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蕾

作品数:15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手术
  • 2篇凋亡
  • 2篇镇痛
  • 2篇全麻
  • 2篇斜视
  • 2篇肺损伤
  • 1篇单肺
  • 1篇单肺通气
  • 1篇凋亡相关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旁路
  • 1篇动脉旁路移植
  • 1篇动脉旁路移植...
  • 1篇新生儿
  • 1篇心肌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造影
  • 1篇血管造影术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动力学

机构

  • 12篇保定市第一中...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保定市第一医...

作者

  • 12篇朱蕾
  • 3篇宗宇红
  • 2篇陆芳
  • 2篇尹翔宇
  • 2篇胡长青
  • 2篇李庆辉
  • 1篇刘淑英
  • 1篇连勇
  • 1篇李宁
  • 1篇王曼
  • 1篇王亚琴
  • 1篇张金库
  • 1篇王春光
  • 1篇陈红
  • 1篇闻庆平
  • 1篇杨颖
  • 1篇杜小兵
  • 1篇王立峰
  • 1篇李爱军
  • 1篇董海青

传媒

  • 2篇当代医药论丛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临床眼科杂志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西部医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解放军医药杂...
  • 1篇临床与病理杂...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3篇2016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右美托咪啶对术后患者镇痛泵药物剂量及效果的影响研究
2016年
外科技术的发展为越来越多的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但手术对机体也是一种巨大的打击,患者不仅焦虑手术的成功与否,术后切口疼痛也使得患者的术后恢复及生活质量受到严重的不良影响。为了探究更好的术后止痛药物应用方案,我院进行了右美托咪啶对术后患者镇痛泵用药剂量及效果的影响研究。
赵沛钰李庆辉朱蕾李爱军郑天放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术后患者
对行钻孔引流术的脑室出血新生儿使用喉罩复合七氟醚吸入法进行麻醉的效果探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对进行钻孔引流术的脑室出血新生儿使用喉罩复合七氟醚吸入法进行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近年来在我院进行钻孔引流术的14例脑室出血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在对这些新生儿进行手术前,先使用喉罩复合七氟醚吸入法对其进行麻醉,然后观察对其进行麻醉的效果。结果:这14例新生儿均成功地完成了手术。其中,有2例新生儿在插入喉罩后发生了漏气,第二次插入成功。所有新生儿在拔除喉罩时均未出现呛咳、屏气、恶心、呕吐、喉痉挛、咽喉粘膜出血等麻醉不良反应。这14例新生儿手术的平均用时为(30.5±7.5)min。术后,没有新生儿使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辅助治疗。结论:对进行钻孔引流术的脑室出血新生儿使用喉罩复合七氟醚吸入法进行麻醉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提高其麻醉的效果,降低其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朱蕾赵沛钰郑天放董海青
关键词:钻孔引流术脑室出血新生儿
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联合丙泊酚和舒芬太尼对小儿斜视手术全麻诱导期眼内压的影响
2025年
目的评估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联合丙泊酚和舒芬太尼对小儿斜视手术全麻诱导期眼内压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在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接受全身麻醉下单侧斜视手术的患儿共计120例。患儿随机纳入艾司氯胺酮0.25 mg/kg组(E_(0.25)组)、艾司氯胺酮0.5 mg/kg组(E_(0.5)组)或安慰剂组(P组),每组拟纳入40名患儿。E_(0.25)组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0.25 mg/kg;E_(0.5)组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0.5 mg/kg;安慰剂组静脉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2 mL。记录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1 min(T1)、置入喉罩后即刻(T2)、置入喉罩后2 min(T3)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以及眼内压。记录术后恶心呕吐、苏醒延迟、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以及PACU停留时间。由眼科医生使用手持式压平眼压计对患儿上述各时点眼内压进行测量。结果E_(0.5)组T1时点眼内压明显高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T1~T3时点眼内压明显低于同组T0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_(0.5)组T1时点HR明显高于P组,E_(0.25)组、P组T1时点DBP明显低于同组T0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PACU停留时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实施斜视手术的患儿而言,0.5 mg/kg艾司氯胺酮联合丙泊酚和舒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不会使眼内压高于麻醉诱导前水平且不增加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缪妍朱蕾樊元慧
