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艳婷

作品数:18 被引量:23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地热勘查开发设计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矿产资源补偿费地质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回灌
  • 5篇地热资源
  • 3篇地热回灌
  • 3篇井下
  • 3篇回灌井
  • 2篇地表水
  • 2篇地热井
  • 2篇原水
  • 2篇直读
  • 2篇热储
  • 2篇斜管
  • 2篇斜管沉淀
  • 2篇斜管沉淀池
  • 2篇接收井
  • 2篇井口
  • 2篇井下仪器
  • 2篇混凝
  • 2篇混凝沉淀
  • 2篇管式
  • 2篇管式膜

机构

  • 18篇天津地热勘查...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作者

  • 18篇赵艳婷
  • 13篇沈健
  • 9篇赵苏民
  • 9篇高新智
  • 7篇宗振海
  • 6篇林建旺
  • 5篇蔡芸
  • 4篇赵娜
  • 4篇卢宝
  • 4篇赵侃
  • 3篇王连成
  • 3篇牛伟达
  • 3篇张德森
  • 2篇刘东林
  • 2篇阮传侠
  • 2篇魏永民
  • 2篇闻爽
  • 1篇夏国朝
  • 1篇王冰
  • 1篇宋美钰

传媒

  • 3篇矿产勘查
  • 2篇华北地质
  • 1篇地质学报
  • 1篇煤田地质与勘...
  • 1篇中国房地产
  • 1篇地质调查与研...
  • 1篇油气藏评价与...

