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市女性HPV感染情况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7
- 2016年
- 目的调查重庆市女性群体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情况,为预防HPV的感染及早期宫颈病变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重庆市某县级医院门诊、住院的19860例妇产科患者的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并分析其HPV分型。结果19860例研究对象中,HPV阳性5681例,感染率为28.61%。由于研究对象存在多重感染,故5681例感染人群中实际HPV亚型感染频数为8906,而高危型感染频数为6166(包含多重感染),占总感染频数的构成比为69.23%。将感染亚型分别按感染概率高低排序,排在前8住的是:52型、16型、58型、6型、CP8304(81型)、33型、53型、18型。HPV单一感染阳性率为19.38%,多重感染率为8.74%,其中多重感染以二重感染为主。研究人群中小于或等于20岁组感染率最高(43.89%),36~50岁组感染率最低(27.26%)。结论重庆市女性HPV感染率高,且以高危型感染为主,HPV52、16、58、33、18型为重庆市女性HPV感染预防的重点。
- 孙聪聪梁爽蒋鹏胥飚王佳
-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流行病学方法
- 激素疗法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松解术后的应用
- 2016年
- 有症状的宫腔粘连也被称为Asherman 综合征,其发病原因最常见的为人流术、感染等,患者多由于不孕、流产、月经异常下腹部疼痛就诊时发现。有报道称:患有宫腔粘连的女性中有43%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孕[1]。宫腔镜下宫腔粘连松解术为治疗该疾病的标准疗法,但由于宫腔镜操作本身就对子宫具有一定的破坏性,且其仅能去除粘连,使宫腔形态恢复相对正常的状态,但无法对受破坏的子宫内膜起到修复作用,故其术后仍有发生再粘连的风险,因此避免术后宫腔粘连的再发尤为重要。现国内外均已有大量研究证明激素疗法可有效的降低宫腔粘连再发的风险,但对激素疗法的具体实行无统一的标准,且对激素应用的机制欠缺分析。本文就此方面进行综述。
- 孙聪聪蒋鹏蔡艾杞毛艳华吴本媛王佳
- 关键词:激素疗法宫腔粘连宫腔镜
- 小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的临床特征分析
- 目的:分析小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 pheochromocytoma and paraganglioma,PPGL)的临床特征,提高医务人员对小PPGL的认识,提高诊断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6...
- 蒋鹏
- 关键词: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
- 基于经典临床病理参数及免疫组化标记物建立预测子宫内膜癌复发的模型
- 研究背景: 子宫内膜癌(EC)是危害女性生命健康的妇科常见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现国内外评估子宫内膜癌预后模型的参数选择大多仍局限于经典临床参数,如FIGO分期,病理分型分级,肌层浸润等,虽然研究统计发现患...
- 蒋鹏
-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复发预测病理参数免疫组化标记物
- 文献传递
- 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分子-病理预测模型的建立、验证与拓展
- 背景: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预后的关键因素之一,准确预测EC患者淋巴结转移风险并对患者进行风险分层具有重要预后价值及治疗意义。目前,用于评估EC患者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模型及...
- 蒋鹏
-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分子表型
- miR-325-3p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在钙化性主动脉瓣膜疾病中的机制及作用
- 目的:本研究主要探究在主动脉瓣膜间质细胞中miR-325-3p对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的作用与机制,及其对钙化性主动脉瓣膜疾病的影响。方法:通过数据库分析及预测筛选出靶向NE的miRNA,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
- 蒋鹏
- 关键词:MIRNA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瓣膜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