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楠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沈阳城市建设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新建本科
  • 1篇新建本科院校
  • 1篇应用型人才
  • 1篇应用型人才培...
  • 1篇院校
  • 1篇思政
  • 1篇课程
  • 1篇建本
  • 1篇高校
  • 1篇高校课程
  • 1篇本科
  • 1篇本科院校

机构

  • 2篇沈阳城市建设...

作者

  • 2篇李楠
  • 1篇傅柏权
  • 1篇何江英

传媒

  • 2篇中国科技经济...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高校“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的内涵、特征与建设被引量:1
2024年
高校“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作为现代教育创新的产物,旨在通过虚拟平台深化课程思政融合,强化师德师风与课程育人的统一。该教研室具有突破时空限制、强化师生互动、促进资源共享等显著特征。其建设需注重平台搭建、师资培训等方面,以推动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通过不断优化和完善,虚拟教研室将成为高校思政教学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
李楠何江英傅柏权
关键词:高校
浅谈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2016年
当前,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才供给与需求关系深刻变化。2000年至2015年,中国新建本科院校达403所,接近全国普通本科高校的一半。此外中国还有近300所独立学院。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如何找准自身定位,认清自身问题,构建适宜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传统大学形成错位竞争,突出自己的优势和特色?这些问题将直接关系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生存和发展。笔者认为,从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大局出发,构建以社会需求、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最核心、最有效的途径。
李楠
关键词: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