关键词:斜视手术眼内压
复杂手外伤皮瓣修复的临床研究
胡长青刘淑英连勇武建华朱蕾赵小飞陆芳
为72例复杂手外伤患者实施改良的手术方式,其中单侧腹股沟皮管分次断蒂修复多指脱套伤7例,采用腹部迟延皮瓣修复手部掌骨双侧复合皮肤脱套伤5例,实施尺动脉腕上支皮瓣逆行转位修复手部缺损13例,采用前臂骨间背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
关键词:
关键词:皮瓣修复治疗
在妇科手术中使用盐酸右美托咪定对患者进行超前镇痛的效果探析
2016年
目的 :探讨在妇科手术中使用盐酸右美托咪定对患者进行超前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近期在我院进行妇科手术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例患者。为观察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及术中泵注盐酸右美托咪定进行超前镇痛,为对照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及术中泵注与观察组患者使用的盐酸右美托咪定等量的生理盐水。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镇静程度(Ramsay)评分、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经麻醉,观察组患者在T1、T2、T3及T4时间段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T1、T2、T3及T4时间段的Ramsay评分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科手术中使用盐酸右美托咪定对患者进行超前镇痛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降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朱蕾王春光
关键词:妇科手术超前镇痛
miR-146a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减轻大鼠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评价miR-146a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减轻大鼠急性肺损伤(ALI)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05只,体重170~19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n=21):对照组(C组)、PBS组(P组)、ALI组、BMSC组(B组)和BMSC+miR-146a抑制剂组(BM组)。腹腔注射LPS 5 mg/kg(0.5 ml)制备大鼠ALI模型,P组尾静脉注射PBS 0.5 ml,B组于模型制备后尾静脉注射1×104/ml BMSC 0.5 ml,BM组于模型制备后经尾静脉注射miR-146a抑制剂50 mg/kg,2 h后尾静脉注射1×10^4/ml BMSC 0.5 ml,C组不处理。于BMSC注射后6、24和48 h(T1-3)时抽取腹主动脉血行血气分析,并迅速剖胸取肺组织。计算肺湿重/干重(W/D)比值,光镜下观察病理学结果,Western blot法检测IRAK-1、NF-κB和IL-6表达,qRT-PCR法测定miR-146a和IRAK-1 mRNA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ALI组、B组和BM组各时点pH值和PO2降低,PCO2和肺W/D比值升高,IRAK-1、NF-κB、IL-6和miR-146a表达上调(P<0.05),肺组织病理学损伤加重;与P组比较,ALI组、B组和BM组各时点pH值和PO2降低,PCO2和肺W/D比值升高,IRAK-1、NF-κB、IL-6和miR-146a表达上调(P<0.05),肺组织病理学损伤加重;与ALI组比较,B组各时点pH值和PO2升高,PCO2和肺W/D比值降低,IRAK-1、NF-κB、IL-6和miR-146a表达下调(P<0.05),肺组织病理学损伤减轻;与B组比较,BM组各时点pH值和PO2降低,PCO2和肺W/D比值升高,IRAK-1、NF-κB、IL-6和和miR-146a表达上调(P<0.05),肺组织病理学损伤加重。结论miR-146a参与了BMSC减轻大鼠ALI的过程。
王兰王磊宗宇红赵晓南黄凡闻庆平朱蕾
关键词:微RNAS间质干细胞移植急性肺损伤
AIM2炎性小体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肿瘤患者单肺通气相关肺损伤的关系及预测价值
2024年
目的 评价肺组织AIM2炎性小体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肿瘤患者单肺通气相关肺损伤的关系及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1年12月在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和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择期全麻下拟行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手术全麻患者750例,术中切除肺叶时取远离病变处>8 cm以上肺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黑色素瘤缺如因子2(AIM2),凋亡相关微粒蛋白(ASC)和半胱天冬酶-1前体(pro-Caspase1)的表达。采用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提出的诊断标准判断是否发生单肺通气相关肺损伤。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单肺通气相关肺损伤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和精确率召回率曲线(PR曲线)预测相关危险因素诊断单肺通气相关肺损伤的准确程度。结果 最终纳入678例胸腔镜下肺癌手术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发生术后单肺通气相关肺损伤,将患者分为单肺通气肺损伤组(I组,115例)和单肺通气非肺损伤组(NI组,563例)。术后单肺通气肺损伤发生率是16.9%。I组和NI组相比较,年龄、FEV_(1)/FVC、单肺通气时间、手术时间、AIM2、ASC和pro-Caspase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FEV_(1)/FVC、单肺通气时间、AIM2、ASC和pro-Caspase1是单肺通气肺损伤的危险因素,并且通过二次敏感性分析结果发现,AIM2、ASC和pro-Caspase1蛋白表达仍是发生术后单肺通气肺损伤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和PR曲线分析显示,AIM2炎性小体预测单肺通气相关肺损伤的发生有较高的准确性。结论 肺组织AIM2炎性小体升高是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肺癌患者单肺通气相关肺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且肺组织AIM2炎性小体可准确预测单肺通气相关肺损伤。
