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忠义

作品数:9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新生儿
  • 4篇护理
  • 2篇医源
  • 2篇医源性皮肤损...
  • 2篇源性
  • 2篇皮肤
  • 2篇皮肤损伤
  • 2篇小儿
  • 1篇新生儿病房
  • 1篇新生儿臀红
  • 1篇学法
  • 1篇循证
  • 1篇一次穿刺成功...
  • 1篇医患
  • 1篇医患沟通
  • 1篇语言
  • 1篇语言沟通
  • 1篇预见性护理
  • 1篇院感控制
  • 1篇肢体

机构

  • 7篇重庆市綦江区...

作者

  • 7篇周忠义
  • 3篇任小玲
  • 1篇王英
  • 1篇李辉
  • 1篇唐晨曦

传媒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系统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对 PDCA 模式在基层医院新生儿病房院感控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被引量:1
2016年
探讨分析对基层医院新生儿病房院感控制管理中应用 PDCA 的效果。方法:于 2015 年 1 月~2015 年 12 月期间对我院新生儿病房进行 PDCA 管理,并将病房空气、医务人员手、物品物表、使用中的消毒液以及奶嘴、奶瓶进行采样后做生物学培养,每月 1 期,共培养 12 期。将培养结果与 2014 年 1 月~2014 年 12 月未实施 PDCA 时 12 期培养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同时观察实施前后我院新生儿病房 27 名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结果:新生儿病房院感控制管理采用 PDCA 管理模式后,病房空气、医务人员手、物品物表、使用时消毒液、奶嘴、奶瓶六项生物检验,12 期中合格率与实施 PDCA 模式前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新生儿病房院感控制管理采用 PDCA 管理模式后,医务人员依从率达到 96.3%,显著优于实施 PDCA 模式前的 6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X2 =13.652) 。结论:将 PDCA 模式应用于基层医院新生儿病房院感控制管理当中,可有效提升病房各项生物检测合格情况,同时亦可提升医务人员依从性,是一项可行性较强的管理模式,值得临床推广。
周忠义
关键词:PDCA新生儿病房
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重症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预防中的应用研究
2022年
研究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重症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预防中的应用研究及效果。方法 选择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入住病区的60例重症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患儿,随机分组,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症医源性皮肤损伤新生儿通过集束化护理,可有效提升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周忠义肖婷方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重症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
风险评估在新生儿臀红预防与护理中的效果探讨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风险评估在新生儿病房臀红预防与护理中的作用与效果。方法选择该院新生儿病房2016年1—12月住院患儿564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2017年1—12月住院患儿615例为观察组,观察组从入院即开展新生儿臀红风险动态评估,并进行标准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院内臀红的发生率、重度臀红的发生率、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及家属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新生儿院内臀红的发生率(2.6%)、重度臀红(0.2%)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7.41、8.24,P<0.05);家属的满意度(90.1%)高于对照组(χ~2=11.25,P<0.05);而在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住院均次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病房对臀红开展动态地风险评估及标准化地护理干预,增强了医护人员的预防为主的意识,有效降低了新生儿院内臀红的发生率,减少了护理纠纷的发生。
周忠义任小玲王英
关键词:新生儿臀红风险评估标准化护理
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儿科医患沟通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医患沟通有利于缓解医患矛盾,减少医疗纠纷.培养和提高临床实习生的医患沟通能力,有利于医学生后续临床实践和临床综合素质的提高.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儿科临床医患沟通带教中的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值得推广.
李辉周忠义唐晨曦文道会任小玲
关键词:儿科专业情景模拟教学法医患沟通
基于循证的预见性护理在降低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应用研究
2023年
研究基于循证的预见性护理在降低新生儿医院性皮肤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8月-2023年8月收治新生儿病房的新生儿200例,随机分组,两组采取不同方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新生儿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的护理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生儿采取基于循证的预见性护理,可降低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周忠义肖婷方
关键词:循证预见性护理新生儿护理效果
CQI管理模式在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应用CQI管理模式改进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对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留置时间、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研究对比,从而对CQI管理模式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该科在2018年1—3月期间收治的患儿,随机抽取100例需要进行小儿静脉留置针的患儿,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以常规护理方法进行留置针穿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运用持续性质量改进管理模式(CQI)进行干预,对照两组患儿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留置时间与满意度,为临床中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过程中提供有效的管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患儿一针穿刺成功率为90.0%(45/50),高于对照组一针穿刺成功率为76.0%(38/50);观察组患儿留置针留置时间为5d,高于对照组患儿留置针留置时间为3d;观察组家属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6.0%(48/50),高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为64.0%(32/50)。结论对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过程开展持续性质量改进模式(CQI)干预,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
周忠义
关键词: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一次穿刺成功率满意度
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小儿临床护理过程中肢体语言沟通的有效性。方法:收治患儿200例,分为对照组和沟通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小儿护理,沟通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肢体语言交流,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沟通组护理依从率和家长满意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讨论:在小儿护理过程中,增加与患儿的肢体语言交流有助于提高护理效果。
周忠义文道会任小玲
关键词:小儿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