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禹
- 作品数:7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阻生智齿及其拔除的意义
- <正>阻生牙是指由于各种原因(软组织、骨或邻牙的阻力等)只能部分萌出或完全不能萌出且以后也不可能萌出的牙。形成阻生牙的原因甚多,但主要是因为颌骨骨量相对不足,缺乏足够的间隙以容纳全部恒牙。常见的阻生牙为下颌第三磨牙,即人...
- 王禹
- 关键词:阻生智齿第二磨牙阻生牙冠周炎
- 文献传递
- 关于纤维桩联合复合树脂修复楔状缺损疗效的meta分析
- 2021年
- 目的楔状缺损是一种主要由不正确刷牙方式、应力集中等原因导致的慢性非龋性疾病。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法系统评价纤维桩联合复合树脂用于楔状缺损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数据库,查找公开发表的纤维桩联合复合树脂用于楔状缺损修复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11月。由2位研究人员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和资料的提取,评价最终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经过搜寻数据库、筛选相关文献后最终纳入了12项研究,其中共报告了纤维桩组578例患牙,无纤维桩组584例患牙。meta分析结果显示:纤维桩组成功率高于无纤维桩组[OR=7.00,95%CI(4.64~10.57),P<0.001],纤维桩组根尖周病变的发生率[OR=0.20~95%CI(0.05~0.80),P=0.02]、牙折发生率[OR=0.11,95%CI(0.06~0.21),P<0.001]及充填物脱落率[OR=0.19,95%CI(0.10~0.38),P<0.001]均低于无纤维桩组,而两组的继发龋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77,95%CI(0.29~2.06),P=0.61]。结论利用纤维桩修复楔状缺损较无纤维桩修复成功率高,同时,根尖周病变、牙折、充填物脱落的发生率也低。受纳入研究质量限制,上述结论还需更多高质量研究提供证据。
- 杜晗曼王禹吴来迪薛凯洋胡光杜田丰
- 关键词:纤维桩复合树脂楔状缺损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
- 个性化护理对口腔种植修复治疗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口腔种植修复治疗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牙列缺损行种植修复手术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干预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常规护理和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菌斑检出率、疼痛情况、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上的差异。结果干预组具有较好的口腔健康状况,且在种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菌斑检出率上均低于对照组(P<0.05);通过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患者术后护理满意度提高(P<0.05)。结论在种植手术中实施优质的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降低口腔种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口腔种植修复疗效和护理满意度。
- 王禹马媛王丽君陈露朱娟芳
- 关键词:口腔种植修复个性化护理术后并发症
- 口腔操联合回授法教育模式在复发性口腔溃疡门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 观察口腔操联合回授法教育模式在复发性口腔溃疡(RAU)门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收治的RAU患者7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接受回授法教育模式,干预组接受口腔操联合回授法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溃疡病情指标及口腔健康状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依从性评分提高,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溃疡数减少,溃疡面积缩小,溃疡发作率降低,干预组上述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干预后中文版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49)评分降低,干预组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口腔操联合回授法教育模式可提高RAU门诊患者依从性,改善溃疡病情指标及口腔健康状况。
- 田莉萍王禹王丽君
- 关键词:复发性口腔溃疡口腔健康状况
- 4种方法在牙科手机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比较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比较四种不同方法在牙科手机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门诊使用的牙科手机总共106件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组27例、B组27例、C组26例以及D组26例,其中A组手机注油后倒置30 min后包装,B组手机注油后压力气枪吹气10 s后包装,C组手机注油后包装袋中垫上双层吸水纸后包装,D组手机注油后放在干燥柜内干燥5 h后包装,比较四组的油性湿包率、清洁度、功能损耗率和包装灭菌管理质量等指标差异。结果四组的油性湿包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和D组的油性湿包率低于A组及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的清洁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和D组的清洁度中0度、Ⅰ度比例高于A组及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度、Ⅲ度比例低于A组及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的功能损耗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和D组的功能损耗率低于A组及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的包装灭菌管理质量优良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和D组的包装灭菌管理质量优良率高于A组及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和D组油性湿包率、清洁度、功能损耗率和包装灭菌管理质量等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油性湿包率、清洁度、功能损耗率和包装灭菌管理质量等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科手机注油后在包装袋中垫上双层吸水纸后包装或者放在干燥柜内干燥5 h后包装和压力气枪10 s吹气后包装、倒置30min后包装相比能降低油性湿包率,提升清洁度和包装灭菌管理质量,减少功能损耗发生,其中在包装袋中垫上双侧吸水纸后包装的方法兼具效率和效果,有着更强的可操作性以及适用性,值得临床应用。
- 田莉萍王禹马媛
- 关键词:牙科手机管理质量
- 牙周指标与动脉硬化性脑小血管病的相关性
- 2025年
- 目的 分析牙周指标与动脉硬化性脑小血管病(CSVD)的关系及中重度牙周炎是否是CSVD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01—2022-1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91例就诊前3个月内有头颅MRI检查资料的牙周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牙周指标,根据患者头颅MRI检查诊断CSVD,并依据CSVD总负担评分对其严重程度进行划分。牙周资料包括牙列缺损情况、探诊深度、临床附着水平、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牙龈指数及牙石指数,分别比较有无CSVD患者、轻度与中重度CSVD患者的一般资料及牙周指标。结果 共纳入91例患者,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年龄(OR=3.189,95%CI:1.092~9.308,P=0.034)、原发性高血压(OR=6.190,95%CI:2.658~14.416,P<0.001)、中重度牙周炎(OR=1.021,95%CI:1.004~1.039,P=0.017)是CSVD的独立危险因素,刷牙次数/d≥2(OR=0.366,95%CI:0.140~0.959,P=0.041)是CSVD的保护因素。年龄(OR=3.190,95%CI:1.150~8.846,P=0.026)、原发性高血压(OR=5.995,95%CI:2.461~14.603,P<0.001)、中重度牙周炎(OR=1.029,95%CI:1.002~1.058,P=0.038)是轻度CSVD进展为中重度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牙周炎与CSVD发生及轻度CSVD进展为中重度独立相关,积极改善患者牙周指标可能是预防患者CSVD发生和防止轻度CSVD发展为中重度的有效措施之一。
- 王禹甘抗陈振孙晓祯
- 关键词:牙周炎牙列缺损牙周指标
- 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安全性及疗效分析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探讨血流导向装置(FD)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介入科采用FD治疗的27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27例患者共27个动脉瘤,其中前循环动脉瘤14个,后循环动脉瘤13个。患者术后即刻及随访时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并采用O′Kelly-Marotta(OKM)分级评估动脉瘤的栓塞程度;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患者的预后。结果27个动脉瘤共置入28枚FD(包括Pipeline 16枚,Tubridge 9枚,Surpass 3枚),支架的置入成功率为100%。27个动脉瘤的术后即刻OKM分级:A级3个(11.1%),B级15个(55.6%),C级5个(18.5%),D级4个(14.8%)。27例患者中,5例(18.5%)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其中缺血性事件3例(11.1%),出血性事件2例(7.4%),致残2例(7.4%),死亡1例(3.7%)。26例患者的随访时间[M(Q_(1),Q_(3))]为8(7,19)个月,其中18例患者(18个动脉瘤)行DSA随访,OKM分级:B级1个(5.6%),C级3个(16.7%),D级14个(77.7%),无一例患者的动脉瘤复发;末次随访显示,mRS≤2分者25例,3分者1例。结论应用FD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技术成功率高,中期随访动脉瘤的闭塞率高,围手术期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陈振刘兵辉刘朝孙晓祯韩凯昊王禹徐浩文管生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