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宁
-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不同处理方式对内生细菌R15定殖数量和辣椒疫病防治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为了检测不同处理方式对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R15在辣椒根部定殖数量和防治辣椒疫病效果的影响,利用重复伤根法、重复伤根接种法、重复浇灌尿素溶液法、重复灌菌液接种法处理接种R15的辣椒苗,测定各个处理组在第一次接种后5~60 d的定殖数量,以及在接种10、25、40、55 d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重复伤根处理对R15菌株的定殖量增加有限;重复伤根接种能使内生细菌的定殖量明显增加,但是多次伤根对植物体造成伤害,植株防治辣椒疫病的能力下降;重复浇灌尿素溶液使内生细菌的定殖量缓慢下降,但是防效提高不显著;重复灌菌液接种能使内生细菌R15在辣椒体内的定殖数量大于10^(5.61)CFU/g,防治效果维持在80%~100%之间。因此,生防菌R15的使用方法是在第一次接种后,每隔15~20 d在辣椒根部进行菌液灌根,可以高效防治辣椒疫病。
- 罗志梅赵宁陈双林闫淑珍
- 关键词:内生细菌辣椒疫病定殖防效接种方法
- 竹黄遗传多样性与竹红菌素合成和抗癌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8年
- 竹黄在我国是一种重要的药用真菌,主要活性代谢产物为竹红菌素等苝醌类光敏色素。前人关于竹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活性成分分析、临床应用和发酵培养等方面。竹黄遗传多样性的存在是不同居群、不同菌株之间竹红菌素生物合成代谢差异的原因,并且随着竹红菌素及其衍生物对肿瘤细胞的抑制机制被不断揭示,对于竹黄的遗传多样性、竹红菌素的合成代谢与抗癌作用机理等研究正持续深入。应用不同的分子标记发现,竹黄遗传多样性既可能来源于居群内,也可能来源于居群间;而通过化学修饰或物理修饰都使竹红菌素在肿瘤的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上展现出诱人的前景。同时,影响竹红菌素产生的聚酮合酶基因等新的研究发现最终将会有助于掌握竹黄中竹红菌素的生物合成途径。综述了竹黄的遗传多样性、竹红菌素及其衍生物对癌细胞的作用和竹红菌素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竹黄的资源保育和竹红菌素的深入研发提供参考。
- 赵宁陈双林
- 关键词:竹黄竹红菌素抗肿瘤活性生物合成
- 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竹黄的分类地位
- 2021年
- 竹黄Shiraiabambusicola是一种重要的药用子囊菌,对其分类归属一直存在不同处理意见,主要原因在于形态分类学难以解释其不同的特征表现。为了对竹黄的分类地位做出更接近自然亲缘关系的解释,本研究以自测的S.bambusicola S4201菌株基因组为基础,结合Genome Warehouse(GWH)数据库中公布的S.bambusicola GZAAS2.1243菌株和Gen Bank数据库中公布的Shiraia sp.slf14菌株的基因组数据,选取nr SSU、nrLSU、tef-1α和rbp24段序列联合分析,与国际真菌生命之树计划(Assembling The Fungal TreeofLife,AFTOL)中的74种子囊菌比较,进行目级归属的系统发育分析;选择ITS、nrLSU和tub23段序列联合分析,与Gen Bank数据库中格孢腔菌目Pleosporales的30种真菌比较,进行科级归属的系统发育分析。分别采用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ML)和贝叶斯推断法(Bayesian inference,BI)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支持了单独建立竹黄科的分类处理,且竹黄科应归于格孢腔菌目,竹黄属中可能有隐存种。
- 陶欣赵宁赵宁李敏闫淑珍闫淑珍
- 关键词:格孢腔菌目系统发育多基因分类学
- 竹红菌素生物合成基因的RNA-Seq初步分析
- 竹黄Shiraia bambusicola是一种目前仅知分布于中国和日本的药用真菌,能够产生苝醌类色素—竹红菌素(hypocrellins),可以作为新一代的光疗药物,在抗菌消炎、抗病毒、抗肿瘤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赵宁林羲祁姗姗陈双林闫淑珍
- 关键词:竹黄紫外诱变RNA-SEQ差异基因
- 文献传递
- 竹红菌甲素生物合成基因的过表达研究
- 竹黄Shiraia bambusicola是我国一种单种属药用子囊菌,主要活性代谢产物是竹红菌素(Hypocrellin A),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抗肿瘤等功效,并在光动力疗法中表现出良好的应用潜力。本文在Shirai...
- 李丹赵宁郭冰晶林羲陈双林闫淑珍
- 关键词:竹黄过表达竹红菌素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