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置换术
  • 2篇股骨
  • 2篇关节
  • 1篇性关节炎
  • 1篇髓型
  • 1篇全膝关节
  • 1篇全膝关节置换
  • 1篇全膝关节置换...
  • 1篇人工椎间盘
  • 1篇椎间盘
  • 1篇胫骨
  • 1篇胫骨平台
  • 1篇膝关节
  • 1篇膝关节置换
  • 1篇膝关节置换术
  • 1篇内固定
  • 1篇颈骨
  • 1篇颈骨折
  • 1篇颈椎
  • 1篇颈椎病

机构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4篇周密
  • 3篇张巍
  • 3篇张树明
  • 3篇王晓宇
  • 2篇傅捷
  • 1篇王岩
  • 1篇张雪松
  • 1篇肖嵩华
  • 1篇王征
  • 1篇王奎友
  • 1篇陆宁
  • 1篇乔林
  • 1篇刘琳琳
  • 1篇刘春生
  • 1篇郝岩

传媒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颈人工椎间盘假体置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报道
目的:探索Bryan颈椎间盘假体应用于中国人的手术操作要点和早期治疗效果,观察假体植入后的稳定性和植入节段的活动度。方法:2003年12月~2005年12月,本院连续进行了83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102个节段)行颈前路间...
肖嵩华王岩张雪松陆宁王征周密
关键词:人工椎间盘假体置换术颈椎病
文献传递
IL-6联合MMP-3在早期诊断骨性关节炎中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分析白细胞介素-6(IL-6)联合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检测在诊断早期骨性关节炎中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8月收治的43例早期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4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IL-6、MMP-3水平,并以Kellgren-Lawrence(K-L)分级将观察组分为I级和II级,比较I级和II级IL-6、MMP-3含量及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同时分析IL-6、MMP-3与早期骨性关节炎患者HSS评分及K-L分级相关性。结果观察组IL-6、MMP-3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K-L分级I级IL-6、MMP-3含量低于II级,HSS评分高于II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MMP-3与早期骨性关节炎患者HSS评分呈负相关,与K-L分级呈正相关(P<0.05)。结论检测IL-6、MMP-3不仅可为早期诊断骨性关节炎提供参考,亦可了解患者疾病严重程度。
刘琳琳傅捷张树明周密王晓宇张巍
关键词:骨性关节炎MMP-3IL-6
北京地区健康成人膝关节测量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临床测量国人股骨髁矢/横径比值、髌骨高度(Insall-Salvati指数)以及胫骨平台后倾角度,研究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并探讨其生物力学意义。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股骨髁假体大小型号的选择、股骨后髁截骨线的安排等提供指导。方法利用CT扫描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及HiNet PACS 5.0软件测量。按不同性别及左右侧分别进行分组,所获测量数据使用t检验、线性回归等统计方式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测得共160例正常膝关节股骨髁矢/横径比值范围在0.80~0.96之间;髌骨高度和胫骨平台后倾角度:女性组均显著大于男性组(P<0.001,P<0.001),左右侧无显著差异(P>0.05,P>0.05)。线性关系分析可得,股骨髁矢/横径比值与髌骨高度之间存在正相关性(男性:r^2=0.358;女性:r^2=0.689),而股骨髁矢/横径比值与胫骨平台后倾角度、髌骨高度与胫骨平台后倾角度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国人膝关节股骨髁矢/横径比值较目前国外主流设计的股骨髁假体相对较大,且与髌骨高度成正相关。但胫骨平台后倾角的大小不会影响股骨髁矢/横径比值及髌骨高度。
郝岩张树明周密王晓宇张巍傅捷
关键词:股骨髁胫骨平台全膝关节置换术
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固定闭合复位治疗策略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固定治疗过程中术中复位策略及复位优良率与术后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8月-2015年3月收治的符合选择标准的17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男78例,女96例;年龄23~75岁,平均53.8岁。致伤原因:摔伤85例,交通事故伤61例,高处坠落伤28例。按照Garden分型:Ⅰ型35例,Ⅱ型56例,Ⅲ型47例,Ⅳ型3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7 d,平均2.74 d。遵循复位策略进行复位并采用闭合3枚空心加压螺钉方式固定。术后摄股骨颈正侧位X线片,遵循复位策略制定股骨颈骨折复位效果评价标准;采用Harris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174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42个月,平均36.5个月。152例患者骨折愈合,愈合时间为6~12个月,平均9个月。9例骨折不愈合及3例内固定失效者(术后2~8个月)行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6例于术后15~26个月,平均18.5个月取出内固定物后6~12个月出现股骨头坏死,行全髋关节置换术;4例骨折不愈合行带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术。均未出现内固定物切出等严重并发症。末次随访时,GardenⅠ~Ⅳ型复位标准优良率分别为94.29%、91.07%、87.23%、75.00%,综合优良率为87.36%;Harris评分优良率分别为97.14%、78.57%、68.09%和50.00%,综合优良率为73.56%。结论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除应具有合理的植钉技术外,遵循正确良好的复位策略并进行复位效果评估可取得较好疗效,骨折复杂程度与复位优良率成反比,复杂骨折应尽量取得较高的复位优良率以达到后期良好预后。
龙亚周张树明王奎友刘春生周密王晓宇张巍乔林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复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