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莹莹
- 作品数:5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滨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PBL联合MDT教学模式在肿瘤内科实习生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证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多学科协作组(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教学模式在肿瘤内科实习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2月在滨州市人民医院实习的16名实习生作为传统组,接受传统教学模式;另选取2023年1月—2024年6月的16名实习生作为研究组,接受PBL联合MDT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实习生的考核成绩、教学参与度、教学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理论成绩(46.36±2.18)分、操作成绩(47.45±2.23)分,高于传统组的(44.57±2.26)分、(44.41±3.1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80,3.144;P均<0.05)。研究组的教学参与度、教学满意度高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PBL联合MDT教学模式在肿瘤内科实习生教学中展现出显著优势,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实习生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还能增强教学参与度和满意度。
- 张莹莹张萍宗玉峰
- 关键词:肿瘤内科实习生教学效果
- 良性前列腺增生继发急性尿潴留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被引量:14
- 2021年
-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继发急性尿潴留(AUR)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2018年5月收治417例BP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继发AUR分为AUR组(111例)和非AUR组(306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BPH患者发生AUR的危险因素,建立Logistic预测模型,用ROC曲线评价预测模型的效能。结果:417例BPH患者中1年内AUR发生率为26.62%。AUR组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前列腺体积(PV)、膀胱前列腺突出程度(IPP)、最大尿流速、膀胱顺应性以及血前列腺特异抗体(PSA)水平均显著高于非AUR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IPSS、PV、IPP值以及血清PSA水平增高是BPH继发AUR的高危因素(P<0.05)。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预测模型为P=1/1+EXP(30.061-0.424×IPSS-0.110×PV-0.944×IPP-1.259×PSA),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9。结论:IPSS、PV、IPP值和血清PSA水平增高是BPH继发AUR的高危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对AUR发生具有较好评估价值。
- 仝姗姗毛婷婷张莹莹常艳华
- 关键词:急性尿潴留良性前列腺增生高危因素
- 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16年
- 胰腺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其5年总生存率低于5%[1]。替吉奥是一种新型的口服氟尿嘧啶类药物,在日本已取代5-氟尿嘧啶或卡培他滨用于治疗转移性胰腺癌,且有研究显示其对吉西他滨耐药的胰腺癌患者有效[2]。因此,本研究探讨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
- 盖敬花刘伟先张莹莹杨焕莲
- 关键词:局部晚期胰腺癌奥沙利铂氟尿嘧啶类药物转移性胰腺癌胰腺癌患者
- 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期间应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的效果和安全性
- 2025年
- 目的 观察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期间应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滨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8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2组均采用同步放化疗,观察组给予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对照组给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比较2组骨髓抑制情况、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率,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G)评分],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骨髓抑制总发生率为34.88%,低于对照组的65.12%,(χ^(2)=7.860,P=0.005)。观察组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率为9.30%,低于对照组的30.23%(χ^(2)=5.939,P=0.015)。治疗后,2组身体状况、社会/家庭状况、功能状况及情绪状况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26%vs.18.60%,χ^(2)=0.281,P=0.596)。结论 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期间应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的效果较好,患者骨髓抑制、中性粒细胞减少得到显著缓解,且可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张莹莹杨秀梅
- 关键词:食管癌骨髓抑制中性粒细胞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