年份

  • 3篇2025
  • 3篇2024
  • 2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6
  • 1篇2014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地表水作为地热补充水回灌处理的实验平台及实验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表水作为地热补充水回灌处理的实验平台及实验方法,包括原水罐、加药罐组、混凝罐、沉淀罐、BAF、中间罐、管式膜、砂滤罐、除氧罐、精密过滤和产水罐。本发明的实验平台由混凝沉淀工艺,混凝过滤工艺,化学沉淀过滤...
沈健林建旺赵艳婷赵苏民高新智宗振海张森殷肖肖杨宝美
文献传递
地表水回灌对碳酸盐岩热储的影响分析——基于COMSOL数值模拟
2025年
地热资源粗放式开发易引起水位下降,回灌是缓解水位下降的有效措施之一。天津市东丽湖地区碳酸盐岩热储回灌效果好,利用地表水回灌对热储层进行额外补充是可行的方案。本文聚焦地表水长期回灌对储层的影响,利用COMSOL建立了潘庄凸起构造区渗流数值模型,并对地表水回灌条件下东丽湖地区雾迷山组碳酸盐岩热储未来50年的温度场、压力场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DLB-01、DLB-02和DLB-03井持续地表水回灌50 a后,不会对周边开采井产生热突破,但DL-71井温度接近设定的热突破界限,因此需留意对附近开采井的水温监测;地表水回灌对周边热储水位提升明显,DL-71井在地表水回灌50 a后,水位上升并稳定在153.5 m左右。
李鹏涛赵艳婷张德森牛伟达张森杨宝美
关键词:数值模拟
井下分层多参数监测系统的研制及其在地热回灌井的应用
2025年
以往的回灌试验、监测和研究仅针对整个热储层,并不能确定回灌流体的具体流向。砂岩热储含水段多构成水平透镜状层或连续的水平层,之间有透水性差的黏土、泥岩层,阻止了垂向上地热流体的交换,导致热储层间无明显的水力联系,注入的回灌流体在储层内以水平径流为主。本文从井下长置式测试仪、井口固定升降装置、地面控制系统和远程通信系统4个方面开展研究工作。成功研制井下分层多参数监测系统,并引入到地热回灌井监测,实现了地热回灌井井下分层动态流速、压力及温度测量。该系统在2眼砂岩热储回灌井进行了野外试验测试,实现了砂岩储层回灌流体主渗流通道精确识别。本研究将为回灌主渗流层位优选、采灌布局优化等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
张森赵艳婷卢宝卢宝蔡芸宗振海高新智
关键词:监测系统回灌井
东丽湖外源水回灌对碳酸盐岩储层的影响研究
2025年
地热回灌是维持热储压力的有效手段,针对碳酸盐岩热储回灌效果好的特点,外源水回灌是值得尝试的方案。本文以东丽湖地区雾迷山组热储为研究对象,根据高温高压水-岩反应实验结果,深入探讨了外源水回灌对储层的地球化学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高浓水作为回灌水源虽然成本较低,但回灌过程中出现了钾长石、方解石和伊利石的沉淀,且沉淀量是参与反应岩屑的1.30%,这可能对储层结构有影响;而采用混合水作为水源时,回灌过程中生成的新矿物主要以颗粒状附着于白云石或者石英颗粒表面,仅为储层质量的0.06%~0.09%,对储层结构的影响微乎其微。综合地球化学因素,笔者认为利用外源水回灌至本地区雾迷山组碳酸盐岩热储是可行的。同时,从成本效益角度出发,建议优先采用地热尾水和处理后湖水的混合水进行回灌。
李鹏涛张森张德森高新智高新智杨宝美
关键词:碳酸盐岩水-岩反应
一种用于地表水回灌的水质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地表水回灌的水质处理系统,由混凝沉淀模块、管式微滤膜过滤模块和回灌模块3个模块组成,混凝池下方管道与斜管沉淀池连接,斜管沉淀池向下连接中间池,中间池向下通过供水泵与管式微滤膜过滤模块连接;中间池向...
沈健赵苏民闫佳贤高新智宗振海赵艳婷刘东林殷肖肖
文献传递
歧口凹陷区新近系馆陶组热储特征及成因机制
2024年
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歧口凹陷内赋存极为丰富的地热资源,其中新近系馆陶组热储最具开采价值,开展馆陶组热储地温场、孔渗条件、地热水循环规律和成因模式研究对认识馆陶组地热资源属性,合理开发地热资源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该区钻探、物探、测温、开发数据等资料,确定歧口凹陷内馆陶组热储为沉积盆地传导型地热系统,深部地幔热流和地壳内放射性生热以热传导方式传热,地热异常分布受基岩起伏的控制,在沧东断裂、滨海断裂附近出现高温地热异常,地温梯度可达5.0℃/hm以上。馆陶组热储的孔渗条件南北两侧较高、中部较低,热储孔隙率整体在26%以上,渗透率在390×10^(-3)μm^(2)以上,单井涌水量平均60 m^(3)/h,是优质热储。地热水主要来源于古大气降水,由北部燕山补给,沿地层深循环,吸取岩石热量后形成地热水。歧口凹陷区馆陶组热储地热资源量为41.81×10^(18)J,尤以天津滨海新区和河北黄骅市分布最广,占总资源量的95%,资源与需求匹配度高,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夏国朝楼达赵艳婷王辉段忠丰孙晓林张飞鹏雒蓉葛家成
关键词:歧口凹陷馆陶组渤海湾盆地
一种用于地表水回灌的水质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地表水回灌的水质处理系统,包括混凝沉淀模块、管式微滤膜过滤模块、纳滤模块和回灌模块,其中:混凝沉淀模块包括混凝池和斜管沉淀池,斜管沉淀池的水出口通过第一连接管路与中间池相连通,第一连接管路上连接有...
沈健林建旺赵艳婷赵苏民张德森李鹏涛牛伟达王兴烨张森
文献传递
一种用于地热井的井下分层多参数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地热井的井下分层多参数监测系统监测试方法,监测系统包括支架、井口固定装置、地面控制仪、钢管电缆、GPRS模块、PC、磁定位装置、井下仪器以及扶正装置,支架安装在井口上;井口固定装置下部与地热井通用井口...
沈健林建旺赵苏民卢宝赵侃蔡芸宗振海高新智赵艳婷赵娜
天津市滨海新区东丽湖地区基岩热储地热资源保护工程
林黎王连成沈健赵娜阮传侠高新智刘荣光闫佳贤刘东林魏永民田光辉王鹏王兴烨赵艳婷诸葛晓昌宋美钰蔡芸牛伟达
该项目旨在针对天津市基岩热储补给上游的东丽湖地区利用地表水资源对热储进行集中回灌,以缓解地热开采造成的热储压力的下降趋势,增加该区热储层地热流体的回灌量,促进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主要完成成果如下:建立了工作区的地热...
关键词:
关键词:地热资源
一种扶正装置用撑臂结构及扶正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扶正装置用撑臂结构及扶正装置,一个所述撑臂结构包括两个支臂,两个支臂的一端通过连接销相对转动连接,所述连接销上转动连接一个大滚轮,每一个支臂的另一端通过销轴与所述扶正装置的中间筒相对转动连接,两个支臂...
沈健林建旺赵苏民卢宝赵侃蔡芸宗振海高新智赵艳婷赵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