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鑫
- 作品数:7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 四川阿坝可尔因锂矿田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被引量:5
- 2024年
- 青藏高原东北缘的松潘-甘孜造山带是我国最重要的锂矿成矿带,其中部地区的可尔因锂铍稀有金属矿田是最重要的伟晶岩型锂矿资源基地之一。本文在已开展的地质矿产调查及勘查工作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矿田内典型矿床地质特征、矿床地球化学特征、成岩成矿时代,完善了可尔因锂矿田成矿模型,并进一步指出了区域找矿方向,对提升区域伟晶岩型锂矿成矿规律及指导深部找矿意义重大。矿田内矿床类型均为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矿石矿物主要为锂辉石。花岗岩-伟晶岩与西康群变沉积岩具有近一致的Sr-Nd-Hf同位素组成,指示成岩成矿物质来源于西康群。自花岗岩至伟晶岩,原生矿物和全岩δ^(7)Li值均升高,指示伟晶岩形成于花岗岩浆分异;自钠长石伟晶岩至钠长石锂辉石伟晶岩,原生矿物δ^(7)Li值升高,而全岩δ^(7)Li值降低,指示伟晶岩浆演化过程中的分离结晶和出熔流体富集。可尔因复式岩体与伟晶岩具有相重叠的同位素年龄,为同期造山作用的产物,形成于印支造山晚期构造体制由挤压转为伸展的造山阶段。基于以上特征,对前人提出的可尔因矿田成岩成矿模式进行了完善,认为富锂的源区、适宜的构造背景、充分且强烈的岩浆结晶分异协同富水流体的富集共同促进了可尔因锂矿田的形成。此外,总结了可尔因锂矿田的找矿标志,并预测了找矿方向。
- 李鑫李鑫王登红王登红刘善宝梁志高原高原朱海洋
- 关键词:松潘-甘孜造山带伟晶岩成矿规律成矿预测
- 藏南然巴晚中新世矽卡岩型钨矿化特征及地质意义被引量:1
- 2024年
- 然巴岩体位于北喜马拉雅带东段,主要岩石类型为二云母花岗岩,与之接触的斜长角闪岩普遍发生矽卡岩化,并伴随有白钨矿化.为限定成岩成矿年龄和成矿流体性质,采用锆石U-Pb定年、云母Ar-Ar定年、矿物地球化学等分析方法开展研究.含钨石英脉中白云母Ar-Ar年龄(6.3 Ma)与二云母花岗岩锆石U-Pb年龄(7.3 Ma)相当,表明花岗岩的侵位及相关的钨成矿作用均发生于晚中新世,为迄今区域内已知最年轻的稀有金属成矿事件.矽卡岩内石榴子石与辉石矿物对的含铁率比值(3.12~3.74)与白钨矿极低的Mo含量(12.0×10^(-6)~56.8×10^(-6))显示成矿流体为还原性,与岩浆锆石氧逸度计结果(△FMQ=-5.78~-2.08)一致.白钨矿稀土元素特征明显继承自花岗岩,指示岩浆出溶的成矿流体与富钙围岩发生反应诱发了白钨矿的沉淀.研究揭示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与围岩的接触变质带为稀有金属有利的成矿部位,需给予更多关注.
- 任春萌郑远川李鑫高雷徐培言吴昌炟杨竹森
- 关键词:接触变质带矿床学
- “大洋板块地层”的重建与意义——以藏南仲巴地区为例被引量:8
- 2015年
- 混杂岩是古增生楔存在的标志之一,一般由枕状玄武岩、灰岩、放射虫硅质岩、硅质页岩、砂岩等混乱无序组成。目前"大洋板块地层"(OPS)运用放射虫地层学方法对混乱的增生楔断片进行重建取得了良好效果,并清晰地展示了大洋板块俯冲和洋底物质连续增生的历史。在西藏仲巴地区填图过程中,结合放射虫年代学分析鉴定结果,以OPS重建的思路和理论作为指导,重建了仲巴地区混杂岩的大洋板块地层,并恢复了该区域特提斯洋在洋中脊大洋板块增生至消亡的岩石序列,自下而上分别为侏罗纪海山玄武岩、海山覆盖物侏罗系—白垩系碳酸盐岩、海山周围沉积的侏罗系—白垩系放射虫硅质岩和硅质页岩,以及海沟附近的白垩系陆源碎屑岩等,为特提斯洋大洋板块俯冲的方向、持续时间和古大地构造环境提供了信息。
- 魏玉帅李亚林陈曦王成善李祥辉李鑫钟瀚涏
- 关键词:放射虫硅质岩特提斯洋藏南
- 穹隆构造与伟晶岩型锂矿的形成关系——以四川可尔因稀有金属矿田为例
- 2025年
