEs)的方法。土壤样品经冷冻干燥、过筛后,加入丙酮-正己烷(1∶1,体积比)超声提取,经CNW⁃BOND Florisil SPE小柱净化后,进行HPLC-MS/MS分析,采用内标法定量。12种OPEs在0.1~1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检出限为0.004~0.162 ng/g。在低、中、高3种加标水平下,平均加标回收率为67.0%~128%,相对标准偏差为1.5%~9.9%。利用该方法对20份土壤样本进行检测,12种目标化合物均有检出,OPEs总含量为5.36~55.2 ng/g(干重),平均值为23.7 ng/g(干重),中位数为25.0 ng/g(干重)。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度和精密度良好,适用于土壤样品中OPEs的测定。
王涛张虹张虹林捷童萍林捷童萍韩永和张勇韩永和
关键词:有机磷酸酯土壤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如何提升电视风光艺术片的韵味
有人将21世纪称之为网络媒体的世纪,用户正迎来生活娱乐方式的变迁,既对电影,也对电视的制作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也带来了全新的机遇。最近几年来,中国电视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包括电视风光艺术片在内的各种电视艺术片在其中发挥了不容...
张勇
关键词:电视艺术片韵味
文献传递
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猪肉中9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残留被引量:2
2025年
建立了猪肉样品中痕量氨基糖苷类抗生素(Aminoglycosides,AGs)(阿米卡星、安普霉素、潮霉素B、卡那霉素、巴龙霉素、核糖霉素、大观霉素、链霉素、妥布霉素)残留的检测方法。猪肉样品经过冷冻干燥、研磨后,加入150 mmol/L EDTA溶液和5%TCA溶液进行超声提取,经Oasis HLB柱净化后,采用BEH Z-HILIC色谱柱,进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9种AGs在0.01~5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猪肉样品中AGs的定量限为0.01~0.29μg/g。在低、中、高3种加标水平下,猪肉样品中AGs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9.91%~113.20%,相对标准偏差为1.26%~12.40%。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适用于猪肉中AGs残留的检测。
周寒琳郭杭婷张虹陈新旺韩永和张勇贲玉婕
关键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猪肉
海洋升温和磷限制对颗石藻(Emiliania huxleyi)生理特征的影响及机制
2024年
颗石藻既可进行光合作用合成颗粒有机碳(POC),又可以通过钙化作用产生颗粒无机碳(PIC),对海洋碳循环有重要贡献。全球变暖以及由此引起的营养盐浓度下降对颗石藻的生理生态特征产生重要影响。文章总结海洋升温和磷限制的单一及耦合作用对颗石藻(Emiliania huxleyi)的生长速率、POC和PIC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生长速率的最适温度大约为24℃,且海洋升温促进颗石藻的生长,可能减少细胞的PIC含量,当培养基中的无机磷浓度低于0.18μmol/L时,颗石藻的生长受到磷限制,当无机磷浓度低于0.4μmol/L时,颗石藻处于低磷条件。无机磷浓度限制藻细胞的生长速率,很可能增加细胞的POC和PIC含量,海洋升温和无机磷浓度限制的耦合作用可能增加的生长速率、POC和PIC含量。这对预测气候变化背景下,颗石藻对海洋碳循环的影响具有理论意义。
杨祥王茵蕊张泳马帅张虹韩永和韩永和
关键词:碳循环颗石藻颗粒有机碳
闽鄂两省中考数学科部分试卷的比较研究
中考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业评价的重要手段和升学选拔的主要依据.本学位论文对福建省统一中考数学试卷(简称福建卷)与湖北省武汉、襄阳、黄石三地中考数学试卷(简称湖北几个地区卷)进行比较研究,以期推动新一轮新课程改革、全省统一...
张勇
关键词:数学中考试卷结构知识内容
典型有机磷酸酯阻燃剂暴露下米氏凯伦藻生长及其抗氧化响应研究
2024年
有机磷酸酯阻燃剂是一类对海洋微藻具有显著毒性作用的典型新污染物。本文选取两种典型结构的有机磷酸酯阻燃剂磷酸三(2-氯乙基)酯(TCEP)和磷酸三苯酯(TPhP),研究不同浓度(0.5μg/L、5μg/L、50μg/L、500μg/L和5000μg/L)阻燃剂暴露对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生长及其抗氧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TCEP和TPhP暴露均对米氏凯伦藻的生长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在暴露第6 d时,TCEP和TPhP对米氏凯伦藻细胞密度的平均抑制率分别达到36.39%和36.69%。藻细胞内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as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均随TCEP和TPhP暴露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其中,藻细胞内可溶性蛋白含量和SOD活性对TCEP胁迫的响应变化较敏感,而CAT活性则对TPhP胁迫的响应变化更敏感。同时,藻细胞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随TCEP和TPhP暴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高浓度(500μg/L和5000μg/L)TCEP暴露下,藻细胞的MD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MDA含量仅在5000μg/L TPhP浓度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果可为评估有机磷酸酯阻燃剂的生态效应提供理论依据。
张虹周寒琳王涛王涛郭杭婷马帅韩永和
关键词:米氏凯伦藻磷酸三苯酯氧化应激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