宗宇红王磊杜小兵尹翔宇许紫舸王曼朱蕾
瑞马唑仑对全麻下斜视手术患儿苏醒质量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比较瑞马唑仑与丙泊酚对全麻下斜视手术患儿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拟行斜视手术的患儿100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纳入瑞马唑仑组(R组)或丙泊酚组(P组)。R组患儿静脉注射瑞马唑仑0.2 mg/kg,泵注瑞马唑仑1~3 mg·kg^(-1)·h^(-1);P组患儿静脉注射丙泊酚2.5 mg/kg,泵注丙泊酚4~12 mg·kg^(-1)·h^(-1)。记录术中低血压、拔管时间、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停留时间以及术后恶心呕吐(PONV)、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采用小儿麻醉苏醒期谵妄量表(PAED)评分评价患儿苏醒期躁动情况。结果最终R、P组分别纳入49、50例患儿。与P组比较,R组麻醉诱导后、手术开始后15 min平均动脉压、心率升高(P<0.05),R组术中低血压发生率(14.3%vs.46.0%)、苏醒期躁动发生率(14.3%vs.38.0%)明显低于P组(P<0.05)。R组拔管时间[(15.7±5.8)min vs.(11.3±4.6)min]、PACU停留时间[(27.5±7.3)min vs.(23.2±6.5)min]明显长于P组,而最高PAED评分[(7.6±2.9)分vs.(9.4±3.3)分]明显低于P组(P<0.05)。结论与丙泊酚相比,瑞马唑仑能够降低全麻下斜视手术患儿苏醒期躁动风险,并且在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方面具有优势。
缪妍朱蕾樊元慧
关键词:斜视二异丙酚
0.5%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腰麻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0.5%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腰麻在剖宫产术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自2015年01月~2015年05月择期在我院行剖宫产的产妇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0.5%盐酸罗哌卡因进行腰麻,观察组采用0.5%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进行腰麻。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及产妇麻醉指标,记录两组麻醉前后血压及心率变化,并对比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5、10 min的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71%(P<0.05)。两组麻醉后30 min血压、心率与麻醉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痛觉阻滞起效时间、痛觉恢复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运动恢复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1、5、10min Apgar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0.5%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腰麻应用于剖宫产术,能有效提升麻醉效果,麻醉阻滞起效快,持续时间长,有利于改善新生儿结局,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赵沛钰朱蕾尹翔宇李庆辉郑天放王亚琴
关键词:盐酸罗哌卡因芬太尼腰麻剖宫产
MiR-10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miR-10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方法:收集乳腺癌组织及对应的癌旁组织,以qRT-PCR方法测定miR-10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在乳腺癌细胞中转染miR-101 mimics、mimics control,以qRT-PCR方法检测上调效果,MTT方法测定细胞增殖变化,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变化,Transwell小室测定细胞迁移和侵袭数目变化,蛋白质印迹法测定细胞中cleaved caspase-3和MMP-2蛋白表达变化。结果:miR-10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5)。与miR-NC比较,miR-101细胞中miR-101表达水平升高,细胞增殖能力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细胞侵袭和迁移数目下降,细胞内的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表达升高,MMP-2蛋白表达水平减少(P<0.05)。结论:MiR-101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下调,上调miR-101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并诱导细胞凋亡。
朱蕾杨颖卢晶缪妍陈红崔少宁翟丽云张金库王春光
关键词:乳腺癌凋亡增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