- 【研究目的】四川可尔因稀有金属矿田是松潘-甘孜造山带内最重要的伟晶岩型锂矿密集区之一,产于马尔康穹隆中。目前对该穹隆构造如何控制伟晶岩(矿)脉产出尚不清楚,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该地区矿体赋存规律的理解。本文探讨可尔因矿田穹隆构造与伟晶岩型锂矿的形成关系,进而指导该地区伟晶岩型锂矿勘查。【研究方法】对可尔因地区穹隆构造与典型矿床伟晶岩脉产出特征开展了深入的野外地质调查与构造解析。【研究结果】对穹隆构造变形特征的调查结果显示,可尔因地区穹隆构造主要包含4期变形:第一期为早期区域收缩变形,第二期为可尔因韧性拆离带的发育,第三期为顶面向外滑脱+张性破裂的发育,第四期为后期叠加变形。对伟晶岩脉产出特征的分析显示,典型矿床伟晶岩脉的产出可能与下部隐伏岩体的抬升有关,而非简单受控于穹隆核部主岩体部分。【结论】结合区域构造演化资料分析认为,上述穹隆变形的第一期与造山早期双向挤压碰撞有关,第二期韧性拆离带的发展是引发可尔因穹隆核部抬升的重要因素,第三期变形中张性破裂是该地区伟晶岩矿脉的主要容矿构造,第四期变形中新生代逆冲断层的发育使得矿田东南部穹隆幔部得以保存,其中的大型—超大型锂矿床受较低程度的构造剥蚀。整个可尔因矿田花岗岩和上覆三叠系可视作主穹隆系统,而局部隐伏花岗岩株和上覆地层可视作子穹隆系统,区内典型锂矿床中伟晶岩(矿)脉的产出受控于子穹隆系统。根据穹隆控矿的特征,指出核部物质来源、幔部容矿空间及伟晶岩空间分带效应是影响并控制可尔因地区穹隆成矿系统的3个重要因素,针对伟晶岩型锂矿的地质找矿尤其要注意梳理子穹隆系统的上述三要素。上述创新思路已在四川加达、高壤等矿床(区)找矿中成功应用,为在以深切�
- 李鑫李鑫梁志王登红王登红刘善宝王成辉范小东文佳豪高原
- 关键词:伟晶岩锂矿松潘-甘孜造山带
- 川西马尔康市加达锂矿找矿进展
- 2025年
- 可尔因矿田位于松潘—甘孜造山带中部,是川西重要的稀有金属矿集区,由于以往地质工作程度较低,多数矿化信息尚未得到有效验证。近年来,在该矿田东北部新发现加达锂矿,不断创新优化勘查技术方法组合,通过1∶2000伟晶岩转石填图法和高密度电法测量、“以锂找锂”等创新技术,在加达矿区内发现含锂辉石伟晶岩脉30余条,通过钻探工程验证,初步估算Li_(2)O潜在矿产资源超22万t,提交勘查区块建议并成功出让,公益性调查成果转化取得重大成效。结合2023年和2024年最新研究及勘查成果,认为加达矿区外围及深部仍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和资源前景,有望新提交超大型锂矿床1处。项目成果为川西大型锂矿资源基地的建设提供了新的资源保障,也为我国以锂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矿产资源勘查提供了示范。
- 代鸿章王登红刘善宝王成辉朱海洋范小东梁志李鑫邹振威文佳豪高原
- 关键词:找矿进展资源潜力评价
- 中国锂资源供需现状与资源保障程度研究被引量:3
- 2025年
- 【研究目的】锂作为一种具有战略价值的新兴关键金属矿产,近年来越发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中国锂资源供需现状及保障程度,为保障中国锂资源安全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全面梳理了中国锂资源的特征、勘查研究进展和开发利用情况,结合国内锂资源供给与需求形势、进出口情况,分析了中国锂资源供需现状、未来需求和保障程度,并就当前勘查形势提出建议。【研究结果】总的来说,当前中国锂资源相当丰富,近年来随着勘查程度的不断加大,锂资源储量得以提升,但锂资源禀赋较差,部分优质锂资源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作为全球第一大锂资源消费国和重要的锂产品生产国,国内锂资源供给与需求快速增长。中国长期依赖国外进口锂矿,对外依存度较高,供应体系面临一定风险,保障形势较严峻,同时锂产业链仍存在产业秩序不规范、回收体系不完备等问题。【结论】未来需加强科技创新,注重上游资源向下游高端产品的应用转化,优化锂产业链布局,加强国内勘查开发力度,将重心放在国内市场,同时国际市场依然不能放弃,实现国内国际市场协同开发。
- 文佳豪代鸿章陈翠华李鑫刘善宝王成辉高原
- 关键词:资源储量锂矿
- 藏南印度大陆边缘深海沉积中白垩放射虫生物地层学及其对大洋缺氧事件的记录
- 青藏高原被近东西向的缝合带分为不同的地体,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是最南端和最年轻的缝合带。随着印度大陆不断向北漂移并最终与欧亚大陆碰撞,曾经存在于两块大陆之间的新特提斯洋的残余物较为连续的延这条缝合带分布。放射虫定年被大量的用...
- 李鑫李亚林王成善松岗笃
- 关键词:特提斯喜马拉雅深海沉积放射虫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